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新迎变,江苏企业蹈浪涛头再弄潮
时事
2024-11-25 10:29
江苏
在求新中迎变局,在变局中再创佳绩。加速探寻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正加速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11月22日,第五届江苏企业(研发机构)创新大赛决赛落下帷幕。一个个案例的背后,我省创新力量正不断汇聚。数据显示,全省已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9.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超过5.1万家、建有各类国家级研发机构的企业177家、建有各类省级研发机构的企业9300多家,均位居全国前列。我国高铁、地铁线网运营里程稳居世界第一。然而,在令人骄傲的背后,是随着轨道交通运营年限增长之后的设备老化、结构病害增多等问题。面对行业痛点,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立足主业,主动布局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运维,以数字孪生底座+时空分析算力+业务算法模型多轮驱动为抓手,拓展数智化新业务,重构“新测绘”、投身“新基建”、提供“新服务”,全面提升行业竞争力。通过产学研合作,公司创新研发应用装备、算法和场景应用,实现进口装备国产化替代,解决了软硬件定制性差、自动识别率低等问题。其自研的SceneGIS三维数字底座平台,打造了城市轨道交通运维的数字孪生场景化应用,可实现隧道结构健康的不同尺度监管。“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研究将扫描、摄影模块挂载于大型检测车、客车或网轨隧一体化车等高速检测,并拓展AI病害识别、钢环加固等应用场景。”公司交通工程板块副总经理、总工段伟透露。数字经济风起云涌,数字技术正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生机。酿造行业作为我省“1650”产业体系重点领域优势产业链,是苏北地区重要经济支柱。“数智化技术加持,赋能传统酿造驶入‘高架路’。”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专家袁树昆表示,传统酿造转型发展,向“新”借力,科技创新同样是重要方式。开发智能化圆盘培曲系统替代原始水泥池人工培曲方式,包括连续蒸煮系统、种曲培养系统、圆盘培养系统和后台控制系统四大子系统,实现培曲过程的控制自动化和标准化生产。近年来,今世缘酒业积极引进和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全链条酿造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稳定性,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人力资源消耗,成为中国白酒行业智能化酿造的首创者和引领者。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在本届江苏企业(研发机构)创新大赛决赛上,记者发现,不少企业正不断强化绿色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深度,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和含绿量愈发耀眼。与传统的石化产品相比,生物基产品凭借其碳减排、可再生性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正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2030年,我国生物基材料及化学品替代率将达25%。”南京先进生物材料与过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何伟说,在生产原料(资源)和生产方法(路线)大变革的时期,开展可再生资源的安全绿色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正当其时。围绕双碳战略,从江苏传统优势化工产业出发,公司聚焦聚氨酯这一量大面广的“第五大塑料”,先后投入超1.3亿元进行生物基聚氨酯项目的创新研发和成果落地,致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地沟油、棉籽油等非食用性油脂为基础原料,深度挖掘产品共性问题,并借力机器学习快速筛选,开发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生物基多元醇。据悉,目前,该公司已成功实现原料、过程、产品的全流程绿色化,形成了包括生物基聚氨酯特种结构胶、防腐涂料、建筑结构胶、电子灌封胶、软泡在内的五大类生物基聚氨酯新材料,基于微流场反应技术的构建材料、医药农药中间体、高值化学品等产品工程,已完成多个品种千吨/年到万吨/年的产业转化。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攀升,动力锂电池的更新换代也在加快。大量锂电池如果不经回收处理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有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动力电池退役量将接近50GWh。因为合作客户在锂电池处理中采用非盐水放电方式却屡屡遭遇燃爆等难题,江苏道金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敏锐地发现,对锂电池安全又快速地进行非盐水放电已迫在眉睫。“解决实际难题,是企业研发创新的动力之源。”该公司研发经理殷木良说,对废旧锂电池进行回收利用能促进资源良性循环,传统的盐水浸泡放电往往需要72小时以上才能完成,效率低且需占用大量生产空间,而非盐水快速放电则需要解决锂电池规格兼容、热失控、废气收集等一系列难题。创新思路和方法,公司自主研发穿刺放电设备,不同规格的锂电池成功实现快速批量化处理。锂电池的放电时间从原来的72小时以上缩短至20分钟以内,功耗仅增加几百瓦。一头连接前瞻技术,一头连接应用市场。近年来,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的新载体,正日渐成为江苏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一环。“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经过近70年的发展,虽已基本具备制造所有种类航空发动机的能力,但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江苏江航智飞机发动机部件研究院有限公司职业经理人陆媛说,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发动机部件使用寿命短、加工精度低、成本高。特别是叶片制造工艺落后,精密电化学(PECM)技术更是长期被国外垄断。通过银行贷款、股东自筹等方式解决资金难题,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引进专用电化学机床、三坐标检测仪器等设备,建立了电化学加工中心和检测中心等;重视人才引进,并加强与国际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等合作,成功组建包括3名院士、5名高级教授在内的专业技术团队;合力攻坚,相继取得振动进给与脉冲电源匹配技术、电解液的研发配比技术、绝缘一体化阴极的设计技术等核心技术突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公司历经数年潜心研发,终于实现国内高精密航空发动机部件特种电化学制造技术“从无到有”。目前,其运用高精密电化学加工技术生产的高精密航空发动机叶片,相比传统加工产品,精度提升了70%以上,制造成本减少30%以上,使用寿命延长5倍以上。“未来,我们将着眼打造更多前沿颠覆性技术的新应用场景,强化未来航空产业前瞻性布局发展,积极抢占航空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集成电路产业是我省优势产业之一。在中国集成电路百亿产业规模前15强中,无锡、苏州、南京、南通占有4席。如何进一步引领地方产业提档升级?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正致力于此。“南通集成电路产业虽具有一定优势,但发展不均衡,封测业占比较高,达到60%。同时,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创新要素支持不足,亟须引进高水平的研发和创新平台。”研究院项目主管王恒鹭表示,南邮南通研究院建成八年来,聚焦集成电路产业,紧扣新质生产力涵盖的“新服务”“新人才”“新技术”三个关键词破题解题,硕果累累,打造了校地合作的成功典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相关内容,新型研发机构之“新”主要体现在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围绕“四化”,越来越多的新型研发机构正聚焦产业前沿强势发力。我省自2010年起就通过实施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建设项目鼓励和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列统新型研发机构563家,占全国总数的20%,位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