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影像志 摄影师眼里的世界

民生   2024-09-10 18:42   天津  

天津市摄影家协会培训项目天津中青年纪实摄影师成长计划自2021年至2023年,每年一期,连续举办3期,旨在支持、倡导摄影人关注时代,贴近生活,探索摄影人才培养新模式,扶持和培养一批摄影中坚力量。项目采取导师制,参照研究生培养模式,对入选摄影师进行系统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

通过结业答辩,并经评委评定,共23名摄影师入展“津门影像志——2021-2023天津中青年纪实摄影师成长计划优秀作品展”。



参展摄影师作品


第一期学员: 杨阳  《致敬!肿瘤医生》


评委,曾泽鲲:

《致敬!肿瘤医生》摄影专题是一曲对医者无畏精神的深情赞歌。通过摄影师敏锐的镜头,我们得以走近那些奋战在抗癌前线的肿瘤医生,见证他们在手术台前、病房中、实验室里的日常工作。作品以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视角,生动展现了医生们的坚韧与奉献,捕捉到他们在面对复杂手术时的全神贯注,以及与患者携手抗击病魔时的坚定信念。

摄影师凭借其高度专业的职业素养,记录下了许多我们平常看不到的医生日常生活:深夜的手术室内,聚精会神的背影;技能考核时的紧张瞬间;与并肩作战的同事告别时的深情一刻。通过这些影像,观众得以进入医生们的世界,感受他们背后鲜活的故事。专题不仅是对肿瘤医生的敬礼,更是对人类生命守护者的深刻致敬,唤起我们对医学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尊重与感恩。



第一期学员:张国庆《乡厨》


评委,于全兴:

摄影师立足本土,从自己身边出发,深入基层百姓之中,从平视的角度,用最质朴的镜头语言,拍摄了乡村生活中不为人察觉的故事,将摄影回归记录的本质。这种脚踏实地、客观呈现百姓生活的态度,其作品接地气且充满人情味,更值得当下走马观花拍摄的摄影人学习。

乡厨除了是服务业链条上普通的一环,也体现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并在发展中帮助我们继承了乡村传统。乡厨帮助我们把农村婚丧嫁娶的民俗形式维持在半城半乡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还是乡村人情往来的桥梁和纽带。



第一期学员:陈俊梅《那海,那河………》


评委,曾泽鲲:

《那海,那河……》摄影专题聚焦于滨海新区的城市化进程,探讨了人与自然、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摄影师的镜头,观众看到海河两岸从村庄到城市的变迁,展现了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失落与无奈。废弃的村落、拆迁后的荒地、拔地而起的高楼,摄影专题用强烈的对比传达出城市扩张中的孤独感和疏离感。

作品不仅仅是对景观的记录,更多的是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深刻观察。摄影师捕捉到那些被迫离开家乡的居民,折射出他们对故土的留恋与失去故土后的迷茫。专题的色调和构图强化了摄影师对时间流逝、空间变迁的敏感触觉,形成了一种沉郁而深刻的氛围。这个专题不仅记录了城市化的现状,还对未来提出了疑问:当自然村落逐渐消失,城市不断扩展,我们的内心是否也在发生无形的转变?



第一期学员:高峰《城区内外》


评委,柴选:

城市化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其方式、步骤、节奏以及给每个个体带来的影响,却不尽相同。每个人面对这个话题的思考也各有所异。

高峰以摄影师的眼光,跳出自身来观察自己生活的这座直辖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场景,以不同地域不同生存方式的人们的现实状态,正在改变着的乡村与城市样貌等散点式切入,多场景、多维度把面对这一重大课题的每个人可能都多少存在的不确定感加以呈现。作品整体更多安静,更多收缩,但却掩饰不住某种张扬其中的冲突感。



第一期学员:温迟《嘚啵的三胎》


评委,柴选:

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会给家庭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尤其是在国家政策大力倡导的背景下,三胎话题的高关注度便使之有了天然的当下感。

作者以充满温情的镜头语言,记录着母子之约,展示着生命之奇,讴歌着同胞之情,也反映着代际关系。因为是对自己生活的观照,所以既自由随性又略显内敛,即让照片中的温馨可以被更多人感知和体味,又不由地显现着某种私密感。整组作品拍摄、编辑有节奏,有章法,值得赞许。



第二期学员:王健《占位》


评委,曾泽鲲:

《占位》这组摄影作品记录了天津市老城区居民为占车位而摆放的各种物品,以及个人生活和生产行为对公共空间的占用,揭示了个体行为与公共秩序的互动与冲突。自2019年以来,作者从“报道式”记录逐渐转向纪实性的社会现象拍摄。作品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觉表达,将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现象升华为对社会状态的深刻探讨。

作品中的桌椅、沙发、马桶等占位物品不仅反映了日常生活的具体细节,更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人们无奈与焦虑的象征。通过这些城市景象的切片,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环境、个体与群体、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之间的复杂关系。



第二期学员:王玉甫《五世同堂》


评委,柴选:

