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来了
春节假期也不远了
学生除了有时间以外
还有“压岁钱”
学生眼里“香饽饽”的假期
也是骗子眼里行骗的“黄金期”
今天
工小贸通过往年假期学生受骗案例
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提防各类骗术
平安快乐度过寒假假期
案
例
警
示
案例回顾
1月19日,小李同学报案称:其在网上600元卖游戏账号,结果被骗了3000元。他在某手游中被另一个玩家私聊,对方报出600元高价想要买号。小李同学认为很划算,当时就心动了。买家引导他登录“某拍”第三方交易平台,让他注册账号,填写信息,然后挂出卖号信息。随后买家告诉小李已经付款,小李也看到了账户余额。提现时问题出现了。请注意诈骗话术。客服称:“之前填写的提现银行卡号填错了。导致平台账户提现被终止,账户被冻结,需要充值当前余额十倍的人民币,也就是充6000元到账户中才能解冻”。小李为了提现600元,用母亲的手机扫码支付了6000元。客服又称:“您刚才的操作超时了,由于您今天错误的账号操作了两次,为了安全起见,平台要求您还需要充值三倍的金额也就是18000元的保证金,以保证是您本人操作。”小李此时反应过来是被诈骗了。
手段分析
嫌疑人先利用高价引起被害人的兴趣。再引导被害人去往钓鱼交易平台。接着利用游戏账号交易成功后,平台账号里显示的虚拟余额作诱饵。再构造被害人银行卡卡号错误的骗局,让被害人着急心慌,大大降低了被害人的防范心。嫌疑人抓住了被害人的心理,要是不继续转钱,之前转的钱都打水漂了。
除了网络游戏骗术外
在寒假期间
以下三类骗术
也是学生容易遭遇的骗术
1
兼职刷信誉
骗子通过网页、招聘平台、QQ、微信、短信、抖音等渠道推广兼职广告,以开网店需快速刷新交易量、网上好评、信誉度为由,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骗子利用话术诱骗受害者,在其提供的链接或者APP上进行购物付款操作,并承诺在交易后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一般在刷单过程中,受害者刷第一单时,骗子会小额返利让受害者尝到甜头,当受害者刷单交易额变大后,嫌疑人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将其拉黑。
2
粉丝返利
骗子利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发布信息,称有发红包返利活动(例如:发红包充99元返200元)拉人入QQ、微信群,诱导受害者转钱,实施诈骗;或拉人入QQ、微信群,以明星、网红粉丝福利、返利群等为名,让受害者认为是追星活动,诱导受害者在群内发红包或者点击群内链接付款充值等,最后将受害者踢出群,从而实施诈骗;或骗子通过加受害者微信、QQ,谎称和男(女)朋友分手并获得一笔赔偿金想要报复对方,让受害人发红包将会返还更多,从而实施诈骗。
3
虚假代购
骗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网页、搜索引擎、短信、电话等渠道发布商品广告信息,通常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低价转让、0元购物等方式为诱饵,诱导受害者与其联系,待受害者为购物付款后,就将受害者拉黑或者失联,受害者也未收到约定的商品、货物。或以加缴关税、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为由,诱骗受害者转账汇款,实施诈骗。
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
在寒假期间应妥善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
做到劳逸结合
不能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中
对于网络上所谓
“低价卖装备”“高价买账号”
“充小钱返大利”等信息
一要仔细甄别
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广大家长要履行监督管理义务
守好子女安全的同时
也要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一旦发现被骗
请第一时间拨打110进行报警
来源|四川教育安全
编辑|党委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