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韵京澜 艺海扬帆丨“‘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文艺行项目 “大团小团手拉手”专场汇报演出成功举办

文摘   2024-12-23 17:00   北京  

12月20日晚,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指导,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北京京剧院承办的“‘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文艺行项目“大团小团手拉手”专场汇报演出在长安大戏院隆重举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际,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马文,北京京剧院院长秦艳,北京交响乐团书记田文松,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秦新春等领导到场观演。文艺行项目各承办单位领导、相关演出院团、院校领导及高校近600位师生观看演出。


文韵京澜 艺海扬帆

“‘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文艺行项目

“大团小团手拉手”专场汇报演出现场


“‘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是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新人培育、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首都高校人才培养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双向互动、相互赋能而推出的行动计划,全面推进信仰行、红色行、古都行、文艺行、志愿行、园区行、书香行7项机制、25个项目、65项具体实践活动。文艺行作为行动计划主要内容之一,由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统筹,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演艺集团及下属院团、北京京剧院、北京交响乐团、北方昆曲剧院等院团积极参与,依托“演艺之都”建设的有力契机,整合优势资源、释放聚合效应,深入推进市属文艺院团与首都高校双促进双提升。

截至目前,文艺行工作围绕“戏聚高校 佳作有约——精品演出进高校”“大团小团手拉手——市属文艺院团与首都高校艺术社团结对共建”“金刺猬大学生戏剧季”暨“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展演”项目共开展活动近200场,覆盖师生近5万余人。

在精品演出进高校方面,以“送进去”和“走出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精品演出活动90余场,惠及高校师生3万余人。北京京剧院走进清华大学演出京剧《锁麟囊》,北方昆曲剧院走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演出折子戏《惊梦》《火判》《小宴》《水斗》,中国杂技团走进北京建筑大学演出杂技《杂技魅影》。此外,北京保利剧院邀请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0所高校近千余名师生走进北京保利剧院欣赏音乐会《灵动与辉煌——沈恬逸与他的朋友们单簧管音乐会》,开心麻花邀请北京联合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约300位师生走进世纪剧院观看音乐剧《觉醒年代》。

主持人:尚 远 柏璐瑶

北京广播电视台


在结对共建方面,发挥市属文艺院团创、排、演优势,通过艺术指导等方式提升高校社团的艺术水平和舞台实践能力。结对以来,9家院团与17所高校开展开放排练、文艺座谈、艺术讲座、展览观摩、创作分享会、戏剧观摩等交流活动共计90余场,覆盖师生近2万余人。北京交响乐团和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结对,举办9次大师课培训、排练活动,457人次学生参与;北京儿童艺术剧院与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结对,开展11场戏剧观摩、艺术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高校艺术教育发展。

2024年,在“精品演出进高校”“大团小团手拉手”的基础上,创新开展“金刺猬大学生戏剧季”暨“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展演”。组织包括北京大学的音乐剧《大钊先生》、北京物资学院的舞剧《运》、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会《和声共声——中国民族室内乐集萃音乐会》等在内的十余部首都校园原创文化精品上演。积极组织大学生戏剧论坛,邀请了由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二度梅花奖获得者王卫国、国家一级编剧林蔚然等行业专家讲授公益戏剧课,组织公益参观、观剧、剧本朗读、剧社交流等多种戏剧文化活动10余场,30余所高校积极参与,惠及师生1500余人。

经过一系列有力有效的结对共建活动,该项目成果陆续形成。9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进行艺术指导、首都师范大学学生演出的《天之骄子》、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演出的原创剧目《陕北公学》分别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北京艺术中心上演,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2月20日,文韵京澜 艺海扬帆——“‘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文艺行项目“大团小团手拉手”专场汇报演出也如期举办。

