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施秉名片】龙明开:逆境中的担当者 以爱心与行动书写文化传承新篇章

政务   2024-11-04 21:12   贵州  
在双井镇双井村凉伞一组,有一位名叫龙明开的村民,他不仅是双井镇独木龙舟展示馆的馆长,更是这片土地上“担当作为”的鲜活注脚,用自己的故事书写着责任与奉献的华章。

自强不息逆境中绽放的光芒



龙明开的童年,是贫瘠与坚韧交织的画卷。家境的贫寒如同厚重的阴霾,笼罩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父亲的早逝更是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母亲残疾的身躯承载着生活的重压。然而,正是这样的逆境,铸就了他不屈不挠的性格。1998年,初中毕业的龙明开,带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和对改变命运的渴望,踏上了外出务工的征途。那些年,他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留下了汗水与足迹,从建筑工地到工厂流水线,每一份工作都让他深刻体会到知识匮乏的无奈与辛酸。这份经历,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在他心中刻下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

2001年,当大多数人还在为生计奔波时,龙明开毅然决定返乡,他用自己微薄的3000元积蓄,踏上了前往贵阳的求学之路。电脑培训班的日子,是他人生中最艰难也最充实的时光。夜晚,他借着昏黄的灯光复习功课;白天,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的养分。这份坚持,让他在两年后顺利结业,并凭借新学的技能,再次南下,从一名普通的一线员工逐步晋升为部门主管,直至公司高管。他的故事,如同一曲自强不息的赞歌,激励着每一个在逆境中挣扎的人。

乐善好施,爱心传递的使者



成功没有让龙明开忘记初心,反而让他更加懂得回馈社会。2005年,他转身投入民族文化产业,成为上海一家服装公司的服装刺绣设计师兼高管。在这个平台上,他不仅展现了自己的艺术才华,更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慈善领域。他深知,教育是改变贫困面貌的根本途径,于是,他携手国内外众多爱心人士,在黔东南的崇山峻岭间,开展了一场场温暖人心的慈善活动。从捐赠物资到建立助学基金,从走访贫困家庭到举办“傣靓”活动,他的足迹遍布黔东南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傣靓”活动,六年来,它不仅点燃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更在凉伞村乃至整个黔东南地区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让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走出大山,拥抱更广阔的世界。

不畏困难,文化传承的守护



2017年,龙明开带着对家乡的深情厚谊,毅然决定回乡。当他得知凉伞苗寨曾有过辉煌的独木龙舟历史时,心中那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畏被瞬间点燃。面对龙舟失传的遗憾,他没有选择沉默,而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恢复独木龙舟的艰难征程。资金短缺、技术难题、人力不足……每一个难题都像一座座大山横亘在他面前,但他没有退缩。他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社会资源,四处奔波,最终获得了马来西亚两家慈善公司的慷慨资助。在全村百姓的共同努力下,一艘崭新的独木龙舟在凉伞村重获新生,并成功举办了盛大的“凉伞独木龙舟世纪回归下江仪式”。那一刻,凉伞村沸腾了,清水江两岸的苗族同胞为之动容,龙明开的名字也因此深深烙印在了人们的心中。

默默奉献,做时代责任的担当者



龙明开的故事,远不止于此。他深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更多的平台和机会。于是,他与中国三苗网负责人、中国社科院石茂明博士携手,共同成立了北京三苗网凉伞刺绣基地,为苗族刺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龙明开,一个普通的名字,却在施秉这片热土上书写了不凡的篇章。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什么是奉献与爱心。他就像那薹米虽小,却敢于学牡丹开,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更多的人为这个时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龙明开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不平凡的力量,更看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风貌。




来        源:县创建办
编        辑:杨   静
一        审:杨   静
二        审:李   炜
三        审:刘   敏
核        发:杨   旭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施秉县扫黑除恶举报电话

 县扫黑办:0855-4221154

县公安局:0855-4223110



重拳出击,扫黑除恶

施秉新闻
施秉县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施秉新闻是施秉时政要闻、民生热点、生活资讯的汇集平台,追求准确、及时、权威。讲好施秉故事,传播施秉声音,树立施秉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