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于心 反诈于行】谨防电信诈骗

学术   2024-07-05 15:07   天津  

谨防电信诈骗


加强自我防范 提高防骗意识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和招嫖等形式进行诈骗。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系列技术工具的开发出现和被使用,许多技术人员和一些平民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的技术等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可以说是迅速地发展蔓延,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在防范电信诈骗上,有几种诈骗手段,特别需要提醒大学生注意:

首先就是刷单返利类诈骗

在公安部公布的今年5大高发类案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率最高,占发案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类诈骗由于返利周期短、引流成功率高,已逐步演变为当前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诈骗类型,并与其他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相互“融合”,成为电信网络诈骗主要方式。作案目标主要就是在校学生,还有一部分待业群体以及工作之余想要多赚点钱的打工族等中青年为主。

01

 诈骗分子的犯罪步骤


第一步、前期引流。

通过网页、短信、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打着“足不出户、高额佣金”的旗号,或以色情内容和免费礼物为诱饵,招募“刷单客”、“点赞员”、“推广员”等兼职岗位,并承诺“零投入”、“无风险”、“日清日结”。

第二步、小额返利。

诈骗分子会把受害人拉进所谓的兼职群里,并在群里散布赚钱截图,并诱导受害人领取“任务”,完成任务后诈骗分子会快速返还本金和小额佣金,骗取受害人信任。

第三步、大额难提现。

诈骗分子会在群里接着散布获得高额佣金的截图,引诱受害人下载app并在app内做“进阶任务”。当受害人在app中不断充值想要提现时,骗子会以“卡单”、“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各种借口,拒不支付本金和佣金,甚至诱骗受害人加大投入,骗取更多资金。

典型案例

高校学生小刘在微信群内看到“固定底薪、点赞评论返佣金”的信息及二维码。小刘通过扫码加上客服,在客服诱导下下载某刷单APP。安装APP后,小刘在APP内联系上“接待员”,由其指导做刷单任务。最初,“接待员”在小刘完成评论任务后返了20元佣金到其支付宝账号。小刘见佣金确实到账了,便根据对方的提示进入APP内任务大厅认购任务单。认购任务单需交纳相应的本金,交纳金额越高,返还佣金越高。小刘先后完成了5单任务,认购本金100元至1000元不等,每次的佣金都返还至其APP账户后,小刘再提现到自己的银行卡中,到账速度很快,让小刘进一步放松了警惕。随后,为了获得更多佣金,小刘开始认购金额更大的复合任务单。此类任务需连续完成多单且中途不能退出,小刘先后投入总本金达11万元。但当小刘按要求完成任务后却发现无法提现,便赶快联系“接待员”,对方告知其操作有误造成“卡单”,需要再做一次复合任务才能提现。小刘此时已觉察被骗,向对方索要本金时发现对方已删除联系方式,且APP已无法登录。


02

 防范提示

随着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力度的增强,电信诈骗的手法也是在不断翻新,手段的融合是当前的一大趋势,由刷单返利诈骗引向了押大小赌博,还有的引向虚假网络贷款诈骗、投资理财等诈骗手段――也就是骗大钱。

切记: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不要相信“点赞赚佣金、垫付换高额报酬、继续刷单才能提现”的谎言。刷单行为涉嫌违法,凡是需要先行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


03

 其他常见电信诈骗手段

一、冒充学校人员,要求缴费

有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电话、短信、邮箱等方式,以学校的名义联系新生,用学费扣款失败等理由要求新生进行转账汇款。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是诈骗分子冒充教育部门或学校的工作人员,以申请、发放助学贷款等为名,要求学生先交一定的手续费。无论是哪种骗术,骗子在成功骗取钱财之后便会断绝联系。

所以遇到类似情况,不要盲目听从对方指挥,一定要通过官方正规途径核实后再做相应操作。

二、校园贷

“校园贷”也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声称只要你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将高利贷披上了“校园贷款”的外衣,将罪恶的魔爪伸向了纯洁的校园,很多学生因涉世未深,缺乏判断能力,很容易陷入“校园贷”泥潭。

这里要告诉大家: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抵制盲目消费、跟风攀比的诱惑。有正当资金需求的,也应当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要保持理智,寻求正确的救济渠道。一旦出现这种状况,也要留存相关证据,第一时间与老师和家长商量,涉及人身威胁的应当立即报警。总之,原则上还是远离校园贷款!

三、管好“两卡”,防止成为犯罪分子帮凶

电话卡、银行卡是我们日常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然而在电信网络诈骗中,犯罪分子却将“两卡”用作实施的犯罪工具。而且还有专门的犯罪团伙以此为生,经常以 “扫校”等方式忽悠大学生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性质十分恶劣。

这里的“卡”是广义上的“卡”。在手机卡方面,既包括我们平时所用的三大运营商的手机卡,也包括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同时还包括物联网卡。在银行卡方面,包括个人银行卡,也包括对公账户及结算卡,同时还包括非银行支付机构账户,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

对于两卡犯罪,早在2020年10月10日,公安部专门部署在全国开展“断卡”行动,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行动并未设置结束时间。主要采取打击、整治、惩戒三大举措。对“两卡”买卖链条上的所有人进行严厉惩处。一旦涉及两卡犯罪,对于大学生朋友来讲,面临的将是还未踏入社会就会被社会淘汰的后果。

所以在这里也是郑重提醒同学们不要买卖、租借银行卡和电话卡,不做犯罪分子的帮凶!


同学们,电信网络诈骗会以各种社会热点作为诱饵,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不可能熟知每个领域的知识,但可以通过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官方政务号,学习更多防骗知识,日常防诈识骗要时刻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全民反诈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筑起防范之墙!


 | 韩雨洁   

 | 韩雨洁   

 |    


STUDENT UNION OF  LAW AND POLITICS INSTITUTE

稿& | hbdzdxfzxy@163.com



 © 2024

 | QQ 

 SERVE THE STUDENTS HEARAND

河北地质大学法政学院
推送校园信息,传播法政动态,为全院师生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