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而兴 因水而美——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高质量推进现代水网建设纪实

创业   2024-10-20 17:18   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美,因黄河而兴。久享黄河之利,自治区内397公里河水,水田林网、阡陌纵横,饶谷多畜、瓜果丰盈,成就了“塞上江南”的富庶与荣光,赋予了神奇宁夏的多彩与妖娆。


塞上金秋,田野锦绣,瓜果飘香,硕果盈枝,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位农民脸上。“我们种植的水稻亩产近1100斤,较去年有所增加。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宁夏贺兰县立岗镇稻谷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喜上眉梢。



“今年的瓜算是喝上‘甜水’了,长出来的不论是西瓜还是甜瓜,品质都是个顶个好,价格也卖得好。”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关桥乡的村民高兴地说。宁夏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建成通水,黄河水通过四级扬水泵站加压输送,总扬程达590.5米,让旱塬上的12万亩农田喝上了黄河水。


黄河之水在宁夏平原漫延,让干旱少雨的宁夏平原焕发出勃勃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相继实施中南部城乡饮水、银川都市圈城乡供水、三大扬水更新改造、黄河宁夏段二期防洪治理等一系列骨干水网工程,构建了全自治区骨干水网格局。通过实施一系列现代化科学治水、管水措施,自流灌溉的古灌渠焕发新生,宁夏现代化灌区建设踏上新征程。向水筑梦的民生水利工程,不断实现塞上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黄河水来了 乡亲们笑了


梯田里色彩斑斓,水泥院干净整洁,宁夏西吉县吉强镇夏大路村马志清和妻子王阿米拎着水桶来到院前的自来水井旁,打开水龙头接水饮牛。


“去迟了泉水就没了。山泉水杂质多,每次水挑回来都得沉淀,洗菜洗锅剩下的水用来饮牲口。”马志清回忆,夏大路村曾是西吉县有名的缺水村,早期村民用的是山泉水,大家经常深更半夜去挑水。



西吉县地处宁夏中南部干旱带,多年平均年降水量420毫米左右,水资源匮乏一度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农村饮水困难重重,群众靠“人担畜驮”取用沟道泉水或修建土窖收集雨水。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吉县不断聚集各种优质资源要素,形成了“北引黄河水、南调泾河水、用好当地水”的治水方略和格局。2016年10月8日,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成通水,西吉县城乡居民的饮水困难问题得以解决,城乡供水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和产业合作,推动形成山川共济、城乡融合、区域联动的发展局面,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与全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将西吉县接入全自治区骨干水网体系,为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强县富民提供水资源支撑。


“13时49分张家沟水库进水”,“14时49分城西泵站进水”,“16时05分芦子沟蓄水池进水”,随着最后一站巡线组报告芦子沟蓄水池进水的消息,黄河水“跋山涉水”,历经几百公里,于2024年9月5日到达西吉县——固海扩灌扬水更新改造工程西吉供水工程通水成功。


该工程总投资5.6亿元,以固原市原州区何家沟水库为水源,通过两级加压泵站和管道输水至西吉县张家沟水库,最后经西吉县城西支泵站输水至芦子沟蓄水池。工程共新建泵站3座,铺设输水主管线78.714千米,配套各类建筑物671座,可实现年输水1165万立方米。


稳定的水源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46.28万城乡居民的饮水困难问题,特别是农村居民彻底告别“望天水”和苦咸水,喝上了方便卫生的自来水,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历史性跨越。


曾经山河贫瘠、风沙漫天的固原市,缺林少绿、缺水如缺油,被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如今,62个乡镇795个村实现了村村通水,自来水入户率100%;“水上云端”让老百姓吃上了放心水、明白水,固原市在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金凤衔玉带 塞上水网兴

水资源是宁夏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资源。2023年9月27日,在全国第二批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评审会上,宁夏实施方案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宁夏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黄河流域第二个全国省级水网先导区。


2023年11月,宁夏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工程全线通水运行,该工程是全国重点推进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宁夏现代水网体系中的重要骨干供水工程和中南部地区供水的“主动脉”。工程总投资23.66亿元,通水后实现黄河水与泾河水联调联用,能够保障宁夏中卫、吴忠、固原3市6县(区)136万群众饮水安全及产业发展用水需求,对破解宁夏中南部地区缺水瓶颈、巩固清水河流域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扩大有效投资具有重要作用。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与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工程成为宁夏现代水网联网、补网、强链的重要一环。


自治区水利厅抓住全国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契机,规划“一河三山、三纵两横、两域四带”的“金凤衔玉带”现代水网体系,进一步联网、补网、强链,锚定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畅通、调控有序的水网建设目标,以黑山峡水利枢纽为首,黄河干流为脊,银川都市圈等城乡供水工程、青铜峡和固海灌区为翼,陕甘宁革命老区供水等工程为尾,西海固水资源配置工程为玉带,重点实施“1+100+1000”水利工程,全面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畅通、调控有序”的现代水网体系。


近年来,宁夏建设完成银川都市圈城乡供水、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以及青铜峡、固海大型灌区改造等重大骨干供水工程,加快贺兰山东麓灌区供水保障、银川河东地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工程前期工作,织密区、市、县三级水网,全面提升水资源统筹调配、供给保障、战略储备和智慧管控能力,“一干两支、三纵两横”的现代水网格局不断完善清晰。


奔腾的黄河水被抬升数百米,流进了宁夏中部旱田——20多年前,历经波折建成运行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如今正在切实改变着当地群众原本“靠天吃饭”的生活,“生命水脉”加快提档升级,现代化节水技术正切实改变着百姓生活,变革着灌溉方式。


