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农业科技 创新发展模式
我市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助推乡村振兴
日前,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张家湾乡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成片的中药材与大地交织成一幅绚烂的画卷。村民们穿梭在中药材基地内,进行收割与整理工作,脸上露出收获的喜悦。
中药材种植产业不仅为种植户铺就了一条致富之路,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务工增收的机会。“我们村建立了500亩的防风中药材基地,从种苗、管理到收获,已经带动了村里50多名村民就业,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更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张家湾乡张家湾村相关负责人说。
我市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将中药材产业进行重点打造。邀请省科学院、高校、企事业单位的农业科技型专家人才担任农技推广专家,进驻乡村,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开展产学研合作、转化科技成果、创办实体示范带动等形式,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87.5万亩,涵盖了桔梗、牛膝、苍术、防风、柴胡等多个中药材品种。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订单式种植,中药材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近年来,我市立足当地资源,采取因地制宜的种植方式和经营模式,促进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加快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扶持中药材专业协会和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农场+示范园+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实现稳定增收。一些乡镇依托药业企业,建立了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试验基地和黄芩、柴胡、苍术等道地药材的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同时,还以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工企业为依托,建立了中药材仿野生驯化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制剂研发、中药新药研发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了一批现代中药材产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加快推进中药材和中成药品种、技术的更新转化步伐,提高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食品医药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编辑/刘纯阳
责编/王馨颖
评论区已开放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