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理,街区共生,营造宝山益空间优生活

政务   2024-10-12 17:02   上海  

东林集市是一个包含老旧小区、商住两用楼、商场以及沿街商铺等丰富业态的“复合结构”社区,能满足周边居民一切日常生活需求,极具烟火气。近年来,因为环境不理想、道路不宽敞、停车不方便等问题的暴露,东林集市逐渐变得“鸡肋”起来。去年4月,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对标贯彻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大工程”,聚焦扩大党群阵地辐射范围,启动了东林集市的整体改造,将其打造成时尚感与烟火气并存的品质街区。


党建聚力

领航确定改造方向


建立多部门沟通协商机制。友谊路街道将项目纳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积极加强与区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发挥职能部门约请制度作用,同时针对项目建设各方面有关情况,建立职能科室间互相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无边界沟通模式,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组成区域化党建联盟。职能部门、共建单位、第三方组织、“第二梯队”志愿者、社区达人围绕街道“指挥棒”统一行动,共同促进区域资源有机整合、有效利用,在党建引领这面大旗的引领下,串起了资源清单里的方方面面。全面了解居民各类需求。街区业态丰富,意味着社区人群多样化。通过网格员上门走访、线上问卷、座谈调研等多样化方式,广泛听取了各主体的需求和建议,收集居民、企业、商户需求,座谈记录的整理归纳以及调研问卷的数据分析,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提炼真需求,形成了系统全面的需求清单。在整合资源清单与需求清单后,评估东林路201号的剩余资产,并对楼内部分仍在经营的商铺开展清退工作。排摸商业楼的整体结构,排查可能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专业赋能

汇聚多方优势资源

为拓宽居民、从业者、管理者视野,强化专业力量支撑,友谊路街道召集周边居民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商铺,依托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赋能团队全流程参与项目公共艺术指导、上海宝山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与项目设计规划及整体布局,提供项目专业及技术方面支撑,举行了征求意见座谈会,博采众长、汇聚众智,聚力打造社区群众需要、“颜值”“内涵”兼具的公共艺术空间。上海大学和上海宝山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业团队通过“深入调研-确定方案-破解难题”的闭环机制,设计出一套自下而上社区自治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社区居民在征求意见座谈交流中,围绕东林集市项目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空间需求、环境与服务设施等议题提出22条建议。在明确需求清单和现有资源后,街道各有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推动居企融合,引导企业、商户和居民实现资源同频共振、有效匹配,分层分级协调解决推进。社区达人、能人、青年骨干纷纷通过自己的口述或者画笔描绘出自己理想中的集市生活和数字社区空间。这些头脑风暴的优秀成果启发了最终的设计概念与功能意向。


街区构建

打造活力公共空间

设计方案形成后,社区治理“三驾马车”和共建单位等赋能力量开始齐心合力、共同筹谋,引入交互性设计,重构街区空间。外观方面,在不突破原有建筑范围和主体高度的前提下,实现整体形象,尤其是建筑品质和建筑美学的提升;容量方面,通过增加店铺数量与坪效增加客流量,适应复合商业空间的多样需求;功能方面,既提升了现有菜场功能、增加盒马超市功能,也联通了室内商业动线,利用好街铺室外空间,形成社区交流平台。

东林路商铺邻近交通干道,是整个街区最闪耀的“门面”,面向社区年轻居民、城市白领、学生,体现年轻化、多样化、集聚活力的生活气息;内街商铺汇聚特色,自成一体,针对周边居民、游客、学生,美食小吃街品种众多、热闹繁华;室内商铺追求品质,提升档次,对标中老年人、上班一族,旨在满足人们日常用餐需求,餐式多样、提供助餐点及送餐服务;室内菜场既保留农贸市场的性质和功能,又辅以智慧化管理,实现信息数据化,菜品来源透明和可追溯,让居民购物方便快捷安心,提供品类细分、专业化、品牌化的服务业态,成为购物、体验、社交功能的复合场所。








往期推荐



宝山滨江焕新,成为口口相传的“第一眼上海”


文旅部推荐!宝山这条精品线路上榜!


10月12日晚,军工路快速化工程逸仙高架拼接施工正式启动




编辑:李楠

资料:宝山党建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上海宝山
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 ”主战略,书写好宝山“北转型”的新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