在千年古灌区秦汉渠第一农场渠,水联网级联调联动全渠道控制运行,“在岗”的10个闸门被一个“大脑”操控,按照目标流量指令,每5分钟一次,以毫米级的精确度,不断调整闸门开闭距离,以保证取水流量快速稳定在目标流量附近,实现水量精准配送、减少灌溉弃水、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从2016年开始,宁夏回族自治区引黄灌区开始现代化灌区的更新改造,自流灌区渠道和四大扬黄工程先后进行泵站更新改造项目,以信息化开启了宁夏水利事业“互联网+”的先河,实现了引黄古灌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宁夏先行先试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率先开展数字治水,搭建了“云、网、端、台”智慧水利总体架构,全面实施“互联网+水利”六大行动,推进先行先试数字孪生流域省级试点工作,青铜峡灌区汉延渠灌域和隆德渝河灌区被水利部列为数字孪生灌区试点,全自治区干渠测控一体化率达到52%。


抢抓“黄金期” 拉满“进度条”

国庆期间,长山头渡槽工程现场设置了两个预制场,分别预制槽壳及T形梁,现场灌注桩作业也同步进行,150名作业人员,12台机械稳扎稳打完成每日建设任务。水利工程建设者们用自己双手筑起一节节高大的槽壳,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向祖国母亲献上最诚挚的贺礼。


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项目组青年骨干分片区负责90个施工标段,面对贺兰山东麓近年暴雨洪水常发频发的情况,水利人克服技术攻坚与体能考验的双重挑战,将水利工程“设计图”转化为“实景图”。


今年以来,宁夏水利工程建设中心承担宁夏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工程、红寺堡扬水支干渠支泵站改造工程和沙坡头灌区七星渠灌域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4项新增国债水利项目,概算总投资50.49亿元,下达国债资金32.82亿元,累计到位资金32.82亿元,国债资金全部到位,年度建设任务全部开工。


水库矩阵建设及水雨情、水安全监测项目和宁夏大江大河水文监测系统及国家基本水文测站提档升级工程土建全部完成,当前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工程各片区正抓紧施工,向全年投资目标任务发起冲刺;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建设热火朝天……2024年,宁夏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共65个,涉及5市20县(区),已全部开工建设,落实国债中央资金50.5亿元,完成国债中央资金41.5亿元、完成率82.2%,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自治区水利厅联合自治区发改、财政、金融等部门出台《关于创新水利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撬动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充分利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支持水利相关政策,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综合水利投融资机制;建立“政、银、企”三方合作长效机制,全力争取中央投资差异化支持,通过一般债、专项债、涉农整合等多渠道落实地方投资,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金投入,水利投资渠道有效拓宽,水利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自治区水利投资规模达802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50亿元,地方投资291亿元,市场融资161亿元。


2017年以来,通过特许经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集中开工建设了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中部干旱带中宁喊叫水片区、青铜峡市东部水系连通等17项总投资153亿元的重点工程,涉及供水、防洪、灌溉、生态等多领域,掀起了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


一张现代水网,让岁稔年丰如期而至。踏上新征程,宁夏在治水兴水路上高歌猛进,重塑人水和谐格局,让“天下黄河富宁夏”永惠子孙后代。



工程名片

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工程


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工程是宁夏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工程,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头号工程。工程概算总投资13.89亿元,主要通过加高培厚堤防,实施控导、护岸等河道整治措施,实现黄河宁夏段全境堤防闭合,保障防洪安全。该工程将对34处险工险段进行补强加固,增强控导河势能力,进一步归顺流路,减缓河道摆动;新建防汛道路41.4公里,加高培厚堤防16.3公里,全自治区标准化堤防将达到430公里。工程建成后将为促进沿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黄河生态文化长廊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


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是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的重大防洪工程,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20个重大项目之一。工程估算总投资42.0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加固导洪堤86处133公里,治理泄洪排洪沟道95条502公里,新建改造拦洪库24座,构建防洪“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系统等。项目分年度实施,其中2024年度第一批建设项目分卫宁、青铜峡、银川、石嘴山4个片区,新建加固导洪堤7条,除险加固拦洪库10座,改造滞洪区5处,治理泄洪沟38条,排水沟19条,建成后可实现贺兰山沿线防洪工程全覆盖。


七星渠灌域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


沙坡头灌区七星渠灌域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主要在现有工程基础上,对沙坡头灌区七星渠、高干渠骨干灌排工程进行提升改造,消除病险隐患,完善量测水设施和自动化设备,提高灌区供水保障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砌护改造渠道70.3公里,其中七星渠50.9公里,高干渠19.4公里;改造建筑物328座,其中七星渠237座,高干渠91座。黄河泵站工程包括改造主、副厂房,维修改造主厂房747平方米,翻建副厂房447平方米;改造技术供水系统,建设蓄水池1座,翻建加压泵站1座;维修改造出水渡槽1座、出水塔1座。建设渠道巡护路48.8公里,其中七星渠29.4公里,高干渠19.4公里。工程概算总投资9.23亿元。


红寺堡扬水支干渠支泵站改造工程


红寺堡扬水支干渠支泵站改造工程主要对红寺堡扬水支线泵站和渠道进行更新改造,消除病险隐患,配套完善信息化设施设备,提高灌区供水保障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工程对于改善项目区灌溉条件、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意义。建设内容包括泵站工程重建泵站3座,主要建设泵站主副厂房、进出水建筑物、压力管道等;更新改造泵站2座,主要维修主厂房、翻建副厂房及进出水建筑物,更换压力管道等;泵站相应更新配套水泵、电机等设备,改造基础设施等;砌护支干渠12.9公里、支渠44.6公里,重建及改造渠道建筑物199座,配套信息自动化系统;渠道沿线高边坡整治0.93公里,新建及加固防洪堤1.25公里。工程概算总投资6.23亿元。


来源|中国水利报


固原水务
固原市水务局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