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懂啊!
春节档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上映后,全网吵得比华山论剑还热闹。
粉丝忙着甩锅导演、骂编剧、撕选角,
甚至有人翻出二十年前的老黄历:“这剧本明明和83版差不多啊!”
停——!
都2024年了,怎么还有人搞不懂“时代的眼泪”有多汹涌?
要我说,这电影最大的错就三字:太老实
老实到把东方美学的原浆直接端上桌,结果年轻人喝惯了加冰可乐兑威士忌,一口下去全破防:“这啥啊?”
1.
电影里郭靖黄蓉在竹林里对招,导演愣是给了三分钟慢镜头——风过竹梢,衣袂翻飞,一个转身能拍出十八层意境。
当代观众(疯狂挠头):“打啊!倒是打啊!隔壁《速度与激情》都撞烂十辆车了!”
这波属于东方留白 VS 西方直给的史诗级惨案。
武侠的浪漫本是“点到为止”,高手过招靠眼神杀人,但如今观众早被漫威特效腌入味了,没个360度旋转爆炸+慢动作喷血,都嫌不够“值回票价”。
网友辣评:“导演是不是以为我们人均会背《道德经》?”
......
2.
再说电影里黄药师吹个箫,镜头从月亮摇到海面再摇到他眼角皱纹,足足二十秒。
00后观众(瞳孔地震):“这段能掐了换BGM吗?我抖音连刷十条都比这有信息量!”
当代年轻人的耐心,已经被短视频驯化成“三秒定律”——三秒无爆点,手指就划走。
而东方美学偏偏是反算法的:
招式要藏七分露三分(观众:急死我了你倒是露啊!)
爱情要借伞借笛借桃花(观众:亲啊!按头啊!)
反派死于话多其实是哲学(观众:这届BOSS不行!)
导演委屈巴巴:“这可是金庸原著精神!”
观众邪魅一笑:“原著很好,下次别原了。”
...
3.
最扎心的真相来了——
这届观众早被“文化汇率”搞崩心态了。
看漫威,你知道1块钱特效能换3份爽感;
看好莱坞,你知道1句台词能挖5个彩蛋。
但看《射雕》呢?
“降龙十八掌气势如虹”(内心OS:这特效不如游戏CG)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内心OS:道理我都懂,但能来点黑深残吗?)
当“侠义”变成奢侈品,年轻人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发疯文学”。
有网友锐评:“郭靖放在今天就是个不会蹭热度的糊咖——武功再高,不如会跳科目三!”
...
4.
原著党拼命解释:“东邪西毒的打斗本来就有禅意!”
00后反手甩图:“看看人家《蜘蛛侠》平行宇宙的禅意——人家打斗时连毛孔都在蹦迪!”
残酷吗?
更残酷的是,东方美学的“呼吸感”正在变成时代代沟。
我们爹妈看《卧虎藏龙》觉得美到窒息,我们看《卧虎藏龙》…在等章子怡和周润发什么时候亲上。(并没有)
导演徐克早看透一切:“现在拍武侠,得往人身上装弹簧,往天上撒金粉,不然观众说你在拍《走近科学》。”
......
5.
说句公道话,《射雕》电影放在2004年,说不定能混个“武侠复兴领袖”当当。
毕竟那时候我们还会为杨过摘面具等足五秒,还会被李慕白站在竹梢上的背影戳中DNA。
但2024年的观众?他们连等外卖超时三分钟都要怒写小作文!
所以真别骂剧组了,要骂就骂这个“连深情都要开倍速”的时代吧。
最后送上一句郭大侠的至理名言改编版:
“江湖路远,诸君慢走——走太快了,小心错过路边偷偷开花的东方美学啊!”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