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不尊重你、和你顶嘴、叛逆时千万别管,和他说这四句话就够了

职场   2025-01-30 20:01   山东  

这是粥左罗的第 5674 期分享

作者 l 暖心  编辑 l 蓝斌 

来源 l 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分享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预约粥左罗月度演讲别错过🙆

点进去后,可以预约所有直播,每天免费听课



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妈妈求助:


她家的孩子高一,如今已经是躺平的状态,一天到晚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有时候,她稍微关心一下孩子,他就会吼她:“不要你管,你滚开。


孩子每天晚上玩游戏玩到半夜,也不学习,说他几句他就特别暴躁,在家里乱砸东西。


这位妈妈说:


以前的他多么乖巧懂事,可是现在却一点都不尊重我,每次想起来都想哭。


看到这位妈妈的无奈,真的特别让人心疼。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尊重父母?随时都在对父母大喊大叫,一身的“反骨”。


我曾在一本育儿书上看到了一种解释:


很多时候,孩子顶嘴、吼父母、叛逆,可能源于大脑的自然反应。一个特别逆反的孩子他一定经历过被父母吼骂、批评、嘲笑和不尊重。而人的大脑,在面临指责批评时,会有3个反应:攻击、逃避和防卫。


所以,我们看到孩子一系列的顶嘴、叛逆等行为都是孩子“捍卫”自己的方式。





01
爱较劲的父母

激发孩子的“反骨”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追蛇定律”:


讲的是一个人在野外行走的时候,被突然出现的一条毒蛇咬伤了。


他第一反应不是治疗伤口,而是泄愤。


随后,他捡起一旁的树枝向蛇的方向追了过去,想立马将蛇打死。


可是蛇早就溜得无影无踪,而他已经因毒性发作,倒在了路旁。


这个人像极了很多父母,当孩子让我们感觉到糟心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是去和孩子“较劲”:


孩子考差了,不去找他的弱点,而是对孩子一顿打骂后批评他“考试不认真”。


孩子扫地时不小心摔碎了水杯,妈妈对他一顿臭骂,批评他“这点事都做不好”。


孩子犯了错,父母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泄愤,不断地打骂、批评孩子,而忽略了问题的根本所在,因而恶化了问题的程度。


最终就像这个拖着带血的伤口,四处追赶那条毒蛇的人一样,总是较劲,把双方都弄得遍体鳞伤。


有研究表明:


父母的过度较劲,往往会让孩子感到被束缚,从而加剧了他们的叛逆心理。


一位网友说,女儿从初二开始变得异常叛逆,什么事都和她对着干,不仅成绩一落千丈,还沉迷于手机游戏。


刚开始她没收女儿手机,吼也吼过,骂也骂过,可是女儿只当她是空气,回家一句话都不说,只会将自己关在房间里。


她在气愤之下,拆掉了女儿房间的门锁,每天都守着她。


没想到,女儿却越来越讨厌她,总是在她面前撒泼打滚、大吼大叫,还到了不愿意去上学的地步。


她看到女儿的叛逆,伤心欲绝,却无可奈何。


每一个敢跟父母抗衡的孩子,内心都积攒了对父母太多的不满或者其他不舒服的感觉。


如果父母面对孩子总是:说话态度强硬,和孩子说话总是吼、孩子不听时总是骂骂咧咧。


明明是爱孩子,表现出来的恨却更多,所以会激发孩子的“反骨”。


与孩子较量的父母,其实是在与自己内心的固执较量,最终伤了孩子,也输了自己。





02

每一个叛逆的孩子

都在争夺主权



《解码青春期》中,作者写过这样一段话:


当一个孩子不断地推开他的父母,挑衅他的父母,不断地做这个测试的时候,其实他就是想看看父母爱不爱自己。


叛逆的孩子不是不爱,而是太缺爱。


而孩子所需要的爱并不是只有“融合”,有时候“分离的爱”给不到位,也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尤其是孩子成长中的这三次叛逆,每一次都是孩子在寻找自己,父母读不懂,才会让孩子“不爱你”。