作为家庭影像档案梳理以及家族生活现实状况记录的一组专题,作者将“五世同堂”这样一个人间稀见的代际传承作为标本,展现一个大家族不同个体的现实生活以及其乐融融、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没有刻意地类型化拍摄,而是将每个人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以此折射出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努力,也展示了中华传统家风对于每个人成长的影响。

如果作者有意将自己的家庭作为一个影像档案卷宗的话,很明显,目前的二三十张照片,很难支撑起这个宏大主题。这个足以成为一项工程的摄影项目,更需要的是对每个个体的持续关注,对于家庭生活的长期记录,对于档案照片的整理利用。当影像足够丰富、条理足够清晰时,家庭影像作为公共记忆的价值便会更好地凸显。



第二期学员:王晓华《追集》


评委,袁东平:

作品呈现了天津蓟州区乡村集市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对一个摄影专题能如此持久地、广泛地关注是难能可贵的。

集市其实就是一个买卖的场所,一买一卖相对来说内容会比较单调。但作者用长时间的跟踪和多个集市的反复拍摄,弥补了这个不足,图片的内容丰富,场景的切换得心应手,为这组专题增色不少。



第二期学员:李虎《景点》


评委,曾泽鲲:

《景点》是一组深刻反映中国旅游业发展与变化的纪实专题摄影作品。作者通过自驾游遍及全国,捕捉了不同景点在十余年间的变迁。作品展示了从自然生态景点到人造主题景点的多样性,以及人们在这些场所中个性张扬、自嗨狂欢的景象。作者以丰富的视角,记录了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同时也揭示了伴随其而来的负面现象,如景点同质化、文化失位、过度商业化等。

通过这些照片,观者不仅能感受到旅游景点作为社会缩影的独特性,还能思考社会在快速发展中如何保持文化与生态的平衡。作品以生动的图像和敏锐的观察力,将12年间的旅游热潮与社会变革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呈现了一幅中国旅游业发展进程的全景画卷。



第二期学员:杨淳旭《露营》


评委,曾泽鲲:

《露营》这组作品生动地捕捉了近年来露营活动在大众中的蓬勃兴起。摄影师从多个角度展示了民众对这一活动的多样化体验,包括热情、迷惑、激进与享受。通过观察不同地区的露营环境和人群差异,反映出中国人对露营这项活动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以及人们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中对回归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第二期学员:胡小松《渔村三代人》


评委,袁东平:

《渔村三代人》这是一组长期关注的摄影专题。

一组摄影专题一般就是讲一个故事,只有这种长期关注的摄影专题,才有可能让人们看到时代的变化。祖孙三代人,不能说代表了三个时代,但是从他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上我们看到这种变化,有一丝的落寞,也预示着新旧的更替会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第二期学员:赵瑶《从大坡到七松》


评委,曾泽鲲

赵瑶《从大坡到七松》这是一组典型的环境肖像作品。作者选取了与她记忆深度关联的其中一段车站作为描述对象,以站牌为主要符号,拍摄了不同季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乘客。巧妙地将湖南一趟运行了近40年的慢火车7266班列的车站独特风貌展现在观者面前。每张照片中的站牌背景,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标识,更成为了串联作者童年记忆与现实生活的纽带。

作品以丰富的细节和真实的情感捕捉到人们在慢车站中的片刻时光,使观者仿佛置身于那段缓慢而宁静的时光之中。无论是春花秋月,还是夏阳冬雪,即使时空变迁,我们的生活依旧保持着那份不变的安宁与从容。



第二期学员:郭浩《乡村萨克斯》


评委,袁东平:

《乡村萨克斯》这是一组表现乡村企业的摄影专题,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视角,让这组照片看起来赏心悦目。

过去一般要求一组摄影专题要有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这样看起来就有变化,显得丰富。近些年有些摄影师刻意打破这种规矩,也产生了一些不错的摄影专题。但不能说过去的方法就完全过时了,这组专题便是例子。



第二期学员:魏英坤《进·出》


评委,曾泽鲲:

《进•出》是一组以深刻的哲学思考为背景的摄影专题,探索了存在与虚无、现实与主观之间的微妙关系。作者以“如何用语言为盲人描述光”,以及“如何用图片呈现真实的存在与虚无”为核心问题,不断推敲和探索这些复杂的命题。

摄影师通过巧妙的构图和光影的运用,试图抽离和重构表象的本体,用具象的方式表现抽象的概念。每一幅图像都仿佛是一扇通向未知的门,引领观者思考进入和退出的意义,以及这种行为背后的不确定性。作者努力在现实的客观性和主观的不确定性之间寻找平衡,试图通过视觉艺术表达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三期学员:刘筝《生命宛如幽静长河——几个自闭症家庭20年的成长记录》


评委,袁东平:

二十年的跟踪拍摄,难能可贵!其困难的是要进入到病患者的家中,要拍摄病患的孩子跟父母及亲朋好友的互动。于是才有了精彩感人的照片。



第三期学员:李力《天津早点》


评委,于全兴:

