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 | 马君成:“赓续”主题书法大展——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探索

文摘   2024-10-17 16:59   宁夏  

“赓续”主题书法大展观摩评论


编者按:为进一步发挥文艺评论的在场性,展现我区新时代书法工作者的最新书法创作成果,宁夏书法家协会联合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围绕“‘赓续’主题书法大展”活动,邀请文艺工作者、评论工作者、爱好者深入文艺现场,撰写评论文章,现将征稿以专栏形式刊发,以期促进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的深入互动,推动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加快推进文化强区建设贡献文艺评论的力量。





“赓续”主题书法大展

——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探索



马君成


2024年国庆到来之际,宁夏文联、宁夏书法家协会在宁夏固原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以“赓续”为主题的书法大展。展览将书法家引入到历史文化发生的实地原境进行现场感悟,在创作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的传承发展,既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学术梳理与挖掘,也是一次扎根传统、守正创新的实践尝试。这些作品散发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弥漫着高古清新的书卷气和厚重磅礴的时代气息,充分彰显了宁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是一场视觉上的艺术盛宴,更是“打造文化兴盛沃土,努力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进程中的有力举措,使参观者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能深切感受到宁夏文化独特的魅力。

展览精心设置了宁夏经典历史碑刻篇、宁夏红色文化篇、宁夏民族团结篇三个篇章。151幅书法作品汇聚于此,它们是老中青三代书家心血与智慧的结晶。策展精心筹备,序言着重强调本次展览秉持“经典意识与时代精神并重”的创作理念,每个篇章的导语精准概括了篇章的主题与内容,书法家郑歌平为展览题写主题,柴建方、吴善璋、宋琰题写各篇章子主题。其中,前两个篇章的作品数量分别为30幅和31幅,民族团结篇则有90幅作品。整体呈现出题跋与临写相互辉映、传承与创新有序演变、时代与人文水乳交融这三个特点。

一、题跋与临写交相辉映

题跋在中国书法艺术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于本次展览中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题跋内容丰富多样,一方面是对所临写作品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的深度解读。在宁夏经典历史碑刻篇的部分书法作品里,题跋细致阐述碑刻的年代、出处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这有助于观赏者深入理解古老碑刻所承载的历史意义,犹如一位默默讲述的讲解员,将宁夏悠久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

展览布展采用了名家题跋+名家临写+原碑照片的形式。临写与创作的展陈模式,向书法爱好者传递出书法创作要有根有据、创作源于临摹的重要信息,也展示了宁夏书法家在历代书法家碑帖选择以及书法美学思想探索方面的成果。如郑歌平以颜真卿的楷行结合笔意进行题跋,对应宋琰所临写的前秦《梁阿广墓表》,此碑刻是我国书法从篆隶向行楷转化过程中形成的标准魏体,具有苍劲有力、结构严谨、笔法流畅的特点。田冰取法颜真卿、苏轼和于右任,并融汇王羲之十七帖笔意题跋,配合齐国旺临写的北周《宇文猛墓志铭》,这幅作品印证了当时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文化交融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齐国旺节临的作品以朱墨横向篆书题额,正文取法碑帖之意,我们能从中看到书家多年的艺术修为,魏碑的刚健质朴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他又在笔法等方面有所创新。例如,他在笔画的起笔处和收笔处融入了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使楷书作品既有魏碑的传统韵味,又带有现代的灵动气息。还有丁波题跋、韩绍芳临写的唐《史道洛墓志铭》,唐宏雄题跋、刘银安临写的唐《史铁棒墓志铭》,以及陈国鸿题跋、张涵临写的武周《张知运墓志铭》等作品,这些作品极具代表性且有共通之处。这批碑刻均来自宁夏考古发现,珍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对于研究经典历史碑刻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书法家的这种尝试为宁夏书法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丰富了书法碑帖的学习范本。

