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南京某街,一司机车内挂美国国旗,路过的一名大汉身份是退伍军人,怀疑其车主是间谍,拦住汽车要求司机撕掉国旗,否则报警抓他。
“我挂哪国国旗跟你有什么关系?”
“我是退伍军人,你就不可以挂美国国旗!”
“你有什么权利管我?”
“我就有权利!你就是间谍。”
两人互不退让,最后警察局也如实接到了报警电话,出警。
警察来了也略显无奈,车内装饰品无法作为间谍法案中的有效物证去定义,但我倒是对此事很感兴趣,因为我认为真间谍不会挂美国国旗,而是会比真爱国表现得更爱国,由于间谍不是傻瓜,所以间谍往往是以‘慈眉善举’之影子混迹于人海之中。
至少,不会在大街上就这么显而易见地露出端倪。
这事儿,之所以想共享给大家能讨论一番,是因为这里面有一些逻辑想让大家搞清楚,说个前不久的一个真实发生的案例,比较好地拿来当对比:甘肃省文旅厅对一处景点做了双文翻译,为了方便亚洲不同国籍的旅客,分别的英文和日文。
这个地方就是嘉峪关:
然而,一名退伍军人享受了退伍军人优待游完了景区,反手就是发视频举报景区的标识有日语,各种卖国间谍罪名安上。最后景区出来解释,这里海外游客多,这些景区标识中英日韩都在一块。
请注意,最后景区还补充了一点:但是他只关注了日语。
微妙的直觉就在这里面,当日本文化不在其中的时候,美国国旗就显得比较惹眼,而当美、日同时出现的时候,对日本的惯性反应触发得就更强烈。
然后有趣的讨论就发生了:
多数网友认为这是退伍老兵的“过激行为”,并开始朝着“寻衅滋事”的方向上引,天平的两头似乎总是一边倒,要么就是指出间谍罪,要么就是指责寻衅滋事,那么到底哪边的情绪更重一些?
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典型的“为了正确的事情作出的错误行为”,因为逻辑的尽头有一点要清楚,抓间谍不是在大街上抓的,就像抓人贩子不是要封锁整个火车站挨个去排队去看脸。
保障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保障每一个人的安全,保障每一个人的人身自由,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是爱国,是基本的爱国。
而包容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尊重他们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求同存异,这是爱国,是进阶的爱国。
国家抓间谍的同时要保障公民的安康与安心,不打扰、不惊动就把是事情给办了,这是正解,但一个人将“爱”上升至限制他人的自由和生活爱好,爱到要破坏公民的财产,爱到要彼此对立,非友即敌人的时候,那么,所有购买丰田、本田、尼桑汽车的车主与使用苹果手机的用户,如何定夺,很显然,那根本就没必要去定夺,一旦上升至这个地步,那么你无法与他在交流任何国际局势。
国际上,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发展求存甚至也会主动引进利于外国经济产业发展的项目,但同时自身产业界也得到了充血与助推,凡事要建立在不阻碍自身发展的层面才可以谈得上是真的爱国,对于今天看到的这事儿,我是自然不能让这样的人跑到美国大使馆去摘美国国旗,想必他也不会去,但当一个人将另一个的兴趣爱好,尤其是完全GET不到这一层面的人做了一些看似有点喜欢外国的东西的事情,那也大可不必大动干戈。
这让我想起我儿子昨天做的一件事,他看了个纪录片,影像画面中播放的是1956年的美国和欧洲的工业化水平,当他看到1956年的美国和法国满大街都是各式各样的汽车和穿着靓丽时髦的人穿梭于大都市的街头巷尾的时候,他也发出一声感叹:“爸爸,这国外真的这么先进吗?”
“可他们没有高超音速导弹,你怎么看?”
“啊?B型战机那么多,怎么没研究出高超音速导弹?”
“因为你要看比什么,世界这么多国家,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强项,美国国家的发展史也都不同,早在几千年前,不,在区区1000年前,还压根就没有美国呢,辩证得看待问题,你会更爱你自己,才会使你更强大,主要是,除了那些一开始确实落后的,大多数新兴工业都稳定超越了美国,你看不见,因为你不懂,要是跟你说产能,你能懂吗?”
“不太懂,我就能看到一些同学之间都在吹的东西。”
“恩,什么时候,你能将14亿人的奋力追赶,在艰难险阻之下,在多样巨婴的坏菜之下,中国依旧能逐渐利于世界民族之林且能够利于不败之地,你就知道什么更重要,不是你同学买了日本车,他就不爱国了,对商品的喜好无法撼动一个民族前进的步伐。”
“所以现在中国的新能源这么牛?”
说到这里,我就哈哈大笑起来,我知道对一个孩子而言,说不清楚那么宏观的视野,但我认为他略能理解了一些皮毛。
对于间谍也好,还是那些想在班上打你小报告的人也罢,敌人永远不在街上,也不是那些车牌号66666、88888的车主,因为国籍写不到脸上,痴汉只能骚扰电车上的女人,但骚扰不到整条干线,就是这个理。
只有自己所处的层次达到了一定地步,你才能看见一些本属于该层才能看见的事物本质,在大街上抓间谍,属实是把“间谍”看得太低级了,逻辑的最后一层便是,你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间谍,更不清楚间谍每天的工作内容和行为习惯。那这,便是在认知的天平上加了一坨浆糊,根本称不出什么有意义的结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