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李永鑫/文
魏晋时期是南北大交融时期,也是绍兴第二次文化大融合。东晋“永嘉之乱”之后,“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许多士族大姓携宗族、部曲、宾客及同乡同里南迁。会稽远离战乱,社会安定,兼山川秀丽,成为北方士族大姓安家落户的理想之地。
南迁的世家望族中有政治家谢安、郗鉴、何充、王坦之,书法家有王羲之、王献之,文学家殷仲堪、袁宏、郭璞、虞预,诗人孙绰、殷仲文,画家曹龙、杨惠、顾恺之,音乐家戴逵、戴颙、桓伊,玄学家郗超、许珣,高僧隐士如竺潜、支遁等。以上世家望族多数选择了会稽核心区即现在的绍兴居住下来。名士的到来,让绍兴承接起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东晋开始,绍兴成了文化群星荟萃之地。
南北朝前后,杭州湾南岸的海塘全面竣工,山会平原北部的河湖网整理成形,九千顷耕地已成为良田熟土,农业生产获得重大发展。丝绸业异军突起,越绫越罗风行全国;制瓷业崭露头角,越窑青瓷远销海外;纸张和茶叶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增加;南朝齐时上虞人谢平以擅于炼钢闻名,他创造了“杂炼生鍒法”,把生铁、熟铁混起来冶炼,炼就的钢质量很好,被后人尊为“中国绝手”;用镜湖水酿造的会稽米酒盛极一时,“女酒”的酿造就始于此时。手工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时会稽的商业也十分繁荣,山阴道上,商旅不绝于途。会稽为全国绢、米、纸等物品的交易中心。会稽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东晋初年,诸葛恢出任会稽太守,晋元帝司马睿置酒饯行时说:“今之会稽,昔之关中,足食足兵,在于良守。”不仅对诸葛恢寄予厚望,同时也清楚地表达了会稽的重要地位。南朝刘宋年间,朝廷设置“东扬州”,州治就在会稽,会稽成为浙江五都(会稽郡、东阳郡、永嘉郡、临海郡、新安郡)之首府。南朝陈代时,因生产发展、人口增加,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务日益繁杂,朝廷决定在会稽境内实行山(山阴)、会(会稽)同城分治。于是,会稽就以城市中心一条纵贯南北的河流为界线,一分为二,东部设置会稽县,西部设置山阴县。从此,一城二县的历史沿袭了上千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会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韩康伯在《王述碑》中说,会稽是晋王朝“皇基所托”的“泱泱大邦”, “都会殷负,提封百万”,足见当时会稽之繁盛。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也是绍兴文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诗赋这一文学类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嵇康、孙绰、王羲之、谢安等人的诗注重从山水的描写中阐发理、抒写情,这不仅促成了玄言诗的勃兴,而且还推动了山水诗的滋生,并使后者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诗坛的主角。南朝时期的谢灵运,是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文人,被后世尊为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小品文方面,六朝时期的文人们写下了不少。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堪称是此种文体的代表。在辞赋方面,绍兴也有颇多创作名家。孙绰的《游天台山赋》、谢灵运的《山居赋》、谢庆的《月赋》、谢惠连的《雪赋》、孔稚圭的《北山移文》等,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六朝时期亦是绍兴的书法艺术、雕刻艺术、诗赋艺术辉煌的时代。在书法上,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皆为书圣),称“二王”;雕刻上,有戴逵、戴颙(父子皆为巨匠),称“二戴”;山水诗上,有谢灵运、谢朓,称“二谢”。一大批杰出人物涌现,一大批传世作品诞生。
六朝时期还产生了引领社会风尚的名士风度,称为“魏晋风度”或“东山风度”。“魏晋风度”集中表现为名士对山水的热衷。晋代名士、高僧喜欢隐居名山,最有代表的是名士谢安隐居东山,他们开拓了会稽郡宽容的文化生活氛围。随着名士高僧的迁居,道教、佛教急剧传播。王羲之一门世奉五斗米道,孙绰、许询、戴逵等都为佛教信徒。他们间虽然有信仰的差异,但是却都采取了宽容的态度。仰慕山川之美,向往回归大自然的共同心理,使他们共相游处。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兰亭修禊,则是打破门户之别,谐合儒、释、道三教之长的一次共悟宇宙哲理、人生性情的大聚会,表明自司马睿建立东晋朝廷之后,人们可以信仰佛教,也可以信仰道教,或交替性地兼而信之;人们可以各行其是,互不冲击,又可聚会结社,相互评论,使得社会得到和谐发展。这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是难能可贵的。
“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魏晋·绍兴》以摄影艺术的形式,撷取了魏晋时期绍兴地区名士文化最精彩的遗迹、遗存,这些魏晋时期的标志性文化遗迹、遗存是绍兴优秀历史文化的代表,其精神内核具有传承和弘扬的现实意义。《魏晋·绍兴》摄影集,还是一个创举,她的新意在于用视觉艺术的形式来展示、传播绍兴的优秀传统文化。“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由此,我期待着更多的“绍兴”系列能创作出版,使绍兴的优秀历史文化得到艺术重生,进入千家万户,走向天南地北,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弘扬。
(作者:绍兴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曾任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绍兴市文广局局长、市政府副秘书长)
展览现场
展览名称:魏晋·绍兴摄影展
主办单位:绍兴市文化馆
展览地点:绍兴市文化馆三楼展厅
展览时间:2024.11.28—12.28
• END •
审核 | 许燕青
图文 | 陈 晓
责编 | 周晔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