此外,题跋还是书家抒发个人情感与表达艺术见解的重要方式。书家将自己对书法艺术独特的感悟融入题跋,这些感悟可能是对所临碑帖笔法、结构的独特理解,也可能是临写过程中的创作心境。通过这种情感与见解的融入,书法作品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书写,而是成为书家与观赏者之间情感与思想交流的纽带。临写是传承书法艺术的关键方式。在展览中,众多书家通过临写宁夏地区的经典碑刻文献,以书法形式重现宁夏丰富的文化遗产。临写中书家在笔法、结构上尽可能还原原作,更重要的是传承原作的精神内涵。

题跋与临写在展览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临写为题跋提供了内容基石,若没有临写的作品,题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题跋则为临写作品拓宽了深度与广度,使临写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得以更充分地展现。在一些作品里,临写的书法本体呈现出传统书法艺术的美感,题跋则以文字形式进一步阐释这种美感背后的历史文化渊源。观赏者在欣赏临写作品的同时阅读题跋内容,仿佛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既能领略书法艺术的精湛技艺,又能深入探究宁夏的历史文化内涵。这种题跋与临写交相辉映的方式,让整个展览在艺术表现和文化传承方面更加丰富多元、立体鲜活。

二、传承与创新的有序演变

传承是书法艺术发展的根基所在。在展览的三个篇章中,对传统的尊重与传承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宁夏经典历史碑刻篇来看,古老的碑刻是宁夏书法艺术的重要源头。书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深入探究碑刻的书法风格,无论是古朴的篆书、雄浑的隶书,还是端庄的楷书,均被书家们精心揣摩并传承。这种传承涵盖了书法的笔法、结构,更重要的是传承了当时书写者的精神气质。

在宁夏红色文化篇章中,传承红色文化的书写传统具有深远意义。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强调:“红军长征在宁夏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你们要用这些红色资源教育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在宁夏红色文化篇中的31位书法家,以书法为载体,以红色文化为内涵核心,借助书法独特的艺术魅力,将革命先烈的书信、英雄事迹与崇高精神传递给观众。这些红色书写蕴含着坚定的革命信仰和独特的时代精神,书家们通过传承红色书写风格,使红色文化的火种在书法作品中得以延续,这些书法作品既是对红色文化的深情礼赞,也是对当代人的激励与鞭策,能够激发人们不断奋进、勇往直前。

创新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必然发展趋向。展览中,书家们在传承传统书法艺术和文化内涵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之路。宁夏民族团结篇中的创新表现尤为突出。书家们将现代审美观念与传统书法相融合,在字体结字、墨色运用以及章法设计等方面大胆尝试。有些作品采用现代设计理念中的不对称布局,书纸上的拼接、布白、用印等都匠心独运,同时巧妙运用传统书法的笔法,使作品既具现代感又不失传统书法韵味。这种创新让书法作品更贴合当代社会需求,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目光,也为书法艺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楷书作品方面,以魏碑、隶书为主打,从中能依稀看到赵孟頫、欧阳询、颜真卿等大家的痕迹。这体现了书法家们对传统技法的尊重和传承。同时,书法家们也在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取法二王、米芾、苏黄、褚赵等古人书法,此类作品较多,体现了书法家们在深入研究古人书法的基础上,力求创新的精神风貌。这种传承与创新的有序结合,既保留了书法艺术的传统根基,又赋予了其新时代的活力与魅力。

从书法风格的演变来看,各个篇章都呈现出从传统风格逐渐向融合现代元素风格转变的趋势。这种转变是渐进、有序的,既没有完全抛弃传统,也没有盲目追求创新而丧失书法本质。例如,部分作品在保留传统书法基本结构和笔法的基础上,对字与字的连接、行与行的呼应进行创新设计,使作品在视觉上更具节奏感和现代美感。这种传承与创新的有序演变,体现了书家们对书法艺术发展规律的理解,也为书法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有益范例。

