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记者7月16日从广东省广州市卫生健康委获悉:广州市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近日全面启用,实现了市内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就诊,不必重复进行检查检验。
2022年3月,我国正式施行《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明确医疗机构应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2022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提出开展全国医疗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
目前,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已有哪些进展?为异地就医群众尤其是外出务工人员带来了哪些便利?使用体验如何?
《工人日报》小编留意到,广州市全面启用的互认平台,是近年来全国各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推进的一个缩影。日前,东莞、阳泉、北京等地均公布了有关实施细则。
据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介绍,患者就诊时,互认平台会通过医生工作站自动提醒医生有可互认项目,可供调阅查看。当次诊疗过程,医生开具检查检验项目符合互认要求的,系统会进行重复检查检验提醒,提升互认工作的便捷性、有效性。
目前,广州已有287家医疗机构接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其中广州市内的省部属、市属大型三级医院全部接入,实现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同时,该平台与广东省内其他地市接入省级互认平台的医疗机构也实现互认共享。
5月28日,东莞市卫生健康局透露,目前,东莞所有公立医院,加上东莞民营医院的“龙头”东华医院、康华医院,共45家医院接入广东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平台,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
在医生开检查检验申请单时,患者有互认项目目录内可互认的、14天内的检验结果、30天内的检查结果,就会触发广东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平台的提醒功能,系统自动弹出窗口,供医生选择是否互认。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系统自动弹窗提醒,每一条互认或不互认的记录都纳入监测,确保结果应认尽认。
今年4月,北京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对181项医学检验结果、300项医学影像检查结果实行互认。
该方案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对于患者提供的已有检查检验结果符合互认条件、满足诊疗需要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重复进行检查检验。
据7月9日阳泉发布(id:yrfb0353),山西省阳泉市19家医疗机构实现检验结果互认。这意味着,患者在市内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看病就医,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验。
根据相关要求,互认医疗机构名单中所列医疗机构在可互认的检验项目前标注“晋HR”,并在报告单下部注明。对于患者提供的已有检验结果符合互认条件、满足诊疗需要、根据临床实际判断确无必要再次检验的,市内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对标有“晋HR”标识的检验结果予以互认,不得重复进行检验。
全国各地互认工作推进背景下,患者实际体验如何?记者跟随患者及家属进入各级医院,发现在做好质量控制的前提下,乡镇卫生院所做的血常规、胸片等检查结果,得到了省级医院的认可,不仅为患者节省了时间、减轻了负担,也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
在人民日报记者的走访调查中,家住福州市闽清县白中镇黄石村的林广正由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近期在家门口的乡镇卫生院拍下胸部正位和侧位两组影像,随即通过远程影像系统传送至闽清县总医院。
与此同时,20多公里外的闽清县总医院影像诊断中心内,影像科医生收到了这组影像——读片、诊断、出结果,不到5分钟,林广正便拿到了自己的胸片报告。
“我们只拍片,读片交给县总医院的专业医生。只要操作正确、仪器正常、影像清晰,县总医院的医生就可以给出专业诊断结果。”上述乡镇卫生院的放射科持证影像技士陈善涛说。
记者在放射科检查项目表上看到,除了胸片,白中镇卫生院还能完成腰椎、骶尾椎、头颈、四肢等近30项X射线的影像诊断和心电图项目。
“依托县域医共体,全县医疗资源实现共享。既方便了患者,也为医生减压。”乡镇卫生院医生张晓锋说,“别看是我们社区做的检查,不少报告拿到大医院,照样认。”
社区的检查究竟准不准?县医院给的结果大医院认不认?
林广正的女儿林德丽带上报告,来到福建省肿瘤医院。该医院副主任医师林景辉坐在电脑前,接过林德丽递上的林广正的医保卡,点击系统上的“互认查询”。屏幕上,患者3个月内的检查检验记录清晰可见。林广正前一天由闽清县医疗机构给出的检查结果也在其中。
“早判断就能早治疗,这是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最大好处。”在肿瘤科室工作多年,林景辉感受深切,“对于患者做过的检查检验,达到互认条件的,我们直接引用其结果。如果病情简单,直接上抗肿瘤治疗;如果病情复杂,也可以减少重复检查项目。即使需要再次做相同项目,初期的检查也对我们研判病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外地患者而言,能大大节省其等待时间,同时也能提高医生工作效率。”
全国各地互认工作持续推进、成效显著,但多家媒体也关注到了其中存在的堵点。
多名业内人士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到,实践上看,很多医生会担心医疗风险问题,互认意愿有待提升。因为一些病情变化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如果依据外院的检查检验结果进行诊断,因此产生医疗纠纷,责任划分不明。
此外,推广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检查检验收入难免受到影响,这也造成部分医疗机构对检查检验结果“不愿认”。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检查结果的互认确实存在客观难度。医疗机构的检查中,尤其是影像学检查,所使用的设备、拍摄人员的水平、拍摄的方法角度都构成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检查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检查结果的互认在现实层面存在困难,这阻碍了结果互认的达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教授邓勇认为,应进一步完善立法,推行责任分配机制。比如可在医师履行诊查义务后增加说明,保证司法上不对因结果互认导致的医疗事故责任“一刀切”。
同时,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比如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实行门诊打包付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等,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强化医保基金使用绩效评价与考核机制,不能因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调减医保预算总额。
(综合来源:新华社、广州日报、阳泉发布、北京日报、人民日报、极目新闻、潮新闻、北京新闻广播等)
声明: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看完别急着走 点和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