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赵露思参与的一档综艺为例,在其中的游戏环节,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她的内心世界。
无论其他嘉宾提出何种想法或建议,赵露思往往会立刻表示赞同。
反应之迅速,仿佛稍有迟疑一下,便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即便她一开始还持有不同的玩法,也会迅速将之搁置,转而顺应众人的意见。
在整个过程中,她始终面带笑容,只是那笑容里隐隐透露出一种小心翼翼的迎合之态。
在拍戏的片场,你也会发现,遇到需要协调安排的事务时,她也总是优先考量他人的便利。
即便这意味着自身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或面临更多的麻烦,也毫不在意。
之前有个特别火的词叫“偶像包袱”,放在赵露思这里再合适不过。
网友说她不好看,她就竭尽全力让自己变好看,无时无刻不在挑选服装,甚至精细到自己的袜子和内搭。
有人说她整容了,她就在社交媒体,各种自证,晒自己的图片。
看到这里,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的累。
有时候身体的累,并无大碍,但是这种内心的累,却是真正的伤害,于是最终的结果,便是崩溃抑郁。
与其说是心理疾病,倒不如说是精神经病,因为这已经是达到能够影响到自己躯体行动的神经层面了。
你可曾想过,她身上那讨好他人的影子,或许也在我们很多人身上存在着呢?
生活中的讨好众生相
1 职场里的讨好
有些人,明明工作已经超负荷,面对上司不合理的任务,怕影响升职加薪,丝毫不敢拒绝,眼睛熬得通红也要把工作完成。
有些人,为了所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别人的帮忙,哪怕分身乏术也总事事顺从答应。
一味的好好好,也终究没让领导多看你一眼,一味的是是是,也终究是拿自己的精力喂饱了别人。
2 社交中的讨好
每当与他人聊天时,总是习惯性地顺着别人的意见行事,从来都没有勇气去发表属于自己的见解。
内心深处始终有着这样的担忧,只要一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就可能会沦为他人取笑的对象。
而当面对别人那些过分的玩笑时,又会因为害怕失去那所谓的良好关系,担心丢掉别人对自己的认可。
所以只能无奈地选择强颜欢笑,默默地将所有的委屈和不满都咽回肚子里,一声不吭。
这个世界唯一重要的事就是解救自己
“心灵的痛苦更甚于肉体的痛楚。”
讨好就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我们的心头,让我们长期处于压抑、焦虑的情绪中。
每一次违背自己心意去迎合他人,每一回为了别人的认可而委屈自己,都是在往那心灵的包袱里塞东西。
久而久之,这包袱越来越重,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就如同赵露思一样,那些被压抑的情绪、被忽视的感受,并不会就此消失。
而是在心底悄然发酵,最终可能以心理甚至生理疾病的形式爆发出来。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我们要勇敢地正视自己的一切,不要害怕别人的眼光,不要因为别人的一两句评价就否定自己。
就像罗曼・罗兰说的那样:“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丢掉自我,是最傻的事情
“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原创,可悲的是很多人渐渐都成了盗版。”
当我们陷入讨好的怪圈时,我们的目光总是聚焦在别人身上,去迎合别人的喜好,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却忘了审视自己,挖掘自己的独特之处,忘记做这件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
于是你的自我,被别人踩在脚下,成了别人取笑的乐子,成了别人容光焕发的养料。
最终结果只有你自己因为失去自我而一辈子畏畏缩缩, 谨小慎微。
“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
在面对他人不合理的期望或者任务时,我们要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刚开始的时候,或许会觉得这很难,但只要我们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
人际关系的假象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惟以心相交,方得久远。”
靠讨好维系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建立在一种虚假的表象之上。
我们以为通过讨好能换来别人的尊重和珍惜,可实际上,别人可能只是习惯了我们的迎合,并不会真正在意我们的内心感受。
一旦我们停止讨好,不再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这段看似和谐的关系可能就会瞬间破裂。
我们在讨好中,看似拥有了很多 “朋友”、“同事关系”,可实际上,那不过镜花水月,无法给予我们真正的帮助和心灵慰藉。
“生活不是为了赶路,而是为了感受路。”
我们要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把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不要为了别人的认可,就轻易地牺牲自己的快乐。
写在最后
赵露思的经历如警钟,警醒我们告别讨好心理,珍视自己。
人生恰似一场独舞,无需迎合他人节奏,正如泰戈尔所说:“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愿我们都勇敢做自己,遵循内心声音,摆脱讨好枷锁,去拥抱真实、自信且快乐的人生。
点赞关注,星标分享,都是对人生美好的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