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丧父丧母,都被送到荣国府抚养,为何只有黛玉是外人?

百科   2024-09-09 10:24   广西  


在《红楼梦》里,黛玉很小(据信是6岁左右)就进了荣国府。按说当时林如海这个两淮巡盐御史还健在,为何还是要把自己唯一的女儿送到千里之外呢?


按照林如海的说法,一方面是贾敏死后,贾母思念自己的女儿,见到外孙女黛玉也算是老怀稍慰;其次也是为了使黛玉受到更好的教育,不耽搁她日后的婚嫁。

但谁也想不到,黛玉走后不久,林如海便一命呜呼,黛玉从此就成了孤儿,只得彻底长住荣国府了。

和黛玉有相同命运的,其实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宁国府的惜春。明明是宁国府唯一的女儿,却因为和黛玉一样的原因,从小就在荣国府长大。但她们两人之间的待遇和含义,却有着天壤之别。


很多人认为,黛玉在荣国府享受着无比的宠爱,生活待遇和贾宝玉这个心肝宝贝看齐,住在贾母身边。后来搬到大观园,黛玉更是住在最好的一个院子潇湘馆。比惜春的待遇要好很多。

而惜春虽然号称贾府四春之一,其实存在感并不高。在贾母眼里,唯有在交代惜春画下大观园一件事上、似乎稍有分量。其余基本看不到有这个侄孙女。

为宁府的嫡派小姐,族长贾珍的胞妹,惜春生活在荣国府是不能算被收养的,充其量就是换了个房屋。


尤其是在《红楼梦》所描述的那个时代,同宗近族,尤其是贾府这样的公卿世袭之家,宁国府和荣国府在宗法上是真正的一家人。

而黛玉则不同了,她虽然是贾母的亲外孙女,但她首先还是林家人。从古代宗法来看,林如海夫妻双亡之后,黛玉的第一监护人并不是贾母或者荣国府,而是林家的其他宗亲——即使是看上去远隔了好几代的宗亲,也比荣国府要更“言顺”一些。


可以说,像黛玉这样的“六无”少女,父族都没人了,长住荣国府才叫被收养。

从血缘亲疏来看,黛玉似乎比惜春更近荣国府。但苦于姓林不姓贾,只是“外”孙女。所以,袭人和探春提到黛玉的时候,才会说她“不是咱们家的”。

但惜春就永远不会被人这么议论。所以,黛玉住在荣国府,虽然表面上风光无比,但骨子里一直有一种非常浓重的自卑与危机感。这也是《红楼梦》早期的黛玉,为何会表现得那么敏感和犀利的缘故。


那么,黛玉和惜春为什么都会被荣国府抚养呢?

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古代的“五不娶”——丧母长女不可娶。

按照《大戴礼记·本命》:“女有五不取:逆家子不取,乱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世有恶疾不取,丧妇长子不取” 。

所谓丧妇长子不娶,说的就是黛玉惜春这样命运的女子。母亲死得早,缺乏应有的闺中教育,便会成为权贵人家“不能娶”的对象。

因为古代的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女红,各种礼仪规矩以及管家能力。而这些知识,都必须由女性长辈来完成,即使黛玉有父亲,也不能胜任这个任务。


因为古代的男人管不到内宅,如果家里没有女性长辈,丧母的女孩子就等于没人管教了,将来婚配都会受影响的。

而惜春自幼死了母亲,父亲修道,没有继母。家里只有哥哥嫂嫂,且尤氏夫人这个嫂子也还是继室,这种家庭环境,也是不适合贵族小姐成长的。

但为何只有黛玉就是被人看作“收养”,而惜春则不会呢?


就是因为惜春好歹还有一个亲哥哥贾珍,贾珍也有尤氏这个妻子。古代礼仪,长兄当父、长嫂当母。

对外而言,惜春还算得上是有人管教的,闺中礼仪,各式女红也都不会耽搁。

而黛玉的林家,则只剩下她孤零零的一个人。一个世家女子,唯有在族中女性长辈长年累月的亲身教导与影响下,才可能培育成真正的千金小姐,具备大家风范。这样的女子,才能在婚后做到理家、相夫,和教子。


可以说,一个完美的大家闺秀,可以影响一个家族的家风。所以,古代贵族大家挑选媳妇时,都最讲究门当户对。但有一点是不能少的,那就是未来的儿媳妇必须是经过贵族女性长辈的专门教育。

而放眼贾府,谁最符合这个身份?贾母显然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选。

她自己就出身名门,身份本来就极其尊贵。更主要的是,当今贤德贵妃元春,就曾是贾母亲手教导出来的。这说出去不就是最好的嫁妆吗?


因此,即使惜春在宁国府还有“长嫂当母”,不是像黛玉那样的“五不娶”之列,被接到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也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

这也是黛玉当初为什么会被父亲林如海送来的主要原因之一。只可惜,黛玉最欠缺的,还是没有惜春那样有一个名义上的亲哥哥,也就无法做到“长嫂当母”教导之根,所以才总是有那种寄人篱下之感。

于是,同样是没有了母亲,后来还都成了父母双亡,黛玉和惜春都在荣国府长大,却只有黛玉一直是“外人”,而惜春不会。


这个原因、在我们现代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却又是那个年代谁也无法逃避的——父母之后,兄弟姐妹、哥哥嫂嫂才是名义上的依仗,决不能落入“无教诫也”。
图文来源于红楼梦原著阅读,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红楼原著阅读
每天细说红楼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