俄军斩首行动深夜打响!630枚炸弹550架无人机猛轰,多名乌军高官被“抬走”!万没料到,普京突然向西方妥协

文摘   时事政治   2025-02-04 06:00   北京  

正当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俄乌冲突的暗杀阴霾逐渐消散之际,一场更为猛烈的风暴却在悄然酝酿。俄乌边境的紧张局势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一触即发。莫斯科的暗流涌动,预示着更大规模的冲突即将来临。

近日,乌克兰方面大胆宣称对俄罗斯三防部队司令基里洛夫的死亡负责,这一挑衅行为无疑激怒了俄罗斯。俄方的怒火如同被点燃的火山,迅速爆发。在20日的深夜,基辅的防空警报骤然响起,打破了夜的宁静。俄军的导弹如同雨点般倾泻而下,精准打击了乌克兰的核心区域,目标直指乌安全指挥所和关键军事设施。

在这场规模空前的斩首报复行动中,俄军的各型先进导弹和沙赫德-136无人机轮番上阵,对基辅的目标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俄国防部透露,他们成功摧毁了乌方的“海王星”反舰导弹系统卢奇设计局,以及火箭炮和防空系统阵地。

同时,乌安全情报部门也成为了俄军导弹的重点打击对象,乌国家安全局总部大楼在“伊斯坎德尔”导弹的轰击下化为一片火海。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俄军导弹空袭后的基辅街头,汽车燃烧、爆炸声不绝于耳,一片狼藉。乌军方虽然声称拦截了部分俄军导弹和无人机,但其真实性却令人质疑。俄军的第一轮报复性行动毫不留情,使乌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多名高级军官在行动中丧生。

然而,就在俄军攻势如潮、乌军节节败退之际,普京却突然向西方妥协。斯洛伐克总理的突然访俄,以及双方达成的天然气供应协议,让国际社会大跌眼镜。要知道,西方高度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普京原本可以通过断供来迫使各方妥协。然而,他却选择了继续供应天然气,这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首先,从经济收益和人道主义角度考虑,继续供应天然气有助于俄罗斯保持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也有助于缓解欧洲国家的能源危机。其次,普京的这一举动无疑是一种巧妙的“离间计”。在乌克兰计划于2025年停止向欧洲输送俄罗斯天然气后,斯洛伐克总理的访俄和对乌克兰政策的不满,无疑加剧了欧洲国家与乌克兰之间的裂痕。

流光映山河
报道国际军事相关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