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八省联考的试卷结构及试题特点,多少会透露出2025年高考的命题趋势。
不管你考得怎么样,从这次考试中抓住命题变化,弥补自己的复习漏洞,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命题变化值得我们注意?一轮复习怎么高效收尾?二轮复习如何调整备考方向?
试题变化
阅读选材出现新组合
信息类文本阅读选材文体出现新的组合形式一——“论述文+科普说明文”
考查语法知识
第18题以“帚星”得名的方式考查语法知识(构词法),这是一种新的考查方式。
考查字形
第19题要求学生在给出的一段文字材料中,找出两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这是语文教育‘强基固本’理念在试卷命题工作中的体现,同时也是汉字特点和汉字应用现状的必要要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教授)
考查微写作
第22题要求学生以“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的身份写一段自我介绍。
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的语言运用实践。一方面,学生需要有效筛选关键信息,并做适当整合,另一方面又要适应目的、对象、场合的需要,准确得体介绍。如果分值再提高,字数要求再增加,即为对微写作的考查要求了,应予以高度重视。
备考建议
1.全面回顾基础知识,回归课本,强化语法知识的运用,积累重点字、词,规范书写汉字。
2.扩大阅读范围:可适当阅读一些科普类、时事评论、艺术理论、政论性、访谈、演讲稿、专著导言等文章,提升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能力。
3.在平时的阅读中,养成圈画阅读核心的习惯,强化阅读题做题思维。
4.增加文言文阅读量,拓展中国传统文化相关阅读内容。
5.多关注国家时政热点,注重作文素材的日常积累。
试题变化
第11题涉及拓扑知识
第11题最为严谨的解法需要用到超纲的Jones多项式。
这题有点像2023年新I卷的T12——严谨证明困难,直观感受容易——这也是未来高考的一个趋势。
大题的变化
1.大题升级为3问模式,题量显著增加。每道题的分值虽与2024年高考持平,但拆分为3问后,得分点划分得更细,对基础稍弱及中等水平的学生尤为有利。
2.第19题告别新定义题型,取而代之的是立体几何题,解析几何移至倒数第二,导数则退居末尾。
这份试卷传递的信息明确:压轴题不再局限于新定义或导数,立体几何同样可以“扛起压轴大任”,任何常考章节的知识都可能成为压轴题,任一知识点都可能灵活出现在试卷的任何位置。
备考建议
1.本次试卷基础题接近90分,占据全卷的60%。大多数直接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不乏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素材。全面打牢基础知识,是重中之重。
2.含参函数的讨论、导数中含参的分类讨论、外接球的核心关系等中等题,通过规范训练可以掌握规律,所以,注重核心题型的积累,关注历年高考题的经典考法是达到120分的关键。
3.教育部在2024年就已明确,各章节均有可能涉及重难点的考查,所以备考时,不能留有知识和技能的短板,压轴题的来源和背景将越来越广泛。
试题变化
1.语篇类型多样化,七选五首次采用广告类说明文;
2.话题创新,C篇采用新话题——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
3.完形叙述视角更加灵活,以第一人称讲述第三人称的故事;
4.设题更加灵活,词义猜测题采用新形式。
备考建议
1.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语篇,熟悉各类语篇的结构特点、语言风格和常见表达方式。
2.关注和阅读时代发展和社会热点的各种新话题,拓宽知识面,并积累相关话题的词汇和表达。
3.练习从不同视角去解读和理解语篇内容,提高对叙述视角变化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
综合来看,无论哪个学科,最最重要的还是夯实基础!学透教材!
对2025届高三生来说,接下来重要的事,是对一轮复习高效收尾,制定二轮复习规划,让你的复习效率最大化!
梳理知识框架,查找盲点
一轮复习老师带着我们把全部知识过了一遍,但是内容多、进度快,很容易导致所有知识一团乱麻。
所以在一轮复习收尾的时候,必须梳理好所有知识的框架,也就是知识树or知识网络,把零散的知识点串成有逻辑的网络。
语文:重新整理课本中的知识点,比如文言文常考虚词、古诗默写重点句子、各类阅读题的解题方法等,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图。
数学:把所有章节的公式、定理、题型分类整理,比如函数、数列、概率这些重点模块,确保知道每一类题目的解题套路。
英语:总结3500单词的难点词组,梳理常考语法结构,同时归纳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高频陷阱。
其他学科:用思维导图串联知识点,比如物理的力学、电学等,确保主线清晰。可以直接在记本上,画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图(也就是思维导图),快速找到盲点。
自我评估:找漏洞、定方向
一轮复习最常出现的状况是:看起来什么都学了,但其实漏洞很多。这个时候,你需要一场全面的自我评估:
查漏补缺:哪些知识点还没掌握?
①回翻错题本,看看哪些题目还在反复出错,这些就是你没掌握牢的部分。
②拿出老师讲评过的八省联考卷,分析丢分原因,标记还模棱两可的知识点。
明确短板:哪些科目需要重点提升?
把八省联考试卷拿出来,用估出的分数算一下,没达到科目总分60%的,就是你二轮复习要攻克的重点科目!
不要习惯性对优势学科火力全开,逃避弱势学科。薄弱学科,才是你快速提分的关键。
总结经验教训,优化复习方法
一轮复习中,可能你已经尝试过了很多学习方法,此时需要回顾,哪些方法真的有效?哪些方法实际反而浪费了时间?
把成功的经验留到二轮复习中,把低效的方式果断舍弃。
二轮复习中,考试或平日的套卷练习会明显增多。
一开始可能会出现成绩倒挂,让基础好的、不好的都经历一轮心态大爆炸。
因为做题能力≠考高分的能力。
考试和套卷训练增多,会帮助你将“做题的能力”往“考试的能力”转化。
二轮复习的目标很明确:专项突破,强化能力,攻克难点。
短板优先
根据一轮复习的评估结果,优先分配时间给薄弱科目和知识点,争取把短板科目提高到中等水平。
对于优势科目,只需要少量时间进行巩固,确保能稳住原有的得分水平即可。
抓住高频考点
二轮复习需要有的放矢,避免“雨露均沾”式的复习,我们要做的也是抓住高频考点,一遍又一遍的强化。
说明: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汇总,版权归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感谢原作者的付出,分享为公益,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发请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