第一次叛逆:2-3岁,凡事喜欢“自己来”。


这阶段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他们凡事都喜欢自己做主。


所以当孩子说“不要、不行、不好”时,就是在说“我要自己来”。


第二次叛逆:7-9岁,独立意识强烈。


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喜欢顶嘴,尤其是特别爱和父母争对错,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喜欢被干涉。


这阶段的孩子特别爱面子,接受不了批评。所以,父母经常批评、指责就会让他们用顶嘴来反抗。


第三次叛逆:12-17岁,渴望尊重和自由。


这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非常强烈:


非常看重个人隐私,渴望有独处的空间与时间。敏感,对父母的话越来越少,如果父母不尊重他,就会触发他们的脾气。渴望自己做主,包括什么时候学习、交朋友、穿什么衣服都不喜欢被干涉。


这阶段的孩子,他们正值青春期,对个体的独立、自由的追求更强烈,讨厌一切束缚。


所以越是逆反的孩子越是想通过“打败父母”来维护自己的主权。


无论是哪一个时期的叛逆,都是因为自己的渴求没被满足,只要爱给得够就不会发生。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这样讲:


每个人都像漂浮在大海中的一座冰山: 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言语、情绪反应等,只是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是表面现象;


决定这些行为现象的,是暗涌在海面以下的大部分。由一个人的感受、信念、应对模式、需要和精神追求等组成。


孩子的感受越好,

他的行为会越让人喜欢‍;


他的感受越差,

他的言行越恶劣。





03

杜绝孩子叛逆

就对他说这4句话



当我们读懂了孩子的叛逆,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和预防,主要还是在于父母的沟通方式。


《非暴力沟通》中指出,想要亲子关系达到平衡,就需要在沟通中达到四要素:观察、感受、需求和状态。


把这4个要素融合起来,其实就是4句话。


 01   “我看到……”说出你如其所是的观察 


这句话,是在向孩子描述事实。


比如:


“我看到你写作业的时候玩玩具了,为了写作业效率高,请你把玩具收起来。”


“我看到你把垃圾扔到地上了,为了让家里保持整洁,请把它捡起来。”


“我看到你今天学习比昨天认真了一点。”


“我看到你今天主动做家务了。”


……


“我看到”这几个字:


如果是用到批评上:虽然话里面有责备、也有命令,但是给孩子的感受却是温柔的。


如果用在鼓励上:则向孩子传递的是“我在关注你”。


孩子听完后,意识到:


我在犯错,立即改正。

父母很重视我。


所以,用“我看到……”去向孩子描述一个实实在在发生的事实,是一种充满真诚与善意的正向情感表达,孩子更容易接受和认可。


 02   “ 我感觉…”表达你内在真实的感受 


许多父母和孩子沟通时,孩子常常闭口不谈,而父母在一旁喋喋不休地批评和指责。


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孩子反感,然后用顶嘴和不听话来对抗父母。


其实,沟通的结果是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感受,所以我们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先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比如:


规定孩子玩30分钟手机,可是他却玩了四十分钟。


这时候我们很生气,大部分父母会说:你必须、马上关掉手机。


这种命令的语气,会让孩子内心讨厌父母,然后默默较劲。


如果我们说:


我们规定的时间过去了十分钟了,我感觉你今天没有昨天表现好。


“我感觉”这几个字的另一层含义是:我希望。


一方面向孩子传递:鼓励、认可孩子以前做得很好。


另一方面:用“期待感”去让孩子更多地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能激发起孩子的自觉性以及责任心。



 03  “我想让你这样做……”表达你的期待 


这句话是在向孩子传达我们的需求,以及引导孩子去改变。


让孩子能通过你的话语,真正看到“你为他好”的那颗心,而不是大吼大叫说“我是为你好”。


比如:


我想让你赶紧写作业,是因为:我想让你写完了痛快地玩。我不想让你玩游戏,是因为担心你沉迷于其中,影响学习。


把我们的担忧、我们的需求明确表达出来,会让孩子感觉父母是真正的为他好。


教育孩子,拒绝情绪暴力,我们要尽可能用更多的温柔去引导孩子做正确的事。


 04   “你能做这件事吗?”改变状态 


心理学上有一个“期待效应”:


指的是如果你对他人有所期待,可以通过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对方,给予其由衷地赞赏,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促使其朝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这份期待或许就会成真。


孩子犯错时,我们可以加入“期待效应”,引导孩子去对自己做出承诺。


比如:


经常对他说“你以前做得挺好的,现在能做好这件事吗?”先夸奖孩子,再引导他去承诺,提醒他:你应该去改变现在的状态。


只有自己发出的邀请,孩子才会愿意去改变。


其实,这也是给孩子的一种选择权。


既让他有自主权,又感受到被尊重,他就会收起逆反的念头。





04

写在最后



心理学著作《孩子:挑战》中写道: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父母也开始学着做一个「过滤器」。


通过慢慢地观察和引导,过滤出孩子可以自己面对、应付的情况,然后有意识地退后,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去成长,去体会解决问题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叛逆、顶嘴,都潜藏在每一个孩子的内心,决定他是否会爆发的唯一诱因就是:他有没有感受到父母好好爱他。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有压力、会变得差劲,这时候父母要学着去“过滤”孩子的所有不足,然后去尊重他、关注他、接纳他、等待他,孩子也会过滤掉他内心的阴霾,把爱给父母。


所以,我们尽可能的用爱去教育孩子:


情绪稳定、不急不躁、好好说话、去感受孩子在变好,当孩子感受到有归属感和价值感时,他才会爆发出内驱力。


来源: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转载仅限微信公众平台,需要请联系授权。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新年快乐!

新春派点福利

平时绝对没有

  错过再等一年!


「公众号再一起做10年」年度社群
  已经突破5100人!
原价699元,目前优惠价599元
春节期间想加入一起学习
趁假期弯道超车
  给大家送个福利!
先领取优惠券再下单
  券后只需要365元!
仅限前88个名额

扫码,可以了解详细介绍
想进去体验的话,请放心付款
因为三天无理由退款,一毛不少

点击链接了解详情➡️ 重磅必看!公众号2025年怎么做?还能赚几年?新人机会在哪?| 粥左罗深度剖析


写作不分年龄、不看学历、不看基础

如果你想学习一门赚钱技能

可以来「粥左罗5天写作特训营」试试

 只需要5元 

实战课程+社群服务+打卡作业

专业助教一对一指导

粥老师2场直播+在线答疑

实时解决你关于写作的困惑

  长按二维码报名👇

  

最新·推荐阅读:

你好,我是粥左罗,从2024年9月开始,我每个月10号都有个重磅月度分享,是每个月最重要的一场分享,每一场都值得一看,以下是每期分享的文字稿:

2024年9月重磅分享👉粥左罗34岁生日复盘:我的10年逆袭之路(2万字,毫无保留)

2024年10月重磅分享👉30岁连续5年年入1000万,改变我命运的5个思维,缺了哪个都不行(值得读3遍)

2024年11月重磅分享👉粥左罗首次深度揭秘!持续年入千万背后:我每天的生活和工作,和这些安排背后的逻辑

2024年11月线下大会重磅分享👉命里缺爱的人,很难事业成功、很难幸福快乐,爱是一切原动力|粥左罗50分钟走心演讲

2024年12月重磅分享👉粥左罗:人到中年,再次改命,我凭什么?以下 5点,感谢顶峰会

2025年1月重磅分享👉2025开年必看重磅:我的10个顶级自律!|粥左罗

END

看完记得关注@粥左罗

及时收看更多好文

↓↓↓

粥左罗
新榜年度收藏价值公众号TOP10,90后北漂创业5年,白手起家持续逆袭,从月薪5K到资产千万,个人成长、新媒体专家,长期研究并实践“普通人如何在这个时代通过持续成长改变命运”,自媒体粉丝150万,做课程7年,学员15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