此次汇报演出由北京京剧院牵头组织,包括北京歌剧舞剧院、北京曲艺团在内的8家院团教学指导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4所高校联合献演,展示一年来市属文艺院团与首都高校艺术社团结对共建的丰硕成果。演出现场,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演奏的交响乐《人民万岁》《歌唱北京》气势磅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表演的山东快书《武松赶会》和中央民族大学表演的相声《夸住宅》,颇有专业风范;京剧《鱼肠剑》《天女散花》《西施》《贵妃醉酒》和昆曲《绣襦记》《长生殿》选段,分别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学生用青春的灵动演绎戏曲的厚重,激活了青年一代的传统艺术基因。此外,还有当代舞、古典舞、北京曲剧、阿卡贝拉、民族室内乐等精彩节目,演出各具特色,令人目不暇接。特别为本次晚会创作的原创歌曲《光耀东方》由全体参演高校学生演唱,充分展示了高校学子良好的艺术素养和精神风貌,演出现场气氛热烈,掌声和欢呼声不断。晚会由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出监督高云霄任导演,国家一级演出监督胡军、优秀青年演出监督徐帅帅共同任舞台监督。


节目一:交响乐《人民万岁》

节目二:交响乐《歌唱北京》


指  挥:张冰冰(特邀)

演出团体: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

配合院团:北京交响乐团

指导单位:北京交响乐团


节目三:山东快书《武松赶会》


演出团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曲艺团

表演者:赵景煜 秦永超(特邀)

指导单位:北京曲艺团


节目四:相声《夸住宅》


演出团体:中央民族大学雅乐轩相声社

表演者:彭雨馨 刘利强(特邀)

指导单位:北京曲艺团


节目五:昆曲《绣襦记·打子》

“折桂令”选段


指导老师:曹文震

演出团体:清华大学京昆协会

表演者:李沛洋 李百川

配合院团:北方昆曲剧院

指导单位:北方昆曲剧院


节目六:昆曲《长生殿·小宴》

“泣颜回”选段


指导老师:顾卫英 邵  峥

演出团体:北京大学京昆社

表演者:宫  凯 丁嘉麟 谢雨澄 王蕙文(特邀)

