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很多文章不能在这里发表,喜欢本号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卡片我们的新号,获取更多精彩好文。
王莘,一位出自江苏省无锡县荡口镇农民家庭的普通音乐家,他的成长之路充满了坎坷与艰辛。但他始终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
抗日战争爆发后,满怀报国热情的他离开了家乡,来到了革命的圣地延安,在那里,他有幸接触到了中国音乐界的巨擘冼星海、聂耳等人。
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王莘的音乐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他日后的辉煌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恩师冼星海赠予了王莘一支意义非凡的自动铅笔。正是这支曾在国际舞台上斩获殊荣的笔,帮助冼星海谱写了感人至深的《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将这支笔传递给王莘,寓意深远地希望他能以此为媒,书写出更多激励人心的佳作。
1950年国庆前夕,王莘恰巧来到北京购买乐器,经过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红旗飘扬,热闹非凡。
脑海中不自觉的浮现出四句歌词,然而,当时王莘却没有准备纸和笔,无法立即记录下这些歌词。
就这样他踏上了回家的火车,那是一列通向天津的列车,载着他满心的期待和憧憬。
在这火车上,王莘回忆起了一年前的那一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天安门广场上人声鼎沸,红旗招展,欢呼声响彻云霄。
而今,看着车窗外风景如画的田野,听着车厢内人们的欢声笑语,王莘心中酝酿已久的音符突然跳跃起来,一段段动人的旋律逐渐成形。
为了捕捉住那些灵光乍现的音符,王莘拿起身边的香烟纸盒,掏出随身携带的自动铅笔,在那简陋的纸张背面记录下他心中的旋律和歌词。
随着笔尖的舞动,他的眼中不禁噙满了激动的泪水。
列车员见状只能安慰道他不打人,随后来到王莘旁检票,只见他机械式的将票拿了出来,列车员只是默默地打了个孔,便离开了, 他不知道的是眼前的这个人竟然即将创作出旷世奇作!
然而这一切都不曾影响到王莘,他沉浸在自己创作的世界里,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其伴奏。
当夜,月色撩人,王莘在天津的家中,点燃了煤油灯,一笔一划地完善着自己的作品。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也深信自己的创作能够激起人们对祖国深沉的爱恋。
经过无数个夜晚的努力,一曲名为《歌唱祖国》的佳作终于问世。它的旋律激扬豪迈,饱含深情,歌词更是朗朗上口,催人奋进。
令人没想到的是,当王莘将歌曲寄给了天津日报社准备发表的时候,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这首歌的旋律不够民族化。
因为当时我国民间传唱的歌曲基本上都是五声音阶,比如像《东方红》之类的,很好有进行曲,导致不少人认为那是“外国歌”。
没办法王莘只能自己宣传,好在随着这首歌又随风传至首都北京,它优美的旋律和炽热的情感,被中央文化部发现,赢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致好评。
1951年,周总理签署指令,要求在全国范围内传唱《歌唱祖国》这首歌。于是,它犹如一股温暖的春风,迅速席卷大江南北,成为了亿万中国人民心头的最爱。
而在全国政协会议上,王莘有幸见到毛主席,毛主席对他的创作《歌唱祖国》表示赞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送给了王莘一套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
对于王莘来说,这份礼物无疑是非常珍贵和难得的。更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毛主席还在选集上签了字,彰显了他对于王莘创作的《歌唱祖国》这首歌的认可。
回首往事,王莘以一个热血青年的拳拳之心,用他的音乐才华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由于很多文章不能在这里发表,喜欢本号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卡片我们的新号,获取更多精彩好文。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下方评论。每日编辑不易,麻烦大家动动发财的小手,点赞、“分享”、“在看”,感激不尽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下方评论。每日编辑不易,麻烦大家动动发财的小手,点赞、“分享”、“在看”,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