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亲切地称她为“小巷总理”,亲人们说她是永不停歇的陀螺。她不仅赢得了多项荣誉,更赢得了百姓的口碑。她是一名普通的居委会主任,她叫谭竹青。
1931年5月,谭竹青出生于吉林长春,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长春市二道区东站街道十委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优秀居委会主任”等170多项荣誉,还在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她的事迹拍摄了电影《小巷总理》。
改革开放初期,东站十委的经济非常困难。谭竹青接手社区时更是面临八大难:子女入托难、买早饭难、出门行路难、看病就医难、维修房屋难、理发难、孤寡老人生活难、待业青年安置难。居委会穷得叮当响,谭竹青有心为居民改善环境,却怎一个“难”字了得。只有小学文化的谭竹青悟出了一个硬道理:唯有发展十委的经济,才能真正为居民办实事。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谭竹青拿出了家里仅有的450元钱,在她的带领下,其他工作人员也拿出了家里的多年积蓄。谭竹青领着居委会干部和社区内待业青年推着手推车到伊通河挖沙子,光着脚脱土坯,走街串巷捡碎砖头,看到工地上拆房就要些旧门窗木料,只为节省一些买建材的钱。1981年初,一间十多平米的铺面盖起来了,谭竹青给这个铺面起了个名字叫“如意小吃部”,不仅解决了居民买早餐的困难,还解决了社区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
后来,谭竹青又带领大家办起了麻花作坊、鞋厂、皮革厂、服装厂,盖起了幼儿园和敬老院,建立了长春市第一个由社区居委会牵头兴建管理的3500平方米室内综合市场。为了让十委居民住上楼房,她不断奔走呼吁,数次找到有关部门,反映居民住房难的情况,经过努力,十委终于成为长春市第一批为低收入群众建设安居工程试点项目单位,接着她又到处寻找开发商,详细介绍棚户区改造相关的政府优惠政策和资金补助情况,打消了开发商的疑虑。搬迁工作进行的时候,她连续一个月都没有休息,带领着一班人挨家挨户动员搬迁,帮助群众解决了一时借不到、租不起周转房等各种各样的困难,仅仅42天后,300多户居民全部搬迁完毕。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十委先后分四批共改造棚户区16万平方米,4000多户居民圆了住楼梦。
“有难处,找谭姨”,在十委社区,这是最通行的一句话。幼有所托、老有所养、孤残有人帮、贫困有人济、下岗职工有人管,谭竹青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百姓解难,把党的温暖送到每个人的心坎儿里,用近半个世纪的行动谱写了勤勉为民的感人篇章。
在保持党性、修身律己方面,谭竹青严格恪守共产党人的本色,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她一生清廉,把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社区和百姓。她带领大家在东站十委兴办了十几家企业,固定资产200多万元,然而她的工资却十分微薄,1995年时她每个月的收入只有300元。她总是拒绝涨工资,说给老百姓办事是应该的,不应该搞特殊化。她曾经有好几次提干的机会,然而每次选择的时候,她都主动放弃,只因为心里放不下东站十委的老百姓。
从满头青丝到白发苍苍,在谭竹青的生命交响中,充满了服务百姓的和弦,无愧于“小巷总理”的称谓。2011年,为更好地传承“竹青精神”,更接地气地服务社区居民,社区党委成立了“竹青志愿者联盟”,这些志愿者用爱温暖了无数个小家,也温暖了这座城市,并将“竹青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来 源:吉林日报
编 辑:贾 薇
初 审:陈思秀
复 审:袁 博
终 审:谢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