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2024年9月,桑宝拉格苏木巴彦乌拉嘎查党支部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这一荣誉背后是无数的付出与坚守。“红书包”宣讲队用多样方式讲述民族团结故事,专业服务队将服务送到每家每户,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民族工作扎实落地。同时,嘎查紧跟时代,发展合作社、文创产业,拓展销售渠道,让“红书包”成为发展新动能。苏尼特右旗融媒体中心推出系列报道,带您走进巴彦乌拉嘎查,领略这里民族团结的动人画卷。
抚今追昔,历史的车轮总会在字里行间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故事的发展也在响应一个时代的风起云涌,苏尼特右旗草原大地上“红书包”的绚烂星火已经绵延了半个多世纪。进入新时代,“红书包”里扩充了服务内容,形成了“送学、送医、送智、送法、送技、送暖、送策、送艺、创收”的“八送一创”工作模式,红书包所在的巴彦乌拉嘎查不仅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并被授予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荣誉称号!
说起“红书包”,人们并不陌生。2023年1月12日,《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刊发《“爱民助民,‘红书包’装满希望”》稿件,报道出了苏尼特右旗人民武装部“红书包”志愿服务队延续送学助民传统、更好地发挥和拓展“红书包”作用的事迹后,各级媒体相继跟进,掀起一股“红书包”热。“红书包”志愿服务模式被列入中宣部典型案例、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典型事例。“红书包”送学助民服务模式在新华社、人民网、解放军报、中国民族报、学习强国等全网宣传报道,成为了祖国北疆草原上永不褪色的民族团结亮丽名片。
进入新时代,苏尼特右旗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把“红书包”送学模式推广运用到全旗各领域,成立“红书包”宣讲队。桑宝拉格苏木巴彦乌拉嘎查打造“八送一创”模式,组建了9+9“红书包”专业服务队,采取“理论+故事+事例+音视频”方式讲好民族团结故事,汇集了农牧科技专干、医疗医务人员、乌兰牧骑队员等专业人才队伍百余名,每年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千余次。
据了解,巴彦乌拉嘎查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传承“红书包”送学助民红色优良传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成立“红书包”宣讲服务队,讲好民族团结故事,采取“理论+故事”“理论+案例”“理论+音视频”“理论+阅读”等方式,每年开展党的理论政策宣传、乡村振兴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等活动500余场次,覆盖群众2万余人次,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入人心。巴彦乌拉嘎查党支部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群众文化活动50余场次,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红书包”逐渐成为牧民群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汲取文化知识的“政策包”,学习先进发展理念、掌握科学技术的“致富包”,解决困难问题、享受便民服务的“实用包”,蓝天为幕绿地为台、丰富精神家园的“文化包”。
半个多世纪以来,“红书包”为边疆各族儿女始终如一地坚持送学、送医、送智、送法、送技、送暖、送策、送艺……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广袤草原的每个角落,引导农牧民提高对党的民族政策的认识和理解,让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各族群众心里生根发芽,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成为内蒙古千里边疆上的一颗闪闪燎原之星。
如今,“红书包”队伍发展壮大,巴彦乌拉嘎查服务成效显著,多民族、多元文化共生共融,各族人民正用实际行动汇聚起磅礴的力量,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生动展现出草原各族儿女团结奋斗的壮美画卷。
图文:刘亚辉
制作:张敬
编辑/初审:萨其拉
复审:霍冰峰
终审:李剑锋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苏尼特右旗微发布》
●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