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课堂
求职道路上充满了机遇,同时也会面临一些风险。警惕求职骗局,是应届毕业生要格外关注的。
今天这节课将和大家讲一讲
求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帮助大家提高辨别求职“陷阱”的能力
增强维权意识
1
警惕网络信息误导
虽然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求职信息,但也存在一些夸大甚至虚假的信息。别有用心的人,可能会制作虚假招聘视频,制造美好的职业前景,引诱我们走进他们设下的陷阱。
因此,在浏览网络信息时
要保持警惕
不要被一时的美好表象所迷惑
可以借助多方渠道核实信息,比如企查查、天眼查、学校的官方就业网站等,确保所投身的行业和公司,包括就业地点都是真实存在的,并核实是否曾有不良信用记录。
2
提高辨别
求职陷阱的能力
求职陷阱和一些电信诈骗有相似之处,我们要提高辨别陷阱的能力,掌握一些方法。
不盲目相信各种承诺和吹嘘,一些不写在合同上的信息,都有可能是虚假承诺。
当一份职位看起来过于美好或过于轻松,工资却明显超过同龄人的水平时,不妨多思考一下是否合理。
通过查询公开信息和公司官方网站,了解公司背景和口碑,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评估求职机会的可靠性。
3
提高维权意识
如果发现自己因就业歧视、虚假承诺或违法行为导致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要敢于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是学校提供的就业途径,可以尽早与学校老师反馈真实情况。
如果是校外的信息来源,可以向相关部门或权威机构寻求帮助。
如果有劳动维权方面的问题
可以直接拨打当地的12333
或者查询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
联系方式进行投诉和反馈
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
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维权不仅有助于保护自己
也有可能帮助其他求职者
降低踩坑风险
希望同学们在求职的过程中,保持自信,不卑不亢。不要因为求职压力轻信虚假信息,也不要因为竞争激烈而过于放低标准。哪怕遇到几次挫折,也要相信自己,调整之后继续求职,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机会。
那么,有没有什么“信号”
预示着公司可能“不靠谱”?
遇到这些情况,一定要警惕!
面试只“画饼”不谈待遇
一家公司如果在面试过程中,尤其是到了谈入职offer的时候,只强调美好的前景和发展机会,而回避谈论具体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可能是一个“危险信号”。
一家靠谱的公司,会在合适的时机主动透露薪资水平和福利政策,以吸引求职者,而不是故意模糊待遇。如果公司在面试中不愿意透露薪资信息,很可能是他们待遇不合理或者不稳定的表现。
另外注意一点,所有口头承诺,不写在offer、合同里的待遇,不要有过多期待,单位很有可能不兑现。
入职缴纳押金、培训费
甚至扣押身份证件
一些不靠谱的公司,可能会借口培训或入职押金,要求求职者支付一定的费用。
这是一个严重的警示信号
合法的公司
不会要求求职者
支付押金或培训费用
更不会扣押求职者的身份证件
面临这种情况时要坚决拒绝
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和陷入法律纠纷
试用期转正后或上班满一年
才缴纳五险一金
缴纳五险一金
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
涉及员工的基本权益
一家靠谱的公司
会在入职后30日内为员工缴纳
如果公司声称试用期转正后或上班满一年,才开始缴纳五险一金,这可能意味着,公司并不愿意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建议提高警惕,最好避免进入这样的公司。
粉饰岗位
一些不靠谱的公司,可能在招聘广告中夸大岗位和待遇吸引力,但入职后的实际情况,与所描述的情况会完全不符。
如果在面试过程中发现
大部分面试问题和问题考察能力点
和公司在招聘广告中的信息不符
千万要提高警惕!
无明确收入构成标准
一家靠谱的公司,会明确告知员工的薪资构成,比如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金等,包括发放标准以及什么时候发工资。
如果公司在这方面模糊不清,没有明确的收入构成标准,那么很可能在薪资支付上存在问题。
求职者要在面试过程中
提前了解薪资构成
避免日后因为薪资问题产生纠纷
如何应对这些“信号”?
1
多方求证
遇到上述情况,也不一定都是陷阱,只是不靠谱的几率较大。建议在面试前后,从多个渠道了解公司的情况,包括现员工、前员工、行业资讯、公开信息等,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2
谨慎签约
在签署合同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涉及薪资、福利等方面的内容。如果有疑虑,可以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千万不要因为过度相信目标单位或者嫌麻烦,就一带而过地签了合同。
3
保护个人信息
不要将个人身份证件原件、银行卡密码信息等敏感信息交给用人单位,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4
不急于决策
不要被公司急迫的要求所影响,给自己一点缓冲时间,仔细思考是否要进入这家公司。
5
维权意识
如果发现公司存在违法或不正当行为,要有维权意识,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相关部门的帮助。
(全国人才流动中心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