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出来的空军大校,周月茜

时事   2025-01-13 10:55   浙江  

潮起鳌江
来源:宣传办 

文字:蔡新祥  张婷


[ 空军大校周月茜 ]


鳌江塘川,古称隔岭、箭岭。塘川风景优美,塘川之地更是风水绝佳,三山环抱,一面出口,中间广阔平原,是世家大族定居之风水宝地。塘川之周氏世族,是地方望族,是为北宋大儒周敦颐之后,据塘川《汝南郡周氏宗谱》载,南宋宝祐四年(1256),塘川周氏始祖周起公之闽中桐山(今福鼎)半岭迁至平阳塘川半岭(也称北岭)。从南宋至今760多年来,周氏居住于此,其家族勤俭持家,或耕或读,传27代,1200余人,遍及全国各地。


明代平阳籍进士陈宣曾撰写有《以端公传》,记载了周氏家族先人周以端先生的善行。称其笃志好学。壮不欲行,乐善好施,见义必为,为邑之善士,实塘中之领袖!其高祖济崖公,曾舍山田数顷,山数十岗,与栖真寺供养寺僧。后天顺初年,周公倡立石塔,刻石以志永,由于其积功尤盛,以赈济事赠义官。而清代周家出了多位贡生,近代也出了不少人才,如民国鳌江镇长周功安、永嘉学派研究大家周梦江、浙南名医周伯海、地方学者周孔华、音乐家周孔禔、名中医师周孔湘等,尤其难得的是,周家又出了两位巾帼女杰,周月湘、周月茜姐妹。






抗美援朝空军大校




























百年商埠·瓯越明珠
AoJiang


周氏家族耕读传家,传至第18代(清)有国学生周王浚,字季潘,号价人,娶江南张家堡人太学生中书科衔杨配篯之妹,生子周成彬(贡生),成彬生五子,邦敬、邦明、邦兴、邦培、邦嘉。邦明生乃薰,乃薰生孔祥,孔禔。周孔祥(功安)为第22代,周孔祥(1899—1966)先生,名烈,号功安,又号吉夫,毕业于浙江公立法政学校商科专业,曾任塘川乡长,鳌江镇长,生有六子二女,周月湘、周月茜为第23代。


周月茜,1933生,大校军衔,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大学文凭。周功安次女,7岁就读于鳌江小学,14岁考入平阳中学,16岁时参加中共平阳地下党组织的“读书会”,1949年9月瞒着家人(和其姐姐一样)考入二十一军文化培训班,1950年8月转到华东军政大学福建分校学习,1951年军政大学结业,1952年1月分配到二十五军七十四师干部部工作,不久调任司令部文化教员。1952年随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荣立三等功,被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荣获朝鲜民主共和国军功勋章。



1954年4月,周月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回国,在北京准备报考大学。同年11月,姐姐周月湘由于长期积劳成疾,突患脑出血不幸去世。姐姐病逝后,留下2个未成年的孩子。姐夫成钧将军整日忙于工作,两个孩子又年幼,家庭生活遇到很大困难。那时,周月茜对姐姐病逝非常悲痛,同时亦对成钧的处境深表同情,所以,她常利用工作之余,帮助照顾孩子,料理家务,分担和减轻他因爱妻去世带来的不幸。后成钧的老战友、防空军后勤部部长黎化南,姐姐生前好友吴继春等都积极做周月茜的工作,希望她和成钧结合,挑起这个家庭的重担。她考虑再三,出于对成将军的敬仰,也出于对两个孩子的疼爱,答应了这事。1956年,俩人结婚(后育有1子1女)。当她写信告诉父亲周功安,老先生回信说:“这样甚好,我两女一婿,今后更心疼你们了。”


1957年,周月茜调空军科研部工作,1962年到新华社外语学院(即第二外国语学院)学习,1965年毕业,回空军科研部任英文翻译。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成钧深受迫害,身陷囹圄5年,此间,周月茜受到株连,加之她对林彪、江青的倒行逆施直言不讳,被开除了党籍,发配到贵州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3个人仅靠六七十元生活费度日,备尝艰辛。在那样身心受到极大创伤、生活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周月茜对成钧忠贞不渝,使成将军得到了亲人的慰藉与支持,经受住了磨难。1972年9月,成钧平反,周月茜也随之平反并恢复党籍回到北京原单位工作。



