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农村的7件物品、被城里人高价回收放到了餐馆!
这是我在城里一家餐厅吃饭时拍到的,这些我们70年代、80年代人经常看到或经常用过的物品,如今已被人高价收购,挂在了城市的这家餐馆里,给人一种怀旧,给人一种乡愁。
第一件物品:80年代的木水桶
这种木制的水桶,在70年代、80年代的农村家家有,一般是用杉木请箍桶匠来制作的,有的木匠师傅也会做,制作好后,还要到铁匠铺打两个铁箍,然后每年都要用桐油刷一遍,这样可以防漏水,防腐烂,经久耐用。在农村的木水桶已退出了江湖,大都用自来水了,不要用木水桶挑水了,就算需要也变成了塑料桶、不锈钢的水桶了。
第二件物品:80年代的老土砖
这个是土砖,对于70年代、80年代的农村人来说太熟悉不过了,在农村如今也还偶尔见到,但在城市里的餐厅见到,却实是一件希奇的事。很佩服这家餐馆主人的情怀,从乡下收购土砖,运到城里,建起了土砖包箱。
其实,我真的很怀念,很想体验一下70年代、80年代已逝去的岁月,感受他们不一样的情怀,继续着我们这一代的经历。
第三件物品:80年代的背篓
说起背篓,不禁会让人想起“小背篓、晃悠悠,小时候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
在农村大山深处,许多地方道路崎岖狭窄,山高坡陡,地阔人稀,农民干活时不方便挑担,我们的祖辈们便发明编织了背篓,还将背篓分成了多种类型。其中一种是背小孩的背篓,这种背篓成长筒形,背篓的腰比较小,而背篓口较大,专用来背孩子。另一种是“柴背篓”。主要用于农家砍柴、扯猪草等,这种背篓的篾粗肚大,经得作摔打。再就是摘苞谷等就用“扎背篓”。
“背篓”一般是用竹子等编制成,在山区农村许多农民都会自已制作,形态多样,农家使用起来非常灵活,适合于山区不同地形下背运不同性质的物品,大大方便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
第四件物品:这是什么呢?
这个是什么东西呢?好象看到过,但怎么也想不起来它叫什么名字?可能有些年代了,有知道的朋友欢迎在留言区说一说。
第五种物品:鱼篓
鱼篓、简单的说,就是在打鱼的时候,随身携带用于装鱼的竹篓。
在我小时候的80年代,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鱼篓,有时还帮大人提过这种鱼篓。
鱼篓不是80年代发明的,在古代,我们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鱼篓。沈从文在 《从文鱼篓自传·辰州》中写道:“我最欢喜的是河街,那里使人惊心动魄的是有无数小铺子,卖船缆,硬木琢成的活车,小鱼篓,小刀,火镰,烟嘴。” 沈从文写到的河街就是我现在居住的城市。
第五种物品:竹烟袋
这个不是工厂造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个就是竹烟袋,那个年代就是将烟叶放在烟头上点燃。烟头和嘴一般都是铜的,烟袋的竹杆就是根竹做的,用烧红的铁丝把竹芯穿透就成了。
第六种物品:瓷坛
瓷坛,也有人称其为陶瓷罐子,记得的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瓷坛,主要用来装花生、鸡蛋、红糖之类,现在很少见到了,很多人说这种陶瓷罐子的工艺很了不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特别是那有双喜的瓷坛,可能升值空间更高。
第七种物品:筛子
筛子有很多种,这样的筛子在农村每家每户都有,是70年代、80年代农户家里常用的一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