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行业难题、抢占万亿风口,2024第二届储能安全与创新大会圆满落幕!

科技   2024-12-12 17:11   吉林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储能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储能技术日益成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支撑。

当下,储能安全与技术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两大焦点,一方面,储能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是推动储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

12月11日,2024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安全与创新大会在山东省济南市绿地美利亚酒店召开。此次会议线下汇聚了近300位行业精英,线上直播则吸引了超过5000位嘉宾的广泛关注。

开幕致辞
大会上半场特邀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解决方案销售总监王德科主持,大会下半场特邀河北省光伏新能源商会秘书长、党支部书记马献立主持。

世纪新能源网总编辑、新能智库常务主任张松做了开幕致辞

张总编对各位专家、企业代表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表示储能技术创新与发展是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储能安全则是行业的重要基石。随着我国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新型储能规模显著增长,工商业储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户用储能市场也展现出巨大潜力。

在储能技术创新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背后,我们也面临着储能安全事故,工商业储能发展模式不成熟,户储市场增长放缓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挑战。而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加大科学研究力度,促进技术创新,驱动储能技术向更高效率、更稳固、更安全的层面进步。

大咖演讲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高级研究经理 孙佳为

孙佳为进行了题为“2024中国大型储能市场总结和2025年展望”的演讲报告。从政策角度来看,多省份出台了容量租赁指导价和补偿政策,分时电价时段的划分也更加细化。从市场现状看,孙佳为提出全球新型储能市场正快速增长,锂电储能市场正占据主导地位。当下储能市场的EPC招标规模达到105.4GWh,但中标均价创出新低,甚至出现了低于0.5元/Wh的中标价格;国内企业也在加大海外市场的开发力度,订单数量激增。

展望未来,2024/2025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将达到160GWh和200GWh,储能电池产量将达到300GWh。市场将朝着大电芯、液冷、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未来仍存在着内卷现象加剧、市场价格走低的困境,这要求行业和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挑战。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刘冉冉

刘冉冉博士做了“储能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解读的主题分享。对于储能电池参考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了包括适用于电力储能的锂离子电池标准IEC 63056:2020。并提及,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在参考IEC 62619、IEC 63056、UN38.3基础上,根据国内情况调整试验条件,新增过充电、浅刺、电池热失控等测试,部分技术指标与国际标准相当或更高。

目前,锂电池的标准实施措施主要包括:第一是CCC强制认证。如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电池已经于2023年纳入CCC认证目录管理,依据GB 31241—2022;电动自行车锂电池也已经纳入CCC认证管理,依据GB 43854—2024。第二是行政许可/审批,如电动汽车电池目前实施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等,这些措施确保了锂电池的安全性和市场秩序。

储能领跑者联盟高级分析师 王扬宏圣

王扬宏圣从2024年总结及2025年展望两大方面分析了工商业储能市场发展情况。2024年工商业储能项目的备案量和规模显著增长,市场发展潜力较大,但由于政策收紧和资方收益减少,工商业储能市场投运不及预期,下半年市场表现低迷王扬宏圣提出,目前工商业储能的商业模式主要依赖峰谷套利,重点应用场景包括小型工业企业、高耗能企业等,未来则有望拓展到虚拟电厂和分布式光伏配储等领域。

展望2025年,工商业储能装机预计将达到9.1GWh,呈现平稳增长态势。政策方面,电网代理购电价差将呈下降趋势,补贴政策将逐步减少,而规范政策将越来越多。在盈利模式上,短期仍以峰谷套利为主,长期则将转向电力现货市场;整体产品容量正在从主流的215kWh和372kWh向261kWh和418kWh迭代,同时投资方在未来的项目投资上将会更加谨慎。

华为储能安全专家 刘承勇

刘承勇分享了“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全架构安全设计,助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汇报。当前由于储能系统集成与精细化设计能力不足,导致其在生命周期运行中存在较高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刘承勇介绍,华为推出了全架构、全生命周期、全链路、全流程的解决方案,确保从电芯到电网级的安全。

华为的电芯采用联合开发,专线生产,并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电池包设计基于电芯故障假设,实施全方位防护措施。在系统安全方面,华为采用探、排、消、泄等多重措施,包括在热失控情况下实现定向泄爆,系统还具备交直流五重防护,实时保护储能系统安全。此外,华为的双级架构和高电压穿越技术保证了储能系统的稳定输出,而优化的芯片与算法技术支持全范围SCR/SOC构网。华为不仅提升了储能产品的安全性能,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安全标准。

苏州中鑫新能源有限公司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在主题演讲“工商业储能项目投资开发流程及要点中,深入探讨了用户侧储能的盈利模式和应用策略。他指出,用户侧储能容量的确定取决于省份充放时段和用户用电曲线,并提到用户侧储能与分布式光伏的配合发展中,或受屋顶面积、变压器容量等因素影响,以及光伏波动性带来的挑战。他强调了响应用户需求,精准化的配备能源供应,也是光储一体化的重要示范意义之一。

