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有着丰厚的文化艺术蕴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省级30项、市级75项,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在这里,闽南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交融汇合,让我们一起了解汕尾9项国家级非遗: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陆丰皮影戏、汕尾滚地金龙、麒麟舞、河田高景、甲子英歌、汕尾渔歌。
甲子英歌舞之所以叫“英歌”,寓意是英雄的长歌。它相传于明朝(1392年)由福建传入,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甲子英歌舞是深受汕尾民众喜爱的一项民间艺术。它具有明显的南派武功表演特色,舞步雄健,槌花优美,节奏整齐热烈,场面宏伟壮观,气势雄壮威武,颇能振奋精神,鼓舞勇气,还能改善文化生活。甲子英歌舞几乎每年都要举行常规活动,还常常会被作为重大庆典、喜庆太平和庆贺佳节的表演节目。
2011年,甲子英歌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有时候,“李逵”会带动队列进行分行、合拢、穿单龙及穿双龙等变化。动作及套路主要有“握槌”“夹槌”“旋槌”“击槌”“削槌”“伏槌”“掺槌”“上下击槌”“穿龙布阵”等。舞蹈的基本步法有“前蹉步”“横蹉步”“提颠步”“前提腿蹉跳步”“后抬腿蹉跳步”“碎步”等。每变换一个动作前,都会有一个八拍的吆喝声,前四拍由头槌“李逵”和二槌“杨志”领喊,后四拍由舞蹈者一齐喊。因此,一路上时时会有节奏整齐的“嗬……嘿,嗬……嘿”的吆喝声铿锵有力地响起,振聋发聩,尽显恢宏豪气以及水泊好汉粗犷、雄壮、团结战斗的英雄气概。
英歌舞动作颇有南拳姿态,无论击打、抬步,还是返身、背向,还是起落轻重,都扣人心弦。表演中,演员举棍击打,肩、背、腰、脚均各有功力分寸,舞蹈角度、抬步、返身等都很注重南拳腿功,起、落、背向都各有轻重,整个动作概以拳脚化的侧面“庄步走”,逢沟过隙、跃级过门都用“轻功”。其中,“时迁”的动作属于南拳中的“战马”拳态,以“画眉跳架”的姿势配以支半手的吞吐,然后圆身返肩,人物形象生气勃勃。据说,旧时的英歌舞在表演完敲棍舞蹈后,表演者还要分成20对,各提兵器进行大场面对打表演。
甲子英歌舞的另一个艺术特色就是有一套与众不同的脸谱,它既与京剧、粤剧、西秦戏中的净角面谱有相同之处,又比它们更为复杂,更有气派。从着色变化、曲直粗细线条和浓淡繁简的对比,到勾勒的笔法,都更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24个脸谱互不相同,一个个性格鲜明,须眉毕见,极为生动传神。据脸谱艺人介绍,脸谱的眉、目、额、鼻、腮等部位的造型着色变化非常大,主要用浓淡繁简的色调对比、曲直粗细的线条变化进行互衬,从而着重勾勒出人物形象,显示出水泊英雄的豪侠气概。
甲子英歌主要用打击乐器伴奏,有1个大鼓、4面行锣、1个镲和2副钹。整个表演只有一种保持一定速度的无限反复的锣鼓点“咚咚咚,隆咚咚”。有时候,伴奏乐队会结合表演者的队形和动作、观众的情绪和表演现场的气氛,适当地加快节奏,增强响度,以营造热烈气氛。表演者的舞蹈动作和步伐按鼓点的变化而变化,但一般都由慢到快、由轻到重,而手中旋舞敲击的双木棍声响也由弱到强。鼓点变急时,由“时迁”带队合拢、分行,完成“穿‘8’字形”“穿双龙”“穿龙仔”等。鼓点一般速度时,“时迁”则手握“神蛇”穿梭于队列中间,由小男孩扮演的花鼓婆“孙二娘”和“扈三娘”便翻筋斗到成年人扮演的花鼓公“张青”和“王英”肩膀上,然后独脚站立在其肩膀或头上,用花鼓槌做画圆圈等各种有趣的动作,为现场增添热闹喜庆的气氛。与舞英歌演员不同的是,花鼓公、花鼓婆可以在队伍里任意走动,不受舞蹈规则的限制。
来源|汕尾日报
编辑|林晋巧
责编|杨明森
审核|许海东
审核|许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