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多肉“缀化-锦-群生”就没有入坑?看你懂不懂
大家在养多肉的过程中肯定反复听到过这几个词语:缀化、锦、群生
前面两个名词代表植物中的“变异”现象,后面一个名词代表一株植物生长出很多新的分枝
多肉缀化
缀化:是指花卉中常见的畸形变异现象,属于植物形态的一种变异现象。
缀化变异是指某些品种的多肉植物受到不明原因的外界刺激(浇水、日照、温度、药物、气候突变等),其顶端的生长锥异常分生、加倍,而形成许多小的生长点,而这些生长点横向发展连成一条线,最终长成扁平的扇形或鸡冠形带状体。
缀化变异植株因形态奇异,观赏价值更高,又因其稀少,较原种(种植)更为珍贵。
目前韩国特别流行养缀化的多肉植物,收集这些异类也成了他们的乐趣之一。
多肉出锦
多肉植物的斑锦变异的数目和类型在植物界中可以首屈一指,这是和多肉植物特殊的生理生化特点密切相关的。
多肉出锦其实也就是锦斑,这当然是一种变异现象,不过是在颜色这方面。锦斑变异是指植物的茎、叶等部位发生颜色上的改变,如原本的植物主体颜色为绿色,而后发生锦斑变异现象,从叶片中心或者边缘生长出白色或者黄色的斑纹。所以出锦本质上是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光合作用受阻,因为叶绿素缺失的程度不同则会展现出不同的外观颜色,故而会出现各种颜色交叉。
一般情况下,出锦不会是整片颜色的变化,只会是叶片或者茎部局部颜色变化,对于出锦,多肉的颜色确实会更好看,更具有观赏性,但是我们要清楚,上色不等于出锦。多肉因为光照、温度等的因素产生变化,改变颜色并不是出锦,出锦确切得来说是叶绿素缺失,而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必备要素,这也是为什么全锦的多肉会离死不远的原因,绿植没办法进行光合作用,你还指望它能够活下去么?
自然出锦的概率(类似于人类的白化病)极低,且能够通过各种繁殖手段遗传下来的更是少之又少,只有用自然出锦的叶片叶插或者种子繁殖出来几率会大一点。但是不少出锦也是不稳定并带有季节性的,可能刚买回来的时候是出锦的,等到一段时间过后就会出现退锦的现象。
多肉群生
再来说说群生,有不少肉友是因为看到群生的美图才入的坑,毕竟一株美肉的杀伤力够大,一群美肉的杀伤力急速翻倍!
群生主要指的就是植物主体有多个生长点,每个生长点生长处新的分枝与侧芽,并且共同生长在一起的状态。
群生效果是比较容易出现的,哪怕不管多肉,时间也会让多肉慢慢群生起来,如果要快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砍头。给老桩植株砍头,将顶端优势去除后,大量的新生的侧芽会出现。
一般来说可以优先在秋季进行,夏季不太炎热的地区可以选择春天进行,而有保暖措施的地区也可以在冬季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