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度冬之际,国内动力煤价跌破800元/吨。
界面新闻获悉,12月13日,中国北港动力煤价格参考区间为790-810元/吨;CCTD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参考价降至800元/吨的关口,自9月最后一周起累计跌幅达到70元/吨,也来到了年内动力煤价格最低点。
当日,中国煤炭资源网发布的CCI动力煤指数下降4元/吨,报799元/吨,已跌破800元/吨,较一个月前的价格降幅达6%。
10月以来,国内动力煤价持续承压下行,呈现旺季不旺特征。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敏对界面新闻分析称,这主要是受国内动力煤市场供需格局偏宽松影响。
“从供应端看,国内煤炭产量保持高位,进口煤数量充足,中转环节港口库存居高不下,为市场动力煤供应提供坚实保障。”
张敏表示,需求端来看,电厂在长协煤保障下,电厂电煤库存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由于10月以来全国多数区域气温运行平稳,电厂负荷提升迟缓,以消耗库存为主,对市场煤采购需求少,而非电行业受限于行业盈利较差,保持按需采购为主,需求端对市场支撑不足。
今冬气温偏高导致电煤需求疲软,终端日耗偏低。据国家气候中心消息,今年11月全国平均气温5.5℃,较常年同期偏高2℃,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吉辽蒙津冀五省(区、市)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
与此同时,国内煤炭供给平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累计产量38.9亿吨,同比增长1.2%。
在库存方面,据《人民日报》12月12日报道,国家能源局相关司局负责人介绍,当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稳定保持在2亿吨以上水平,迎峰度冬以来连创新高,近日达到2.3亿吨,同比增加近2000万吨,可用30天以上。
高库存意味着电厂并不急于大量采购,即使电厂日耗后期受到寒潮影响增加,也将暂时以消化自身库存为主。
一位港口煤炭分析师向界面新闻指出,进口煤的增量高于需求的增量,也是国内动力煤价持续回落的主因。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1月中国进口煤炭5498.2万吨,环比增长18.89%,同比增长26.38%,再次创下历年来单月进口量历史新高。前11月,中国进口煤炭总量49034.9万吨,同增长14.8%,已超去年全年进口量。
国内外煤炭价差,刺激进口煤炭数量增加。今年1-11月,中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进口均价688.4元/吨,同比下跌12.5%。
国内外煤炭价差,刺激进口煤炭数量增加。今年1-11月,中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进口均价688.4元/吨,同比下跌12.5%。
进入冬季,取暖用能大幅提升。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稳定器,煤炭生产、储备、运输情况备受关注。在近日举行的2025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30余家企业签约了煤炭中长期合同。此次签约的中长期合同多为供需双方自主衔接,交易市场化程度高,有利于企业按照实际合同量履约,为今冬明春煤炭保供吃下了“定心丸”。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安洪光表示,广大电力煤炭企业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异常天气频发等严峻挑战,共同推动电煤长期、中长期合同制度日臻完善,确保了发电用煤稳定供给,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唐瑱认为,要全面提高煤炭供给水平,实现更加安全、稳定、清洁、经济供给,更好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认真做好2025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强化资源衔接,推动签约数量和质量、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政府监管和诚信自律更好结合。
为保障今冬煤炭供应,除了做好中长期合同签约工作,相关企业积极抓生产、稳运输。走进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的华能魏家峁煤矿调度中心,大屏幕实时显示煤矿生产运转状态,只要在智能管控平台上轻轻一点,就能控制煤矿生产、调度等环节的各类设备。在数字技术赋能下,魏家峁煤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目前产能核增至1500万吨/年。
记者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了解到,今年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38.9亿吨,同比增长1.2%,产量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在进口方面,前三季度,我国累计进口煤炭3.89亿吨,同比增长11.9%。与此同时,煤炭储存也底气十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在2亿吨以上,平均可用天数超过30天。
煤炭运输方面,11月以来,铁路部门完成煤炭日均装车87680车、同比增长3.3%,电煤日均装车6.25万车、同比增长2.3%。目前,全国371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保持在33天以上。
国家铁路集团货运部副主任董晖说,国铁集团将进一步深化和煤炭供需企业务实合作,共同打造衔接上下游、覆盖供应链、供需适配、可靠便捷、智慧低碳、降本增效的铁路现代煤炭物流供应体系。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张宏表示,煤炭企业要落实煤炭保供责任,推动煤炭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确保全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来源:界面新闻、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