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学讲坛】“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在天津大学图书馆举行

教育   2024-12-05 16:13   天津  

欢迎关注天津大学图书馆


【知学讲坛】之

     古籍保护进校园


活动概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发展繁荣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古籍保护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新时代古籍进校园工作,2024年11月29日下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天津大学图书馆承办的“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暨天津大学知学讲坛第63期在天津大学图书馆举行。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主任叶卿、天津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于晓燕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天津大学师生五十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由天津大学图书馆赵红主持。天津图书馆叶卿发表致辞,介绍了天津市古籍保护利用现状,并强调了古籍知识教育宣传的重要意义。


古籍装帧与保护

2021年,国家图书馆“传统书籍装帧技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代表项目。

      迄今研究所知,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大抵经历过简策制度、卷轴制度和册叶制度三大阶段。具体装帧形式则先后流行过简策装、帛书卷子装、纸书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毛装等十种。还有人将早期用线缝连的形式称为缝缋装,将用糨糊或其他黏合剂粘连起来的形式称为粘叶装。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制的形成与演变,同书籍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便于检阅、利于保护等诸方面紧密相关。讲座从装帧的概念、古籍各种装帧形式、古籍装帧与古籍保护的关系等角度对装帧进行全方位的介绍。



主讲人介绍


陈红彦,1987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毕业,同年入国家图书馆从事古籍整理、编目、保护、管理、文化推广和人才培养工作。曾任善本特藏部副主任、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展览部主任。现为古籍馆馆长,二级研究馆员。中国社科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古籍整理、古籍保护。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写印材料专业委员会、古籍整理与开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四个一批暨文化名家人才,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化与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讲座介绍

陈红彦老师为读者带来了题为《古籍的装帧与保护》的专题讲座。讲座中,陈红彦老师从古籍的定义、古籍的装帧方法与样式,以及古籍的保护等角度带领师生徜徉于古籍的海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无尽生命力,让在场师生深刻体会到了古籍的价值与古籍保护的重要意义。

天津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于晓燕向陈红彦老师赠送了天津大学纪念品。



答疑环节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就“如何快速分辨包背装与蝴蝶装?”“如何正确保护家中旧书?”“图书馆如何科学建设古籍资源?”等问题,与陈老师展开了深入交流。

“知学讲坛”作为天津大学图书馆“知学”品牌文化活动之一,是一个以学术讲座和论坛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校园学术文化交流平台。此次“古籍进校园”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与天津大学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也为古籍保护工作开展方向的确立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唤起了师生对于古籍保护的重视。



-天津大学图书馆-

-tju_lib-


供稿 编辑:钱欣瑞 梅浩(文学社)

照片来源:邓泽宇 天津图书馆

审核:孟少卿 赵红 王旭彤 钱欣瑞

天津大学图书馆
欢迎关注天津大学图书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