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购买推荐-2024Q2更新

文摘   2024-06-04 14:39   河北  

转眼半年过去,又到618购物节,SSD购买推荐再被催更,PCEVA评测室小编这就来做下分析,同时也分享一些选购思路。相比去年双11的价格谷底,2024年以来SSD的价格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之中,但对于刚需用户来说618还是有一定程度优惠,是一个出手的时机。


本文先从产业角度简单回顾这半年发展情况,之后给大家介绍我们制作的一个SSD性能查询系统,相信会给大家提供参考方便选购。


闪存/SSD半年回头看


3D闪存进入2yy层堆叠时代:

最近几年闪存的发展在逐步放缓。下图是TechInsights在今年第一季度更新的3D NAND闪存技术路线图:

今年4月份,三星宣布第九代V-NAND闪存量产,但堆叠层数仅仅从第八代V-NAND的236层提高到280层,同时将闪存接口速度从2400MT/s升级至3200MT/s。


不止一家闪存原厂会选择在200层级推出第二个工艺节点,也就是2yy层堆叠。据TechInsights报道,铠侠/西数将在218层堆叠的BiCS8之后推出284层堆叠的后续版本。此外,在今年的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上,美光介绍了他们在2yy层堆叠3D QLC闪存上取得的进展:写入带宽提升至300MB/s。据悉长江存储也小幅升级了闪存,整体性能又有所提升,具体信息会在不久后公布。


PCIe 4.0 DRAMLess方案成SSD主流:

从应用角度来说,消费级固态硬盘的性能已经能满足需求,因此近半年来市售产品的主要升级是提升性价比,可以看到主流层面以无独立缓存(DRAMLess)方案为主。随着闪存接口速率的提升,四通道DRAMLess方案的顺序读写速度可以做到和8通道旗舰级相同的水平,但价格更低,并且功耗表现更适合笔记本加装,确实是消费级的首选。比如下面这些新品:


致态4TB版TiPlus7100/Ti600:

长江存储致态在去年12月8日推出了TiPlus7100和Ti600两款型号的4TB版本,除了容量翻倍之外还带来了诸多提升:主控固件升级支持NVMe 2.0协议、产品标签升级增强散热能力。在实现4TB超大容量的同时,这两款产品依然保持了单面PCB设计,为笔记本用户加装提供了充分的便利。在容量翻倍的同时,TiPlus7100 4TB还展现出了超强的性能,缓外写入能力达到2610MB/s,能够满足写入压力更高的使用需求。

Ti600是致态推出的首款“满速”PCIe 4.0 QLC SSD,即读取速度跑满PCIe 4.0 x4接口带宽,在Ti600之前还没有哪一款采用QLC闪存的消费级SSD能够做到这一点。定位入门级的Ti600同样提供了4TB超大容量选项,满足海量数据存储需求。Ti600读取性能很强,作为读取盘使用非常合适,这一点可参考我们之前做的QLC SSD横评。如果手头拮据又有大容量数据读取需求,可以考虑这款产品。


铠侠SD10:

铠侠SD10是铠侠推出的首款DRAMLess方案NVMe SSD,同时也标志着铠侠的主流级EXCERIA PLUS极至光速系列正式进入PCIe 4.0时代。

SD10和高端SE10一样使用了112层堆叠的铠侠BiCS5闪存,但受闪存接口速度所限,顺序读取仅有5000MB/s,并且缓外写入速度一般。作为中端产品,铠侠SD10没有惊艳的性能,但铠侠采用了比较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TLC闪存颗粒在同价位产品中也是一个加分项。


三星990 EVO:

990 EVO被玩家戏称为三星 “违背祖宗的决定”。自2011年推出三星830以来,几乎每一款三星消费级SSD的读取速度都能跑满其接口上限(三星950 PRO除外),直到990 EVO打破这一惯例。三星990 EVO可在PCIe 4.0 x4和PCIe 5.0 x2两种模式间自适应调整,不过5000 MB/s的顺序读取速度未能用满任意一种接口的带宽。

三星在990 EVO上使用了名为V6 Prime的133层堆叠3D TLC闪存,它不同于990 PRO中正在使用的V8 236层闪存(2 deck结构),而是应用了1 deck架构的133层堆叠设计,并且没有使用COP技术(cell on peripheral),应该会在制造成本上更有优势。


希捷酷鱼530 SSD:

