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推动急救教育、应急救护知识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普及,市红十字会在全市组织实施“红十字・校园守护”行动。作为静海区唯一一所教育部认定急救试点校,日前,静海区第一中学红十字生命安全健康教室正式投入使用。通过开展学校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救护技能培训、救护设施配置等工作,促进广大师生掌握心肺复苏、应急避险等急救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提升校园安全与自救互救能力。
依托静海区第一中学红十字生命安全健康教室,区红十字会组织应急救护师资为学生们开展了应急救护普及性培训第一课,现场为学生们讲授心肺复苏及AED的理论知识、实操要点,并指导学生们利用模拟教学设备进行实操演练及考试。“通过培训,学到了很多与心肺复苏相关的知识,也了解到掌握必要的应急救护能力的重要性。回去之后,我要把学到的知识及时传达给身边的亲戚和朋友,在危急时刻帮助更多的人。”一上午的学习让高一新生赵鑫越受益匪浅。据了解,自4月初起,在区红十字会、区教育局的指导下,静海区第一中学积极推进标准化、示范性红十字生命安全健康教室建设,并于6月底高标准建成。教室占地约100平方米,配备了1套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含70英寸LED显示屏)、5套联网简易心肺复苏模拟人以及1台AED训练机。由1名体卫主任分管负责,12名取得应急救护师资证书的师资力量定期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静海区第一中学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学校将利用好红十字生命安全健康教室,定期开展红十字“三救三献”知识宣讲和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向学生普及急救技能、心理健康教育、红十字精神知识等,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和应急救护能力。作为天津市2024年20项民心工程之一,接下来,区红十字会将以落实“红十字·校园守护”行动为契机,充分发挥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作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大力倡导“人人学急救”的良好风尚,把生命健康安全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