这是一组记录百姓生活日常的摄影作品。天津早点在近两年已成为网红,西北角等是外地游客来津旅游的必然打卡地,这种正向循环,也为天津旅游发展带来了流量。

摄影师从制作、购买、享用各个环节,记录了早点的日常景象,镜头语言的运用、画面和视觉逻辑的呈现尚有提升空间。画面中不仅有老人,也有青年和儿童,他们共同组成了“家”。这组照片让我们“看”到了家的味道,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天津这座城市。



第三期学员:李强《家园》


评委,柴选:

这是一组直面现场的报道摄影,将面对洪水灾情、军民同心奋战的场景和精神较好地加以展现。时间线清晰,内容面广阔,拍摄功力到位,照片现场感强,不仅展现了抢险工作的热烈与紧张,也从一个侧面显现出洪水给百姓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作者对于军民同心抢险过程中的值守、用餐、露营、送别等内容的把控,给整组照片增色不少。

如果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得不够近。对于报道摄影来说,近距离直面现场的记录,既需要勇气和担当,更需要有思考的镜头语言和有行动力的现场跟拍。



第三期学员:李龙震《新园子》


评委,刘树勇:

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张,农民和部分城市居民在城郊荒地自主开垦,种植庄稼和蔬菜。这种新园子成为城乡转换中的一种特殊存在,成为他们家庭部分经济收入的来源,也成为锻炼身体和进行社交活动的空间和方式。尽管这些土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他们依然在这些土地上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这组作品的价值,在于通过丰富多样的影像,表现出城市现代化过程当中土地新的存在形态,新的用途,以及人与土地新的生态关系,展示了农民从农村身份向城镇居民身份转变过程当中的复杂现实,他们在城市化背景下的生存适应能力和生活态度,从而使这组作品成为表达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独特视觉样本。



第三期学员:杨宝忠《雪国》


评委,刘树勇:

以文学名著和历史文本作为摄影的出发点,成为近年来国内摄影师热衷的影像采集方式。这组照片以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雪国》为索引,其着力点,不在于以影像的方式复制小说的叙事,而着重于表现小说本身具有的诗意和情绪。

作品以雪景为主线,选取拍摄了各种雪景元素,落雪的夜、寂无声息的冰河与原野、从窗户望出去的街道、积雪的树枝等等,朦胧迷离的场景如同小说中哀而不伤的情感纠葛,纯净而虚幻,展现了冬日的宁静与孤独,雪国的诗意与凄美,具有很强的代入感。



第三期学员:沈岳《党的温暖传到大山里》


评委,于全兴:

这是一组跨越山海、贯穿东西的影像记录,是响应国家东西部协作帮扶体系中的具象点滴。

摄影师选择了民间志愿者自发行动,用镜头记录了天津志愿者为四川昭觉县哈甘基点小学建立广播站、成立校园乐队、捐赠物品、讲党史、做趣味游戏等公益活动,也体现了天津市上下联动,自觉践行党中央主张的良好风尚。



第三期学员:姜宝成《归途》


评委,刘树勇:

《归途》这组照片通过捕捉人行道途之上的偶然瞬间,探讨生命与空间风景之间的微妙关系。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从时光流程当中抽离出来的碎片,呈现出时间刹那真实存在的景象。这些看似随意的瞬间,揭示了我们每个人未曾觉察和发现的生命中的隐秘角落:生存的各种欲望,现实的冲突与焦虑,盲目而徒劳的奔波,以及如何找到一种内在的平衡和活下去的希望。

正是这些碎片化的瞬间和空间场景,构成了我们斑斓而复杂的生活本身——自然随机,没有逻辑,没有目的,甚至没有意义。面对这种没有明确主题的影像,正像面对我们的生活本身一样,会迫使我们去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和归属感。



第三期学员:景文军《宝辇故事》


评委,于全兴:

葛沽宝辇会由来已久,是天津市津南区传统民俗,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为葛沽、津南乃至天津的每年盛事。

对传统文化的视觉呈现,很考验摄影师的综合素质,不仅需要娴熟的摄影技巧,更应该理清现实与虚无之间的关系。摄影师长期生活在津南,选择了非遗作为自己的选题,也是帮助非遗接续传承。随着乡村城镇化的进行,近些年葛沽也大变模样,而对传统文化的保留和记录便更显得弥足珍贵。



第三期学员:魏兵《稻花香里看大戏》


评委,柴选:

摄影师截取了一个流动大篷车剧团,在特定地域一次演出作为拍摄时段,通过多个角度展示了演职人员的工作生活场景,也间接展示出这些接地气、有生气的民间艺人与演出地居民水乳相融的关系。拍摄视角丰富,表现手法多样,尤其是部分画面的人物情态把握到位,基本呈现了一组报道摄影应有的样貌。

如果以深度化来要求,关于类似剧团的生存与发展的思考等主题,在画面中透射的较少,对于有意味的细节的关注仍显不足。




版权归天津摄协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天津市摄影家协会
天津市摄影家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市摄影家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摄影家和摄影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