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唯美伊甸园”,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好看的图文、视频。唯美伊甸园与您共赏~
2024年11月22日
农历十月廿二 星期五
今日小雪
今年小雪不一般!
2大特点:预示寒冬将至!
一、气候异常,初雪提前
往年的小雪,虽名为“小雪”,但往往只是预示着降雪的开始,真正的雪花往往需要等到更深的冬日才肯露面。
然而,今年的小雪节气,不少地方已经提前迎来了初雪的降临。
二、寒潮频繁,气温骤降
小雪节气,本就是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逐渐降低的时期。
但今年,寒潮似乎来得更加猛烈,多地气温骤降,一夜之间仿佛进入了深冬。
这种大幅度的气温变化,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冬日的严寒,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不管今年冬天是不是真的格外寒冷,作为老人,我们也要学会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应对寒冷天气。
比如加强保暖措施、储备足够的物资、关注特殊人群的保暖需求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寒冷的冬天里保持温暖和安宁。
忙腌菜,过年正好吃
有句谚语叫:“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小雪之后家家户户开始腌制、风干各种蔬菜,包括白菜、萝卜以及鸡鸭鱼肉等,以备过冬食用。
十月朝,糍粑碌碌烧
“碌碌烧”是非常形象的客家语言,碌,是像车辘那样滚动。
意思指用筷子卷起糯米粉团像车辘那样前后上下左右四周滚动,粘上芝麻花生沙糖烧即是热气腾腾。
吃糍粑一要热,二要玩,三要斗比较,才最有农家乐趣。
刨汤肉,美味迎新年
“小雪杀猪,大雪宰羊。”包头农村的风俗习惯是每到小雪、大雪两个节气,村民们便开始杀猪宰羊准备年货。
杀了猪,东家要用腌酸菜、卤豆腐、宽粉条、沙土豆做一锅猪烩菜,略备薄酒,邀请四邻寓意团结、和睦、万事兴旺。
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较频繁。
我们如何做好养生保暖工作?哪些人群需要更多关注和保护?有哪些节气药膳推荐?快一起看看~
这几类疾病高发,
需特别注意!
冬季气温骤降,对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病患者,以及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的人群影响最大。
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林敏瑜提醒
心脑血管病也是此时节多发疾病。
人体受到寒冷刺激以后,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促进血栓形成,易导致脑中风和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这时候就要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小雪养生要点
小雪节气,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闭藏,转入寒冷的冬天,此时人体正处于阴盛阳衰的阶段,养生需注意顾护阳气。
小雪起居·早睡晚起
冬季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日常起居应该注重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保证睡眠时长以固护阳气,以待来年春日生发。
冬日最好的起床时间就是太阳出来后,当位于地面的寒气被驱散之时,可以防止寒邪伤阳气。
在冬日里负日而行,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小雪着装·勤脱勤着
“若要安逸,勤脱勤着”,小雪节气要做到衣服酌情增减、随增随减。
在温暖的室内不要捂得太严,以温暖不出汗为好,到温度较低的地方要及时添加衣服,避免一冷一热。
重点护住这4处
防脚寒:睡觉前泡个脚,可使下肢血管扩张、头部相应缺血,能够帮助睡眠。
防头冷:头部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风寒,所以一定要戴帽子。
护胸背:前胸和后背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之所在,此处受寒,容易诱发冠心病。
护腰腹: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因此,冬日养生,要护好肾脏所在的腰腹。
小雪饮食·不忘去火
小雪时节是秋冬交替的前沿,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开春打虎”的俗语,说明了冬季进补的重要意义。
对于素体虚寒、阳气不足者,在小雪节气可适当进食羊肉、桂圆、大枣等温性食物。
也可以吃一些补肾的食物,如腰果、芡实、山药、栗子、白果、核桃等。
但如今随着暖气、空调等取暖设施的广泛运用,燥热的室内环境更容易让人出现体内积热。
再加上过食补品,也会加重内热,使人出现面部痤疮、口腔溃疡、烦躁、便秘等症状。
此时,不妨停食补品,适当吃些清淡的蔬菜汤,以滋补津液,如白菜豆腐汤、菠菜豆腐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小雪节气可多吃蔬菜水果,如大白菜、萝卜、香蕉、梨、苹果等。
还可以采用食疗方法,如每天煮梨水、萝卜水,以防止天气干燥所致的口干、咽干。
小雪运动·和缓持续
民谚有云:“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小雪节气时,坚持进行适度的户外运动不可少。
虽然外界环境较为寒冷,但人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新陈代谢加强,产生的热量增加,恰恰应和了中医“动则生阳”的说法。
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步行、慢跑、气功、健身操、羽毛球等较为缓和的运动项目。
需要注意的是:冬季运动应选在每天9点以后,避开大风、大雾、雾霾天气,运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
小雪保健·防病养生
冬季气候干燥, 很多人都会出现口干舌燥、脱皮、便秘等症状。中医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人体内火所致。
正确认识冬天里的“内火”,找出原因对应调理,可有助降“火”。
有的人感觉自己上火了,就想靠少穿衣服的方法来去火,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上火需要在体内疏散,如果靠外面的寒气来去火,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容易形成“寒包火”。
“寒包火”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以感冒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急性的,可能出现发热怕冷、咽喉肿痛等症状;
还有一种是以慢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即身体老感觉怕冷、手脚凉,同时又经常口舌生疮、口干口苦、脸上起痘等。
对于这类问题,日常生活中推荐萝卜配生姜煮食,生姜去外寒,萝卜清里热,搭配服用可缓解症状。
严重者需要喝点养阴生津清热的中药,如麦冬、竹叶、石膏、芦根、沙参等,各取10克混合代茶饮即可。
另外可选择舒缓的太极拳等疏泄心火。也可以用菊花、金银花、竹叶、栀子等3到5克泡水代茶饮。
按太溪穴
冬季日常掌握一些中医保健小妙招,可有效防治常见病症。
太溪穴是足少阴原穴,其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每天坚持揉按刺激,能够调动起生命的原动力,气血上达于面,下行于足。
揉按太溪穴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势,用手指按揉。
按揉时一定要有酸痛感,每天坚持按太溪穴能够防治因冬季气候所引起的常见病症。
祝大家小雪快乐,安然过一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