在储能选址和安全方面,他提出了接入电芯、运行状态、消防安全措施等具体措施;对于用户侧储能的运营增值方向,林阳提出建设虚拟电厂系统,实现与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互补协同调度,以最大程度平抑新能源的随机波动性,提高新能源的整体利用率。

圆桌对话:

本次大会还设立圆桌对话环节,邀请到河北省光伏新能源商会秘书长、党支部书记马献立、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斌、TÜV南德意志大中华集团智慧能源副总裁许海亮、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华北区域售前总监王大龙、苏州中鑫新能源有限公司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林阳、山东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于志豪,针对储能企业要在哪些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如何调整其业务策略以应对储能投资内卷严重的现象、工商业储能市场发展前景与挑战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张晓斌

张晓斌分享了“分布式储能新趋势,新模式分析”的重要报告,他指出,分布式储能的发展核心在于支持新能源发展、解决配网端消纳问题上,需改变单一工商业储能模式,推动“光伏+储能”共同参与电力市场,并提出分布式储能可以通过云储能方式聚合后进入电力现货市场。

张晓斌指出,台区云储能技术利用先进技术聚合资源,可实现平抑新能源波动、电网辅助服务、市场化交易等功能,但单个台区储能存在实施规范和标准缺失等问题而集中汇流+储能模式解决了电网针对单个户用过电压问题且易管理,但难点在于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光储充一体模式适合工业园区,但符合要求的项目少,需根据电动车辆情况配置容量。总体而言,分布式储能的发展需政策、标准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共同支持。

霞光智库负责人 刘晨宇  

刘晨宇在“2024海外户用储能洞察”演讲中提及,受多重因素驱动,全球户用储能市场发展空间广阔,2025年预计户储新增装机功率和容量将达50GW/122.2GWh,全球户用储能出货量80GW/195.5GWh,且全球户储渗透率预计达28%,其中美国和欧洲市场将进入加速增长阶段。

当前,户用储能市场由欧美日澳主导,占全球装机量80%以上。中国户储市场规模虽小,但潜力巨大。刘晨宇指出,中国企业在全球户储市场表现突出,从出货量上看,储能产品和逆变器均有多家中国厂商排名前十,派能、华为和比亚迪等中国品牌厂商在海外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TÜV南德储能产品签证官 技术经理 蒋步祥

在“锂电储能电站的安全风险预防以及消防评估要求演讲中,蒋步祥指出,从事故场景来看,储能电站事故占比超四分之三,其安全问题涉及电芯、系统集成、建设施工、运行维护、火灾处置等多个环节,并提出六大安全措施,包括质量管控、探测预警等,需通过多维技术实践确保电站稳定运行。

对于储能锂电池系统安全风险预防,蒋步祥从锂电池热失控失效模式、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结构、锂电池储能系统的结构设计与安全计划、锂电池储能系统防火防爆保护基本原则、储能系统的危害缓解分析 (HMA) 和火灾风险评估 (FRA)等方面做了详细解析;并分享了T/JFPA 0007-2021标准中对消防安全的要求。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储能事业部解决方案销售总监 王德科

王德科做了题为“检测认证助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的演讲。他提到,新型储能电站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设备选型不规范、生产过程监控缺失、安全质量管控不严等,导致火灾事故频发。他认为,新型储能产品及系统的检测认证至关重要,不仅能提高产品市场采信度,还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鉴衡认证提供多项新型储能产品及系统认证服务,包括直流电弧检测及分断性能等级认证、储能变流器新国标认证、电力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新国标认证等。对于工商业储能系统标准空白的迫切需求,鉴衡牵头联合10家相关单位,制定了CGC/GF 237:2024《小型工商业储能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此外,他强调了关键设备及系统监造的重要性,包括供应商监控、生产过程监造和产品质量检测,以确保产品满足技术协议和标准要求,降低建设期风险。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 于志豪

在“锂电池电源系统的分数阶特征演讲中,于志豪强调“参数估计” 对锂电的高效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及,电池系统的核心指标包括参数辨识精度和算法复杂度,分享了分数阶+CPSO+实时在线运行的基础思路,提出了模型简化的方法,其中RC网络的分数阶阻抗特征有利于复杂瞬态的描述,使用确定的分数阶次有利于运算量削减,并协同进化粒子群CPSO算法为实时动态寻优。

于志豪还介绍了多年的实验与测试系统积累,并对储能电池健康状态进行的多维深度评估系统。此外,他还探讨了分数阶+CPSO+在线运行模式的突破。这些成果为储能系统的安全评估和高效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结语

本次大会,10位行业大咖分别针对储能安全与技术创新、工商业储能投资、户储市场发展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分享了企业先进技术。虽然,当前储能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难题,但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储能技术的发展势不可挡,将成为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期待明年储能安全与创新大会,再次汇聚行业智慧,为储能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多突破和启示!

新能智库
领先的风光储氢新型智库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产业研究、新兴媒体、整合营销、会议会展、产业园管理等相关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