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急
但有时候外出在外
厕所可不允许你急!
一眼望过去
真是望不到头~
尤其是在
节假日景区、商场和女厕所门口
👇
2016年-2017年,上海曾先后在浦东、黄浦试点改造了两座无性别公厕,厕位门显示“有人”或“无人”。门口设有男性小便间。
其实仔细想想
很多地方
如餐厅、高速路
就有类似的无性别公厕
所以网友们都在争论什么?
赞成将低使用率男厕
改“无性别厕所”的网友认为
但女性厕所相对短缺这事
确实也亟待解决
网友:这是真事,
女厕门口排长队,男厕空荡荡~
男厕的使用率相对女性来说
确实低一些
事实上
“无性别厕所”的设置
一方面不光有效地利用闲置资源
另一方面还真的会解决
很多现实的尴尬和烦恼~
带小女孩的爸爸、带小男孩的妈妈
出门上厕所真心不方便
老父亲,老母亲走路不利索
如厕不便,得有人扶着
但“无性别厕所”存在的问题
确实也值得我们关注
男女之间
存在生理结构、如厕方式上的差异
在不增加厕所总数的时
改造成无性别厕所
很有可能让女性如厕更加不便~
由于使用者的性别不确定
可能会增加清洁和维护的工作量
管理的难度加大
女性担忧的隐私问题更加让人堪忧
而且“所谓使用率低
是有时间地点前提的”
有时候男同胞用厕所也挺急~
从一个小小公厕的议论中,我们可以发现,公共设施应该以人的需求为中心,而不是单纯以性别为划分标准。“无性别厕所”表面上看跨越的是性别,其实本质上提升的是社会的包容度和容忍度。包容各种习惯,容忍不同需求,无形中也是让各类人都能生活得更好。
改厕不是一改了之,也不是摘下标识即可,而是要全周期、全维度统筹考虑、系统谋划,比如采用落地式的隔间、提示灯指示进出而避免碰面的尴尬、保护隐私安全加大安全排查力度等等。只有把尴尬和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才能更好展现出无性别公厕的普惠功能。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关于设立“无性别厕所”这事
你们怎么看?
你认为能本质上解决
在外入厕难、排队难的问题吗?
(来源:动静贵州)
精彩回顾
编辑:杨庆华
二审:刘静
值班编委:杨胜花
总值班: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