希捷在今年4月推出了酷鱼(BarraCuda)530 PCIe 4.0 SSD。由于希捷特立独行的命名方式,很多玩家可能会将它同定位更高的酷玩(FireCuda)530混淆。酷鱼530使用的群联PS5027-E27T属于四通道主流级DRAMLess主控,类似于联芸MAP1602搭配长江存储2400MT/s闪存的方案,能够实现PCIe 4.0接口下的满速读取。

上面简单介绍了近半年来的产业发展情况,但可能还是无法直接的回答:到底买什么呢?固态硬盘虽然很小,但指标却不少,有些性能又没有官方标称,只能翻评测。说实话,小编自己查资料的时候也觉得很繁琐。为了让大家能更快速了解各种SSD的性能特性,我们制作了一个SSD性能查询系统。以下介绍如何通过这个系统来了解产品。


SSD全盘性能查询

这个SSD全盘性能查询系统现在已经向公众开放。


目前查询系统有两个测试项目,分别是顺序写入和4K随机写入。相比轻松跑满接口带宽的读取速度,写入是当前消费级SSD的主要性能瓶颈。虽然SLC缓存可以起到应对爆发写入的作用,但闪存自身写入性能(也就是SSD缓外直写速度)依然影响到SLC缓存的释放效率,而混合读写正是制约SSD性能的关键因素。


提升写入带宽一直是闪存和SSD的发展方向,但相对来说写入越强的闪存成本也就越高。比如说铠侠的BiCS5 3D TLC闪存就包括了多种类型:高性能的类型采用512Gb die,4平面设计,而成本优化的类型则采用1Gb die,2平面设计,写入性能上的差距很大。推荐选择原厂SSD的一个原因就是闪存方案相对固定,即便有半路更换闪存的事件发生(如西数SN550),不仅性能变化更容易被发现,厂商也会在海量用户的压力之下做出妥协(承诺提高透明度,在需要时引入新的型号名称等等)。


下图是三款主流级PCIe 4.0 SSD的顺序写入性能对照。折线图中可以看到在1800秒(半小时)写入过程中,每个SSD都大致呈现出4个性能阶段,分别是高速写入(SLC缓存内)、中速写入(TLC直写)、低速整理(边释放缓存边写入),最后回到中速写入(TLC直写)。通过对比很明显可以看到致态TiPlus7100 2TB拥有远超竞争对手的写入性能。结合他们在电商平台上的定价,就很容易找到性价比最优的选择了。


至于4K随机写入,主要是看末段稳定态的表现,除了平均IOPS越高越好之外,点越集中越好(代表性能一致性更优)。这个测试是在前一阶段顺序写入完成后进行的,此时SSD为全满状态,家用条件下是不会遇到如此极端情形的。

根据我们的经验,考察这两个写入的测试项目,能帮助了解固态硬盘的标称性能所无法体现的部分。其他方面,比如温控策略、电源管理兼容性等,由于跟平台强关联,在这个系统里就不做展现,但提供了评测链接可查阅详情。


性能排行榜与选购思路

以上的性能查询方法,相信对常看固态评测的玩家会有所帮助。但对于更多的用户,可能还是显得太复杂了。那么这个查询系统还提供了性能排行榜,用统一的得分来展现不同产品的性能差距。算法很简单,选用500秒(9分20s)与1500秒(25分钟)写入两种测试状况进行展现。如果你有这样长时间的写入应用需求,可以据此性能测试数据做产品选择。如果仅仅是1、2分钟,则只需要看标称性能即可。


大家可以通过这个排行榜找到自己想选择的若干型号,再去电商平台进行比价,相信能更快做出决定。


比如,1T容量中三星980Pro性能得分最好,但再看看价格,它比顺序写入第二名的致钛TiPlus7100要贵200多元。在办公和游戏应用体验方面,其实两者几乎没有区别,那么我们认为优先选择致态Tiplus7100。对于随机存取数据量特别大的应用环境,则优先考虑配备DRAM缓存的旗舰级产品,就不能在意成本了。如果你关注其他型号,也可以用此思路自行进行分析。


在品牌的选择上,PCEVA建议优先选择原厂品牌。当前SSD的质保期普遍达到5年,超过了其他电脑主要部件。虽然SSD现在相比过去更成熟,但市场整合变化依然常见,比如英特尔为了聚焦主业,将闪存和SSD业务打包出售给了SK海力士;浦科特品牌在今年初被铠侠并入。但之前购买这两个品牌的用户却不用担心售后问题,由接收方负责且跟之前保持一致。中小品牌可能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最后还是要强调的是,不管选择何种SSD,重要数据都要多做备份,没有不会坏的存储产品。

PCEVA评测室
带你掌握真正的电脑知识,过滤虚假冗余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