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蛇”有灵!

时事   2025-01-30 19:29   江苏  





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

河湖纵横

本地人仍十分尊敬蛇

称蛇为“小龙”

常州市地方文化研究会会长、民俗研究者余忠良认为,常州有关于蛇的传说并不像其他生肖那么多,而且传说中蛇的形象大多数皆体型巨大、性格霸道凶猛,这与江南水乡的农耕文明紧密联系,反映出人与蛇之间天然的紧张关系。





又到蛇年

记者收集了几个

有关于蛇的传说↓↓↓


汤庄有巨蛇栖息40余年

相传在新北区罗溪镇汤庄桥曾蛰伏一条巨蛇。1901年、1921年、1937年、1942等年份,均有当地民众在汤庄桥的“窑基梢”“怀仁堂”这两个地方看到巨蛇的传闻。根据描述,这条巨蛇粗如大梁、其长无比。甚至有人称“见大蛇一条,尾绕鸱尾,俯饮横河之水,首若巨瓮,目如双炬,长约四、五丈”。











▲罗溪镇

汤庄一片平原,为什么巨蛇能在此栖息四十多年,而且居然不伤人畜,当地人觉得十分奇怪。在汤庄的王下村,有一自然村名为“蛇区巷”,据《武进县地名录》记载,村上从前蛇多,以此得名。虽然如今在蛇区巷要找到成批的蛇已经很难了,但大家纷纷猜测蛇区巷与汤庄巨蛇有一定联系。民间流传着凡是有蛇窟的地方,就会有大量的宝藏的说法。也有人猜测,汤庄一带有大量的宝藏。

此外,也有人怀疑,汤庄巨蛇曾是晚清、民国时当地大户的宠物,来自广东或南洋,随着大户人家家业败落,大蛇逃逸,在附近栖息。


燕子窝里有蛇无燕

旧时,武进地区人家一般有客堂间,客堂间既能招待客人,也是家中男女老少平时吃饭的地方,燕子喜欢在客堂间的木梁上筑窝养育小燕子,传说有个别家庭的燕子窝里,没有燕子,只有燕蛇。


本地人奚国锋的长篇小说《城东旧事》中,就记载了燕蛇的传说。据说燕蛇很短小,仅长15厘米左右,原本是没有毒的,但这种蛇喜欢住在燕子窝里,一住进燕子窝里就有毒了。这种蛇生性喜欢闻香味,一闻到香味,口中就流出一种带毒的汁液,有毒汁液落到酒杯或饭碗里,人类沾上必定身亡。如今,人们大都住上了楼房,梁柱也由木柱改成了水泥钢筋,燕子的栖息地没有了,所谓的燕蛇传说,也自然而然消亡了。

现实中,燕蛇产于印度经东南亚至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一带的森林中,以其他蛇类为食。已证实体长最长为5.6米,但大部分不超过3.6米,比武进当地传说中的燕蛇大多了,而且,这么长的燕蛇也进不了小小的燕窝藏身。


天雄宝殿曾有大蛇避劫

常州曾经流传着“天雄宝殿”的传说。元末明初,一条大蟒蛇每天都来天宁寺听经文,日长年久它即将蜕蛇成龙,修道成正果之际,遇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刘伯温奉圣命巡视江南,体察民情,刚巧路过常州,但见东南方向紫气东升,掐指一算,九日内将有真龙降临龙城大地。人间哪能容得下两位真龙天子,刚刚打下的大明江山,岂不又要“闹”得天下不得安宁?想到这,刘伯温不由分说,立即设坛,祈求上苍为人间“降妖消灾”。哪知大蟒蛇先知先觉,天刚亮即游上“大雄宝殿”的匾额。

▲常州天宁寺大雄宝殿

奉玉帝之命前来“降妖”的天兵天将下凡,远远看到天宁寺“天雄宝殿”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当即吓得傻了眼,只得打道回天庭。原来,大蟒蛇游在“大”字上方,远看“大”字便变成了“天”字,而“天”是不能得罪的。

▲天宁寺


  住持方丈见刚才还电闪雷鸣、乌云密布,转眼烟消云散,顿觉奇怪,遂派小和尚到殿外观看。小和尚一看撒腿跑回大殿,气喘吁吁报告方丈。方丈急忙召集寺内众僧,用大扫帚将盘在大雄宝殿的大蟒蛇赶走。这时,一个天雷正好打在大蛇身上,蟒蛇没能逃过劫数。坐在金銮殿上的明太祖朱元璋得到刘伯温奏报,龙颜大悦,即命钦差大臣前往天宁寺表彰众僧保“天下安宁”的功德。




常州经开区流传着

不少“斩蛇”的传说

在常州经开区横山桥一带,流传着“曹横斩蛇”的传说。晋代,芳茂山紫霞峰南麓、黄猫岭东有一条蛇得紫霞峰灵气,经过多年修炼成精。

蛇精生性凶猛刁顽,常以蛇舌虚化为莲花,诱骗善男信女步入莲台,争相去西天成仙,结果有来无回,均被蛇精吞吃。曹横将军秉性刚直,疾恶如仇,得知此事后决心为民除害。几天以后,曹横用计将生石灰灌进了蛇肚,使蛇精被迫现了原形。曹横拔出佩剑向蛇挥去,双方斗得昏天黑地。最终曹将军以正压邪、越战越勇,再加众军士相助,斗得蛇精败下阵来。寒光闪闪,蛇血横飞,断为两截。少顷,众人眼前突现两个大坑,便是现今白龙观前的内、外龙潭。扬起的尘土纷纷扬扬向南而去,越过烧香浜飘落到西崦村东,积土成墩,后称为“蛇墩”。

▲白龙观

与此相类似的传说还有宋剑湖斩蛇的传说,除主人公由曹横变成晋陵太守、地点由横山变为宋剑湖外,其余大同小异。

▲宋剑湖


武进雪堰镇有一座“蛇门”

武进区东南角的雪堰镇有阖闾城遗址,在这座阖闾城里,有个城门叫“蛇门”。

▲阖闾城遗址(吴国建/摄)



▲《常州市志1986-2010》

《吴地记》记载:“阖闾城,周敬王六年(前514年),伍员伐楚还,运润州利湖土筑之,不足又取吴地黄渎土,为大小二城。当阖闾伐楚回,取以为号,子城在无锡富安乡,地名闾江。大城在阳湖界十六都八图。”《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中也曾记载:“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八风,水门八,以法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阖闾欲西破楚,楚在西北,故立阊门以通天气,因复名之破楚门。欲东并大越,越在东南,故立蛇门以制敌国。吴在辰,其位龙也,故小城南门上反羽为两鲵鱙以象龙角。越在巳地,其位蛇也,故南大门上有木蛇,北向首内,示越属于吴也。”

▲来自江苏省情影像志《雪堰 好放扁舟觅灵秀》片段

▲唐代《吴地记》

如今,当地人也不记得蛇门的确切地址,但这却是常州关于蛇的地名。



全媒体记者:吕亦菲

通讯员:张军

摄影:朱臻  部分图片综合整理自常州史志 常州经开区等

编辑:孙美

转载请注明来源:常州日报(微信号:czrb20141301)




随 手  点 赞

好 运 不 断

点 个  在 看

能 量 加 满

↓  ↓  


常州日报
《常州日报》官方公众账号。推送即时新闻,提供信息服务,直面受众互动,实施品牌推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