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4:36,踏着粉色凉拖鞋,李丽(化名)在外卖架上找到了自己的订单,慢悠悠地坐在银色吧台边,戴上一次性手套,边刷手机边吃春饼。
这是一家位于亮马河的青旅,聚集了来自各地的旅客。一进青旅大厅迎面便是一棵银色的“树”,光滑的枝干泛着光,树下是一圈圆形的座椅,通往两排客房。靠窗处是“L型”吧台,正是李丽(化名)吃饭的地方。
“平静”是这家青旅带给小蔡的第一印象,世人常说的“松弛感”在这方寸之间展现得淋漓尽致,大多数住宿的客人像在家里一样来去自如。
记者小蔡从未住过青旅。
与他人共享公共空间,甚至是私人空间,小蔡觉得这已经超越了陌生人之间的“边界感”。但令她没想到的是,青旅也有单人间。
上床下桌,8㎡左右的房间被划分为休息区、休闲区与工作区,门后甚至还有一面大大的落地镜,属实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两人间也比小蔡想象中的要大,上下铺纵横交错,隐私床帘和刷卡开门的储物柜给了人不少的安全感。
“要是和朋友一起住得多开心啊!”小蔡已经开始接受这种住宿方式。
“头一回住,我觉得还挺新鲜、挺好玩的。”和小蔡一样,来自河北的郑倩(化名)第一次尝试青旅。
郑倩(化名)在北京工作了十几年,这次回北京是为了“看剧”。她熟悉北京的住宿市场,“离剧场近、性价比高”是她选择这家青旅的首要理由。
“也想多接触一些新鲜事物,或许可以认识一些人。”郑倩(化名)说自己是中等“社牛”(非常外向、开朗的人),与她人合住一间房“刚刚好”,既能有被陪伴感,拉上隐私床帘也有独处的空间。
入住两天后,郑倩(化名)没能认识“新的人”,但她常听见室友打电话,勾勒出了后者的形象,“她一定是很有能力、工作上特别厉害的女孩。”
因为热爱独自旅行,24岁的陈晨(化名)从18岁就开始住青旅,如今,住青旅已经成为他的习惯。
“我不是对住特别挑的人,住青旅主要是为了省钱,也习惯了。”这些年,因为旅行和出差,作为摄影师的陈晨(化名)住过的青旅数不胜数,最多和十几个人共享过房间。
在旅途中,陈晨(化名)认识了不少有意思的人,也遇到过60多岁仍旧来住“青旅”的人。
对于“穷游”,陈晨(化名)有自己的见解,“每个人都有旅行的权利,年轻的时候不出去,可能之后就没有机会了。”
接下来,陈晨(化名)计划去德国慕尼黑,也是住青旅。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陈强(化名)是第二次入住这家青旅,对于他来说,来这儿这更像是“回家”。
今年9月,他来北京找朋友玩,从未住过青旅的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这家店,没想到“还挺喜欢的,环境挺好的,比较温馨。”陈强(化名)说。
对于陈强(化名)来说,这家青旅“像家一样”,温馨又熟悉。“下次我还会来这儿住。”陈强(化名)笑着说。
者行孙青年酒店·三元桥店25岁的董店长表示,相比于酒店,青旅的工作人员多是年轻人,来住宿人的也以年轻人居多,整体的氛围也更加轻松活泼。
但如今,青旅接待的不只是青年。者行孙将接待顾客的年龄限制在了16-50周岁,但董店长表示,青旅并非“不近人情”,在保证顾客安全的情况下,特殊时候也会破格让50岁出头的人入住。
青旅服务的也不只是旅客。董店长说,目前这家青旅入住时间最长顾客的住了2个多月,“离公司近,店里冰箱、洗衣机、微波炉都有,比较方便。”董店长了解这类顾客的切实需求。
目前,这家青旅长住人员和旅客的比例大概为8:2。对于在外打拼的人来说,2个行李箱就能装满所有家当,但青旅已经成为了家。
冰箱里的食物大都贴上了顾客的姓名条,“回来之后在冰箱里拿个吃的,上微波炉一打,往大厅一坐,就感觉和家里一样。”董店长说,她也常体验到“不经意间的小温暖”,收到过顾客送的水果、饮料、鸡蛋,甚至手写的明信片。
对于在青旅工作的意义,董店长直言,“中国这么大,人这么多,我能认识更多的人,看见世界的更多面。”
据北京市文旅局发布的消息,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全市接待游客2.8亿人次,而就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北京共接待游客2159.64万人次,在多个国庆热门旅游目的地榜单上位居榜首。
去哪儿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与去年同期相比,异地来京旅游的总人次增长15%,北京酒店的预订量高于全国大盘,同比去年同期增长65%,平均每间夜的价格为512元,北京酒店的单间夜均价仍然在热门城市中排行第一。
同时,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信息,截至2023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85.8万人。无论是来京旅游,还是在京长住,北京都在接纳大量的人口。
省钱、习惯、新鲜、温馨.....在北京持续“热门”的背景下,人们出于各种考量入住青年旅舍,与他人共享空间。有人来这里找“搭子”,有人喜欢青旅活跃而温馨的“氛围感”,有人则想在异乡找到“归属感”。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入住青年旅舍。一方小小天地,装着天南海北的故事。无论是来北京旅游、工作,还是仅仅是为了方便暂住一宿,青旅都为不同的行人提供了温暖一隅。
记者:蔡雪琴
责编:彭妍
监制:姚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