三、时代与人文的水乳交融

时代性,反映当代社会风貌与精神需求。从主题选择上看,展览紧扣时代脉搏,以“赓续”为主题,聚焦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民族团结等当代社会高度重视的议题。这体现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回归,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以及对民族团结的坚定维护。在书法作品的表现形式上也彰显出时代性。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书法作品展示方式日益多样化。展览中,除传统纸质书法作品展示外,还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展览。这种展示方式的创新,既满足当代观众对信息获取和互动体验的需求,也促使书法艺术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的文化传播体系。

人文性,体现人类情感、文化内涵与精神追求。在宁夏经典历史碑刻篇里,每件书法作品背后都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碑刻可能是古代文人墨客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或者对历史事件的记录。书家通过重新书写与展示,再次挖掘和展现这些人文内涵,让观众感受古人智慧与情感世界。宁夏红色文化篇充满激昂的人文情感。革命先辈们在艰苦斗争环境下留下的文字,饱含坚定的信仰、炽热的爱国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书家们借助书法艺术诠释和传递这些情感,使观众在欣赏书法作品的同时,深刻体会红色文化中伟大的人文精神。宁夏民族团结篇呈现出包容和谐的人文景象。全区90名书法工作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开展创作,以书法为媒介连接各民族人民心灵,讲述各民族紧密团结的故事,礼赞宁夏人民团结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成就。这些作品体现了宁夏各族人民长期共同生活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情感联系,书法艺术成为表达民族团结人文内涵、体现各民族文化相互尊重交融的重要方式,彰显出书法艺术在当代的时代使命与人文内涵,实现了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文精神传承的紧密结合。

水乳交融,时代与人文的完美结合。从主题来看,紧扣时代发展的重大议题,如民族团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从书法作品本身来看,书法家们通过各种书体的创作,既展现了对传统书法的技法传承,又融入了当代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这种融合使得书法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时代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时代性为人文性的表达提供新的语境和平台。例如,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展示书法作品背后的人文故事,能将古老而深邃的人文内涵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当代观众。同时,人文性也赋予时代性更深刻的内涵。书法作品蕴含的人类情感、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使展览不只是一场艺术展示,更是对当代社会价值观的文化诠释,让“赓续”主题书法大展在传承书法艺术、弘扬文化精神的同时,也成为反映当代社会风貌和人类精神世界的一扇窗口。

四、观展后的启示

传统是书法艺术的源泉,古人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法。书法创作应以传统为基础,尊重古人的书法成就,继承和发扬传统技法。例如,笔法中的中锋用笔、侧锋用笔等技巧,结构中的对称与平衡原则等,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宝贵财富。书法家只有深入学习传统文化,才能掌握书法的基本规律。

创新应遵循书法原理,结合时代特点,使作品具有时代气息。书法原理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方面的基本规律。在遵循这些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文化、社会、审美等特点进行创新。例如,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融合,书法家可以将现代的文化审美元素融入作品中。同时,书法家应关注人民群众生活,反映人民心声,让艺术作品具有广泛的社会传播价值。内涵和底蕴是书法作品的灵魂,包括文化内涵、情感表达等方面,注重内涵和底蕴的培养,作品才能真正打动观众的心。

通过这次书法展览,我们不仅看到了艺术的力量,更感受到了文化的凝聚力。它不仅是一次艺术的盛会,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对于提升宁夏文化软实力,促进全区各民族团结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以笔墨标识为新时代更好地展现中华文明的历史厚重感、精神高度和时代气度,作出了探索,引发思考并提供借鉴,必将激发更多有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刻思考与实践,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作者系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宁夏诗歌学会会员)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宁夏书法家协会官方微信平台


宁夏书法家协会官方微信平台

欢迎转载转发

主编:张 涵     编辑:叶梓

微信号:nxsfjxh025

邮箱:nxsfjxh@sina.com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57号信通大厦2710室

电话:0951-5166169

有任何意见、建议及推荐内容都可与我们交流

宁夏书法家协会
提供书法展赛、书法理论、名家作品欣赏、协会工作动态以及网络展览等信息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