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含义
“大寒”,顾名思义,就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 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物候现象
1
鸡始乳:大寒时节,母鸡开始感知到阳气的萌动,提前开始孵小鸡。这一现象反映了生物对节气变化的敏感,预示着新生命即将在严寒中孕育。
2
征鸟厉疾:征鸟即鹰隼之类的猛禽,此时天气寒冷,它们为了获取足够的食物,更加频繁地在空中盘旋,捕猎时动作迅猛、凌厉,展现出强大的生存能力。
3
水泽腹坚:此时河流湖泊中的冰结得最为厚实,从表面一直冻到水底,整个水域都被坚冰覆盖,这是大寒寒冷至极的一个直观体现。
1
尾牙祭:尾牙源自于拜祭土地公的仪式。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 “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这一天,民间会备办三牲粿合,祭拜土地公,商家店铺则会犒赏员工,聚餐吃 “尾牙宴”。在尾牙宴上,白斩鸡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因为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要解雇谁,现代企业流行的 “年会” 食大餐即是尾牙宴的遗俗。
2
吃糯米饭:在广东,大寒这一天有吃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人们会将糯米加上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食材一起炒熟,吃起来香气扑鼻,既美味又能驱寒保暖。
保定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