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科右前旗俄体镇俄体村残疾人就业车间进入了生产旺季,作为以残疾人、贫困户等弱势群体为用工主体的棉服制作加工车间,该厂采取了集中就业和分散就业结合的用工模式,让工人们可以自主选择工作地点和时间,既能在车间工作,也可以利用零散时间居家缝制。这种灵活的管理模式,不仅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也帮助残疾人圆了“就业梦”。
车间里,电动缝纫机的“哒哒”声此起彼伏,奏响了一曲劳动的乐章,在工人们熟练地操作下,一片片棉片不一会儿就现出了轮廓,裁剪、絮棉、轧趟、合片、膝加厚腰加高、上腰、码明线、熨烫包装,8个工人,8道工序,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厂长刘志军根据工人们的身体状况,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合适的岗位,通过技能培训+半成品加工模式,不仅为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还有效解决了俄体镇剩余劳动力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俄体镇俄体村村民黄岩满脸兴奋地说:“厂子开到村里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不耽误家里活,农忙的时候也可以去地里帮忙,还能在这增加一份收入,减轻一些家庭的负担,真是太好了。”
不同于车间紧锣密鼓的工作状态,另一边,俄体镇兴安村村民朱亚贤正在炕上一针一线地忙碌着,她虽然身体有残疾,但眼神专注,手指翻飞间便完成了一件棉裤的加工。“有赚钱渠道了,要不我一个残疾人出去啥也干不了,干这个活,只要肯干就能挣钱,我现在把孙女学费的钱都挣出来了。”朱亚贤眼含泪光地说。在俄体镇,像朱亚贤一样的工人还有很多,残疾人就业车间的成立,不仅让村民的生活更有保障,也让很多身有残疾的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劳动获取报酬,一笔一笔的账单,不仅是他们自身价值的诠释,更让这个小小的车间充满了爱与希望。
今年,残疾人就业车间拓展了新业务,在制作棉裤的同时,还做起了羽绒裤、羽绒服,充绒过程中,羽绒飞了满身,但大家的干劲依然十足。
刘志军向记者介绍了他成立车间的初衷:“残疾人不能外出打工,不能照顾家庭,我建厂的初衷就是为了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挣点儿钱补贴家用。现在每年的产销量达2.6万件,年产值在130万元左右,居家工人人均年增收8000元,厂内工人人均年增收1.5万元。”
截至目前,俄体镇俄体村残疾人就业车间共有批发商、代理商、经销商175家,产品销往吉林、黑龙江等地,年销售额达120万元。车间累计带动残疾人灵活就业423人次,辐射带动14个行政村,其中带动长期稳定从业人员每年增收1.8万元、灵活就业人员增收8500元,实现镇内就业增收90余万元。
科右前旗融媒体记者:全山 王思茹
一审:罗 璇
二审:赵宏伟
三审:白海顺
编辑:张丽荣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科右前旗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