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文物小故事之三十九丨新石器时代石研磨器

旅行   2024-12-16 16:00   甘肃  
在榆中博物馆展出的众多石器文物中,一件新石器时代石研磨器,吸引着众多的目光,那么它承载着怎样的历史信息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这件研磨器是1972年发掘马家屲遗址时,与半山类型彩陶罐一起出土的。它石质细腻,整体为长方体状,长7厘米、宽6厘米、高4.5厘米。研磨器顶部中央有直径2.3厘米的小凹坑,凹坑里面残留有红色的矿物质颜料。经过化学分析,这种红色的矿物质颜料是赤铁矿的风化物——赭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赤铁矿是绘制彩陶的一种天然矿物质颜料,它在自然界中较为多见,容易获取,所以红彩就成了人们早期彩绘的主要选择。在大地湾一期的陶钵以及广河地巴坪半山类型彩陶壶上的红彩取样,测定结果显示其显色元素为铁,显色物相就是氧化铁。

先民们将颜料矿物采集后,先在较大的研磨器中研磨、筛选、过滤,再用这种小型研磨器进一步精细研磨,然后调制使用。可见,他们已经熟练掌握颜料混合、浓淡变化的规律,从而广泛用于图腾、陶器和岩壁绘画中。这种小型研磨器逐渐演变成后世的砚台,成为史前创造并被人类继承、沿用至今的文明工具。

其实,早在数万年以前,人类就已经发现并开始利用天然矿物质颜料:山顶洞人在尸体上布撒红色赤铁矿粉粒,用矿粉染红各类装饰品;大地湾二期房址中铺撒一层红色赤铁矿粉。原始先民对红色颜料情有独钟,这是因为他们早已将红色视为鲜血、生命和灵魂的象征。

榆中出土的这件石研磨器是原始先民研磨矿物质颜料的成套工具之一,显得小巧玲珑而又精细异常,既美观又实用,为我们提供了原始先民研磨矿物质颜料难得的物证。它残留的色彩、使用的痕迹、沧桑的容颜,仿佛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看到原始先民制陶彩绘的忙碌场景,看到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的坚实脚步。

文/图 榆中县博物馆


榆中文旅
榆中旅游整体形象的对外宣传,旅游A级景区、星级饭店动态信息的发布,旅游节会信息的实时公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