配合院团:北方昆曲剧院

指导单位:北方昆曲剧院


节目七:当代舞《远山不远》


指导老师:孟玲羽 杨青萌

排练指导:徐岁寒

演出团体:北京理工大学校舞蹈团

裴可冰 詹凌涛 王喆仕 关显艾 类采馨

刘丁菏 郜佳怡 张子菡 冯竞仪 陈星宇

周煜冰 漆妍珠 崔艺译 宋豫双 游奕佳

应   月 刘家汝 李彦希 贾婷文 林梓谦

程子坤 焦禹博

指导单位:北京歌剧舞剧院


节目八:古典舞《水墨吟》


指导老师:黄   勇 王   珊

排练指导:徐岁寒 郑   琪 王艺璇

演出团体: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海棠之花”大学生艺术团

李思语 杨   铭 冯馨乐 王舒阳 郑童窈

周钰清 周   佳 丁清卿 单世宁 田昕瑶

鹿苗苗 黄鼐慧 杨   洁 张瑞希

指导单位:北京歌剧舞剧院


节目九:古典舞《玉盏忆影》


指导老师:胡淮北

编   导:王雅雪

演出团体:北京舞蹈学院

表演者:何雨薇

指导单位:北京歌剧舞剧院


节目十:北京曲剧《烟壶》二场


指导老师:李永德 王子葳

舞台监督:滕金辰

演出团体: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话剧团

表演者:郝福林 费   楠 兰毅睿 周一鸣 何雨珩

指导单位:北京市曲剧团


节目十一:北京曲剧《正红旗下》

“洗三”选段


指导老师:王   玉 翟亚龙

舞台监督:滕金辰

演出团体:中央民族大学大学生艺术团

李子源 张怡然 晋泽浩 任惠琳

唐冰洁 张才金 张云杉 金昭廷

指导单位:北京市曲剧团


节目十二:阿卡贝拉

《Disney Movie Medley》


指导老师:陈梓豪 王雪薇

演出团体:中国音乐学院阿卡贝拉社团

王梓萌 孙梓月 刘金星 何梓瑄 李俊颉

应海川 王思齐 汤毅宸 张冰诺 尹琦证

王美十 张赫远 韩俊一

指导单位:北京儿童艺术剧院


节目十三:民族室内乐《山语幻》《敦煌》


指 挥:刘心悦

演出团体: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民乐队

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民族室内乐团

北京外国语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民乐团

盛家豪 陈琳洁 王   薇 尤佳钰

张宜聪 危   晶 张国言 王一帆

何佳慧 任碧航 郑玮璐 唐   意

王一禾 杜雪萌 胡竞予 刘   慧

金东尧 李丽妍 潘姝杰 朱博雅

康佳宁 王宇沛 乔润霖 千   山

指导单位:北京民族乐团


节目十四:京剧《鱼肠剑》选段


指导老师:谭筱羽

舞台监督:胡   军 徐帅帅

演出团体: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京剧队

表演者:陈曦竹 刘涵钊 林基君

配合院团:北京京剧院

指导单位:北京京剧院


节目十五:京剧“梅韵芳华”

梅派代表剧目联唱


指导老师:谭茗心 刘烁宇

舞台监督:胡 军 徐帅帅

首都师范大学指导教师:王 洵 郭 政 曹佰媚

演出团体: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艺术团京剧社

首都师范大学书林雅韵京剧团

《天女散花》

表演者:王馨艺

《西施·泛舟五湖》选段

表演者:肖   冉 刘孟千一 侯晶朔

《贵妃醉酒》选段

表演者:李 喆

配合院团:北京京剧院

指导单位:北京京剧院


节目十六:原创歌曲《光耀东方》


作 词:孙国毅

作 曲:乔 欣

领   唱:

京剧 谭筱羽 谭茗心(北京京剧院)

昆曲 刘志霞(北方昆曲剧院)

曲剧 李永德(北京曲剧团)李乾阳(北京科技大学)

流行 陈梓豪(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孙梓月(中国音乐学院)

合   唱:全体演员


“‘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文艺行项目旨在推动“大戏看北京”有关工作与高校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协同互动,丰富高校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让更多高校大学生共享首都文化建设成果。发挥高校文化资源优势和专业特长,引导高校师生积极参与全市精品创作,共同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增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功能作用。

2024年文艺行项目呈现以下亮点:一是活动形式更加创新。市文化和旅游局创新工作机制,联合市委教育工委、市文联、朝阳区人民政府,创新开展“金刺猬大学生戏剧季”暨“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展演”项目,为高校社团高质量剧目提供展示平台。同时,组织开展“艺术+思政”活动。联合中国音乐学院,充分发挥其音乐专业优势,寓教于“演”,以“乐”化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行发力。二是演出内容更加丰富。精品演出进高校活动涵盖话剧、京剧、昆曲、交响乐、音乐剧等多种艺术类型,而且涵盖多种题材,既有经典剧目,又有体现京味儿文化和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还有口碑爆款作品。三是覆盖范围扩大。2024年“文艺行”项目参与高校由去年的16所拓展至26所,覆盖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等不同学科。参与演出院团也在北京市曲剧团、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等国有文艺单位积极作为基础上,增加繁星戏剧村、凌空评剧团等多家民营艺术表演团体,为高校师生带来更多内容丰富的艺术作品。院校结对共建增多。全年共有9家院团与17所高校结对27校次,为高校提供更加丰富的演艺资源。

参与学生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对“文艺行”进校园精品演出剧目的满意度达98.58%,对于活动的支持率为98.93%,98.57%的同学反馈“如果未来再次举办这样的活动,还会来参加”;针对“大团小团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北京师范大学民乐团学生刘羽菲同学参与北京民族乐团排练后表示:“指挥的每一个动作都那么富有感染力,既专业又亲切,让我对每次排练都充满了期待。”


演出花絮


未来,“‘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文艺行项目将持续发挥市属文艺院团创、排、演优势,与高校加强有效沟通衔接,以灵活多样、科学专业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优质艺术滋养和培训指导,将更丰富的优质文艺演出送进高校,为高校学子提供观演机会,使更多高校学子切实参与到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演艺之都”建设中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贡献青春力量。


演出谢幕


转载出处:北京京剧院

北京市曲剧团
北京市曲剧团官方微信平台。北京曲剧相关报道及优惠信息。欢迎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