1973年,成钧中将被宣布彻底平反重新工作。他夜以继日,勤勤恳恳,为加速空军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86年,他得了肾功能衰竭症,靠血液机透析维持生命。周月茜一直守护在他身边,竭尽全力精心护理。成钧对此十分感激,他对孩子们说:“我一生身经百战,9次负伤,多次受到磨难。其中3次使我死里获生,我永志不忘。一次是长征途中我负了伤,被寄养在老百姓家中。部队开拔了,是战友黎化南派人把我用担架抬走的,救了我一命;第二次是我当团长指挥打仗时,政委余秋里为了掩护我,胳膊负了重伤,被截掉了一只胳膊,成了‘独臂将军’;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中遭批斗,靠你们母亲的支持鼓励和安慰,使我挺了过来。现在,我自知不久于人世,假如有一天去见马克思,你们兄妹要和睦相处,好好照顾你们的母亲。”在场的孩子们听了爸爸语重心长的话语,都热泪盈眶,激动不已。1988年8月6日,成钧去世,享年78岁。


1986年,周月茜由正团晋升为副师职参谋,并任科教部部长助理职务,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空军大校军衔,1990年授予胜利功勋荣誉奖章并于同年12月离休,离休后主持编写《中国空军击落U-2纪实》《百战将星成钧》二书,她发挥余热,继续为书写我军史做出贡献。








情系桑梓扶持教育





























百年商埠·瓯越明珠
AoJiang

塘川周氏乃北宋大儒周敦颐之后,自先祖起,一贯注重书礼传家,传自第18代清朝国学生周王浚,第19代贡生周成彬,第20代贡生周邦明,书香门第延绵。周邦明(1856—1924),字际清,号石泉,贡生,少聪颖好学,经史子集无不阅览,尤重教育,早在戊戌变法(1898)前,就认识到“办教育,启民智”之必要,他与平阳先知士绅项雨农、叶尧延、王理孚等共同创办小南大成书院于鳌江,又感到塘川本乡教育落后,遂于1908年独力创办凤川小学(即塘川小学的前身),筚路蓝缕,备历艰辛,使山乡响起了琅琅读书声,造福一方百姓。


1999年春,周氏后人周德昀等访问塘川小学,有感于山区小学经济落后,学生入学缴费困难情形,消息传到北京,引起石泉公曾孙女周月茜大校的高度重视,鉴于先祖的筚路蓝缕,她情系桑梓,关心家乡的教育,周月茜与四哥周德普及侄儿周世乐商议,决定共同筹集资金10万元,捐献给学校,设立“周石泉教育基金会”,帮助那些由于家庭贫困入学困难的学生,同时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及优秀教师。


如今,塘川小学的门口竖立的碑刻上记叙了周石泉于1908年办学及任校长的事迹,另周家多人也曾任教该校,如永嘉学派研究大家周梦江先生的父亲等。校内建有石泉亭,两旁楹联词曰:“石足怡情砺壮志,泉堪伴读绽芳菲”,以志纪念。


捐资助学德传千秋,情系教育爱留家乡。古人云:“树有根故其生不断,水有源故其流无穷”,周氏先祖艰难办学,后人倾情捐资助学。显示出高尚的情操,造福民众的大爱之心。书香门第,世家大族,周家后人秉承优良家风,事业有成不忘故里,周月茜他们用行动,诠释一位远方的游子的家国情怀……



古城悠悠

文脉绵绵

以文脉为线索

串起鳌江千年的历史变迁

《鳌江文脉》为您送上一波古城“回忆杀”

期待您的持续关注

END





平阳百事通官方爆料号上线啦!
马上扫码加小编爆料
.......................................
广告合作微信:wzadcm888
广告合作:13857702797(仅接受广告咨询)

平阳百晓在线
本平台由平阳百事通更名而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