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咪咕看奥运会!
成功摘下巴黎奥运会首金后,乘胜追击的中国军团再接再厉!在刚刚结束的女子双人三米板比赛中,中国选手陈艺文/昌雅妮不负众望,以337.68分提前锁定金牌,为中国军团再添一金。
作为历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收割机”,中国跳水“梦之队”出征巴黎,目标仍是包揽全部8枚金牌。
从1984年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中国跳水队已为中国贡献了47枚奥运金牌。但令人略感遗憾的是,独孤求败的“梦之队”固然荣誉等身,但从未在奥运会完成大满贯,在里约和东京,中国队都遗憾地“只”拿到了7块金牌。
3年前的东京,女子双人3米板由老将施廷懋/王涵压阵,两人夺金并功成身退后,均是首次征战奥运赛场的陈艺文/昌雅妮,成为巴黎周期“梦之队”的5张新面孔之一。
3年来,两人多次斩获世锦赛、世界杯冠军,成为中国女子三米板崭新的领军人物,毫无疑问,巴黎奥运会双人、单人项目之后,两人的“收割”之旅,还在继续。但和少年成名、天赋惊人的队友全红婵、陈芋汐不同,两人的巴黎之行,却写满了专属于凡人的励志故事。
出生在湖北仙桃的昌雅妮,最初选择的项目,并不是跳水。
2006年,5岁的昌雅妮进入李小双体操学校学习。闻名全国的“体操之乡”,先后走出了李小双、李大双、杨威等9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累计向国家培养和输送近200名高水平体操运动员,然而,起初与跳马、高低杠和平衡木打交道的昌雅妮,最终却被启蒙教练刘芬劝上了另一条路。
第一次见昌雅妮时,刘芬就被眼前这个梳着两条羊角辫小女孩吸引。经过身体测试,刘芬发现昌雅妮腿部弹跳力、爆发力很好,“天生是块练跳水的料。”于是,刘芬多次向省跳水学校讨教,为她量身定制训练方案,从倒立、划臂、蹦床、收腹等进行陆上训练,为“改项”未雨绸缪。
2008年,昌雅妮被选送到湖北省跳水学校,2013年进入湖北省跳水队,2015年正式成为“梦之队”一员。
比起昌雅妮,25岁才迎来人生首届奥运会的陈艺文,无疑“大器晚成”,1999年出生于海南海口的她,9岁赴广东接受跳水训练,开启跳水生涯,11岁时加入广东省跳水队,与谢思埸、全红婵等成为队友。
陈艺文早期成名于国内女子一米板项目,长期统治这一领域,在上一届东京奥运备战周期,也一度参加了国家队的集训,但最终,她还是继续征战三米板赛场。
近年来,陈艺文的进步更加迅速,她和昌雅妮在巴黎奥运会周期,在单人角逐中互有胜负,而搭档参加双人三米板以来,则从未让冠军旁落。
从2022年的世锦赛、世界杯,到2023年的亚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赛事,再到2024年的世锦赛和世界杯,只要她们携手站上大赛的跳板,金牌便是囊中之物。
在陈艺文看来,站上奥运赛场,调整好心态非常重要。“来都来了,就是全力以赴。”
但今年3月昌雅妮肩伤发作,不得不长期休养,她与陈艺文自此便未参加过国际比赛。巴黎周期女子跳板项目没有老队员坐镇,两位奥运新人肩上的压力都不小,当觉得自己“熬不过去”的时候,昌雅妮说自己还会“直接去找陈艺文哭”。
但最终,厚积薄发的两人的眼泪没有白流,“梦之队”旗开得胜,也让肩负沉重压力的两人,可以带着更轻松的心态,迎接单人三米板的角逐。
而两人的夺冠,也让跳水“梦之队”缔造了崭新的历史: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郭晶晶/吴敏霞开始,到如今的陈艺文/昌雅妮,20年间连续六届奥运会,中国跳水从未让女子双人三米板金牌旁落,这是比夺冠本身,更持久的统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