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散步原来时不如在床上躺着更好 ?过了五十岁:饭后两个 “避免” 需谨记
在养生话题中,饭后的活动方式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觉得饭后散步有助于消化,而最近却有一种说法,称饭后在床上躺着更好,尤其对于过了五十岁的人群。这一观点究竟从何而来?其实,这背后的关键在于五十岁后人体机能的变化,以及饭后两个必须谨记的 “避免” 事项。
01
五十岁后,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肠胃功能减弱,蠕动速度变慢,消化能力大不如前;心血管系统也更加脆弱,血压、心率的调节能力下降。此时,饭后的活动安排稍有不慎,就可能给身体带来负担。
02
第一个要避免的是饭后立即剧烈运动,比如快走、跑步等看似平常的散步方式,对于五十岁后的人而言,若饭后马上进行,就可能属于剧烈运动范畴。饭后,胃部充满食物,需要大量血液来帮助消化。此时若进行剧烈运动,血液会被大量分流到运动的肌肉中,导致胃部供血不足,影响消化。而且,运动还可能使胃部受到震动,引发胃痛、胃胀等不适。例如,张大爷刚过五十,某天饭后就着急出门快走锻炼,没走多久就感觉胃部一阵剧痛,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是饭后剧烈运动导致的肠胃痉挛。所以,饭后不宜立刻进行会让身体快速进入兴奋状态的活动,而是应该先让身体平稳过渡,给肠胃足够的消化时间。
03
第二个要避免的是饭后马上卧床休息。虽然说饭后散步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但直接在床上躺着也并非良策。饭后立刻躺着,肠胃蠕动会变得更加缓慢,食物在肠胃内停留时间过长,不仅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还可能导致脂肪堆积在腹部,增加肥胖风险。此外,躺着时胃酸更容易反流至食管,引发烧心、反酸等不适症状,长期如此还可能损伤食管黏膜,增加患食管炎的几率。李大妈五十多岁,习惯饭后就躺床上看电视,久而久之,她总感觉胃里不舒服,还经常被烧心的感觉困扰。经医生检查,就是饭后马上卧床的习惯惹的祸。
对于五十岁后的人群,饭后既不能急于进行剧烈运动,也不能马上卧床休息。较为合适的做法是饭后先在室内缓慢走动 15 - 20 分钟,让食物初步消化,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方式休息,比如坐下来看看书、听听音乐,给肠胃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消化环境。
04
饭后散步和饭后卧床都不是绝对的好与坏,对于过了五十岁的人来说,关键是要牢记饭后的两个 “避免”。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饭后活动,才能更好地呵护身体健康,享受晚年生活。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更应关注生活细节,用科学的养生方式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