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的代价,中越战争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切不可等闲视之
文摘
2024-11-12 14:24
陕西
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对越南侵略者发起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是在越南黎笋集团上台后,出于地区霸权主义的侵略野心,对中国边境进行武装侵犯和挑衅的背景下发生的。中国政府决定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
自卫反击战自2月17日起至3月16日止,攻克了越南谅山、高平、老街3个省会和17个县市,重创越军4个正规师零10个团,击毙越军3.7万人。
中国军队采取的战术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入越北浅近纵深地区,以其省会城市为主要目标,对越军主力集团实施穿插迂回,分割包围,各个击破,速战速决。
中国军队在北方边境的沈阳、北京、兰州等军区所属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严密监视苏军可能采取的武力援越行动。
越军步兵轻武器较优于中国军队,炮兵火力则远远不及。越军历经多年战火考验,基层官兵战斗经验丰富,而中国军队大部分20余年未经战火,训练严重不足。
中国军队克服困难,攻占20余个边境省市县镇,歼灭越军5万7千余人,摧毁大量军政设施,基本达到了作战目的。新书《血的代价》,该书利用权威战史文献,系统收集整理了246个战例,内容涵盖步兵、炮兵、装甲兵、工兵、后勤、司令部等多兵种多部门,全面反映了我军在实战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教训。这本书通过真实的历史史料,将这种穿透时空的思考一代一代传给后人。希望本书的文章能给后人以借鉴,这是来自实战的宝贵经验,也是无数官兵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切不可像看小说一样等闲视之。例如:1979年对越反击作战初期,我军因为密集的集群冲锋造成较大伤亡,后来采取了“小群多路”攻击战术,大大减少了伤亡。现代战争军队从战场观察到火力打击,都趋于全域化、立体化、实时化,在强大的炮火面前,步兵冲锋人数的增多,并不能有效的延续攻击持续时间,而被火力毁伤却同样是分分钟的事情。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不二法宝。有需要的可以扫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