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天关”卫星
目标:发现和研究暂现天体
以“天关”命名,旨在体现中国人自古至今对于浩瀚宇宙一脉相承的探索精神。专家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暂现天体观测的国家之一,自汉代以来,就有对新星和超新星爆发等暂现天体的记载,公元1054年,我国曾记录到一次超新星的爆发事件,它位于中国古代星座“天关”附近。
“天关”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袁为民:古代把超新星和新星这样的爆发天体称为“客星”,1054年记录的超新星也被称为“天关客星”。“天关客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发现的非常著名的一个超新星,它的记录非常详尽,对中国和世界天文学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如今,人们通过望远镜仍可以看到“天关客星”爆炸后留下的壮观遗迹——蟹状星云。蟹状星云在X射线波段明亮而且相对稳定,因此天文学家将蟹状星云作为一种标准来测量宇宙中其他X射线源的辐射强度。“天关客星”的观测和记录保存,为超新星、超新星遗迹和恒星晚期演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跨越近千年的观测证据。
“天关”卫星首批科学成果发布
“天关”卫星在轨运行期间,开展了持续动态巡天监测,成功捕捉到种类丰富的暂现天体,包括恒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伽马射线暴、超新星等,它们的爆发持续时长覆盖了从几十秒到几个月。
此外,“天关”卫星还发现了一例可能的新型暂现天体,由于爆发时它的辐射集中在X射线波段,且较为暗弱,仅持续了10天左右,很难被其他望远镜探测到。专家表示,新型未知暂现天体的发现对于研究和丰富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7双“眼睛”捕捉
更远更暗弱的“宇宙焰火”
“天关”卫星系统总师、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张永合:这颗卫星搭载了7对非常灵敏的“眼睛”,其中有6对是仿生龙虾眼的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它组成了一个巨大的视场,有3850度,具备在天上发现爆发源的能力。
未来我国还将部署
一批新的空间科学卫星计划
据了解,未来,瞄准宇宙起源、空间天气起源、生命起源等“起源类”重大科学问题,我国还将部署研制更多的空间科学卫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 王赤: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将提出实施和研制大约50颗科学卫星,主要的目标聚焦在5个方向,包括“极端宇宙”“日地全景”“时空涟漪”“宜居行星”和“太空格物”,将在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太阳系天体的形成以及生命起源等重大的科学问题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ID:CCTV-channel1)综合《新闻直播间》
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