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9月底,罗念生从美国乘船到达比雷埃夫斯码头,开启了他在希腊一年的游学生活。日后在回忆起1933-1934那一年的经历时,他提示同胞“应该有人去念一点活的书回来”。自19世纪后半叶始,古希腊的历史在考古学家的发掘下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迈锡尼、克诺索斯、德尔菲、奥林匹亚等不再只是一个个地理的名词,而是历史发生的现场。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的结合,让历史重新具有了生命。
本栏目将围绕考古遗址发掘、文献记载传统带领读者走进历史现场,读点活书。此外,还兼及希腊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为当前的中希文明互鉴助力。
主持人:张绪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学术发展部主任
雅典德国考古研究院与德语学院
“我从前没有教过低年级的学生,很多教育问题我是一无所知的。只能根据自己上学时的印象,尝试用自己小时候喜欢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孩子们都很配合,高年级的学生能够理解,而低年级的学生则整日喧闹,我无能为力。有一次,瓦尔特推开教室的门,他很生气地问老师在哪儿,他被逗乐了,因为我就站在讲台上。还有一次,教室的天花板上挂上了我的卡通画,当我进入教室时全班沸腾了,我对同学们的搞怪只能表示钦佩。然而,孩子们的学习都进展顺利,他们对这些有趣的课程显然很享受,因为作为一名真正的教授,不但给他们布置德语作文的作业,还教给他们一些历史知识。当时的人们对希腊历史并没有什么概念,当我在午后带他们参观卫城,给他们讲述梭伦、庇西斯特拉图斯和伯里克利时,或者在吕卡维多斯讲解阿提卡时,抑或在萨拉米斯讲述当年的海战场面时,孩子们都充满了喜悦和热情。此时协约国的巡洋舰正在逼近比雷埃夫斯,发生在公元前480年的波斯入侵对于年轻的希腊学生便有了更加特殊的意义。”
来希腊“读点活书” | 希腊前总统:以人为中心——亚里士多德与孔子“正义观”的共同价值取向
来希腊“读点活书” | 王以欣:多情自古最销魂——“希罗与利安德尔”神话
来希腊“读点活书” | 邹薇:拜占庭史籍中的连体双胞胎分离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