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最省钱的法子就是别下馆子
文摘
社会
2024-09-29 11:03
新加坡
来到新加坡,刚开始生活可能会觉得这边的物价有点“超纲”。拿翡翠旗下的港式小厨来说吧,白灼奶白菜这么简单的菜,标价16.8新币,还不算什么豪华套餐。自己动手做,1.5新币就足够。偶尔想吃一顿海底捞,和室友两个人硬是花了130新币,折合700人民币。想起之前在北京,整个课题组聚餐不算酒水也就这个价。这价格差距是不是有点让人怀疑人生?但转念一想,在新加坡开餐厅成本确实高,房租、人工加上消费税,没70%的毛利率都活不下去。在新加坡,外食的比例之高真的让很多留学生惊讶。根据最新的统计,新加坡家庭每月在食物和杂货上的支出约为1199新元,占家庭总支出的约20%。更值得注意的是,只有32%的食品支出用于杂货,剩下的68%则是外食或外卖,这表明新加坡人更倾向于在外就餐,而不是自己下厨。其实,做饭这事儿吧,费时费力,尤其是我们这种学生党来说,时间本来就紧张,白天在实验室,课程还都是晚上,上课前再赶着买菜、煮饭、洗碗,光是想着就累。食阁(Hawker Centre)和咖啡店这些地方,吃饭虽然贵一点,但省时间,少折腾,身边的朋友真没几个自己做饭的,顶多是周末一起煮个火锅。自从开学后,在新加坡逐渐有了圈子,看了一下过去两个月,平均每个月会下6次馆子(不算食阁),每次平均消费53新币,每月消费300新币。但是如果我能克制一下,把每个月的下馆子次数减半,大概能省下150新币左右。而如果把下馆子这种高消费留给生日、聚会这种场合,全年下来可能就只需要去4到8次餐厅。这样一年能省下1000-2000新币,至少recess week可以回国一趟了。新加坡的食阁遍地都是,但不同地方的价格差距也大得惊人。像我们经常去的finefood,就比金文泰贵一点,但比起one north的食阁还是便宜多了。我最近才搞明白不是所有的吃饭的地方都是食阁,那种室内的有空调的才叫食阁,还有一种是和菜市场挨着的,那种叫巴刹,新加坡人称作小贩中心。
根据一份2023年的报告,小贩中心的海南鸡饭平均价格是3.72新币,咖啡店的价格3.68新币,而食阁则要4.64新币。虽然差距不大,但长期下来,一顿饭多花个1块钱,一个月也多出几十新币。另外,有些人可能会忽略老旧商场里的便宜档口。还是拿宇宙中心金文泰举例,从喷泉位置往里走还有好几个档口,里面的小吃摊价格往往比外面的便宜,同样是鱼圆面,里面的4.8新币,外面的5.8新币,杂菜饭也要便宜一些。如果想尝试自己做饭的话,那就得说到买菜。留子最经常去的是faireprice,Giant这种开在商场里的,有些租在组屋区附近的留子可能会去Sheng Siong这种稍便宜的。富哥可能会选择高级的FairPrice Finest、Cold Storage。但是想省钱的一定得去巴刹,早就从巴刹买了只整鸡总,才花了12.8新币,摊主还帮忙剁成了块。
如果你有时间且能早起的话,真的推荐可以去巴刹或者小印度淘一些便宜的食材。比如在西海岸的巴刹,香菜的价格只是普通超市的零头,牛羊肉的价格也很实惠。虽然这些地方稍微有点远,但只要时间合适,完全值得一趟。尝试自己做饭
虽然外面吃饭方便,但想省钱的话,自己做饭是最靠谱的方式。
自己买菜做饭,不仅花费更少,还能控制饮食健康。新加坡很多本地人钠摄取量超标,这也是因为外食里油盐糖的分量都下得很重。而自己做饭,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来调整,吃得更清淡,营养也更均衡。
当然,作为留学生,学习压力大,做饭得尽量简单化。不用每天都追求大餐,简简单单的炒个鸡蛋、蒸个鸡胸肉,再配点蔬菜就够了。利用好电饭煲、烤箱这些厨房神器,做饭可以轻松很多。我在写文章之前就烤上了一只鸡,撒了思佳客买的蘸水然后直接扔进烤箱,连砧板都不用,出来就是一顿饭,省时省力。
来到新加坡,生活成本确实不低,但如果你懂得“地理套利”,合理安排饮食开支,其实也能过得轻松惬意。少下馆子,多做饭,选对吃饭的地方,这些看似小小的生活习惯,长期下来能省下不少钱。而且,学会精打细算,也是一种生活智慧。
不说了,鸡没放血,一股腥味,准备去金文泰打包凉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