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务工记:一场跨越1300公里的幸福迁徙

时事   2025-02-10 15:49   内蒙古  



正月十二,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零工市场的职业介绍大厅里,几名务工人员正在翻看手机。回家过年的务工大军尚未返程,往常人头攒动的大厅里,便显得有些安静。

“朋友们,有没有两个人顶几天工的?”499人的用工微信群里有了消息。


“干啥?”“什么工作?”有人赶忙询问。


“饭店洗碗。”


“顶几天?”“一天多少钱?”


“五天。”


“一人一天一百五十元,这个活还可以。”


老刘跟工友们围坐一桌,仔细查看着手机上最新的招工信息。作为这里的“老住户”,他不仅自己在这里找到了稳定的工作,还经常帮新来的务工人员介绍合适的工作机会。


“要两名装卸工配货员,50岁以下,包吃包住。月工资6000元。工作时间:7:00-19:00(有午休,加班有加班费)。要求:有责任心,踏实勤快(非诚勿扰)。地址:伊金霍洛旗红海子附近。有意者拨打联系电话。”


遇到不错的用工信息,老刘会大声地读出来,提醒工友们关注。


老刘名叫刘云喜,是土生土长的四川绵阳人。零工市场流动性大,人们往往叫不出别人的大名,惯熟的,便直接以姓氏相称。


2020年,伊金霍洛旗零工市场刚刚成立,老刘就成为了这里的第一批“住户”。零工市场提供的每天5元的住宿、三餐17元的热乎饭菜,让他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水电是免费的,还可以给电动车充电。有24小时热水,免费淋浴、洗衣、Wi-Fi,还有共享厨房,方便做一点合口味的饭菜。”老刘算了笔账:“在外面租房子,一个月至少要800-1000块钱,还不算吃饭、水电这些费用。在零工市场有吃处有住处,条件相当好,一天只花22块钱,一个月花六、七百块钱,经济实惠、好吃不贵!”

图片
▲外来务工人员在伊金霍洛旗零工市场过大年。

“这里就像个大家庭。”老刘说。零工市场不仅提供就业信息,还设有法律援助、技能培训等服务。在这里,老刘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找工作,参加了安全作业培训,还办理了团体意外保险。


来到零工市场后,老刘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金辉市场附近做环卫清洁工。每天只需要上半天班,工资3000元。这份工作,他干了3年。


熟悉环境后,老刘劝说在老家的妻子也来到伊金霍洛旗。通过零工市场,他帮妻子揽了一份“家门口”工作,在社区进行手工缝纫编织。“这个工作比较灵活,在家就能做,计件给工资,一天差不多能挣100多块钱,挣钱顾家两不误!”


凭着勤劳肯干,老刘两口子又在零工市场的厨房找到了一份帮厨的工作。每天清晨4点,他们准时到岗,和面、择菜、准备早餐。虽然辛苦,但每人每月4000多元的收入让他们很满足。


“比在老家种地强多了。”老刘笑着说,“在老家种过大米、小麦,还有玉茭子!”老刘模仿着伊金霍洛旗口音解释说,“玉茭子是内蒙古的叫法,我们当地叫苞谷,其实就是玉米!”来鄂尔多斯5年多,老刘已经完全能够听懂伊金霍洛旗方言,很多方言中的地道词汇更是张口就来。


更让老刘高兴的是,他的三个子女也都来到鄂尔多斯发展。儿子当建筑工人,大女儿开了家蛋糕店,小女儿也做起了个体生意。如今,三个孩子都已在鄂尔多斯成家,儿媳妇、女婿都是本地人,一个孙子、四个外孙也都在这里上学。


“鄂尔多斯是个好地方!”老刘感慨道,“在这里打工不仅工资比别处高,而且政府的服务好,处处为我们着想,帮我们解决困难,我身边还没有发生过拖欠工资的情况。”


在零工市场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像老刘一样,在这座城市找到了归属感。2024年,伊金霍洛旗零工市场服务旗内外灵活就业人员8.5万人次,发布用工信息2900余条、用工岗位1.9万个,实现灵活就业人数1500余人、日均工资260元左右。自成立以来,帮助700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

“现在,我们全家都在鄂尔多斯市落了户,孩子们成家立业,我们老两口也有稳定收入,还能经常见到孙子孙女,感到很满足、很幸福!”老刘激动地说。


夜幕降临,零工市场的灯光温暖明亮。老刘两口子收拾好厨房,准备回宿舍休息。明天,他们还要早起为务工者们准备早餐。对于这场从四川绵阳到内蒙古鄂尔多斯的跨越1300多公里的迁徙,老刘的心里暖暖的,因为他知道,在这座接纳了他的城市里,有家、有爱、有希望。



更多新闻,点击↓↓

来源:实践融媒(记者:刘佳 丁垚天)
编辑:李荣
校对:李由
审核:武文玲
终审:王红梅

点亮“在看”!

暖新闻
鄂尔多斯关注度最高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