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 || 鳯舞九州倾情朗诵《回故乡,见自己》 作者:秦申 音乐编配:鳯舞九州

文摘   2025-01-21 00:01   黑龙江  












作者:秦申

朗诵/配乐:鳯舞九州





《回故乡,见自己

作者:秦申

...................................................

     人的一生只为返乡,来来往往都是奔波在回家的路上。尤其是在寒冬腊月年关将至的时候,人们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更为渴望。而回到故乡,只为遇到真实的自己。


     今年的春节似乎比往年来的更早一些。元旦刚过,就有稀稀落落返乡的人流涌动,我也是在此后的不久,好不容易才搭上春运的绿皮火车,接着又挤上中转的客车,随后又坐上了在桥头等候已久的表弟的农用三轮车……历经十几个小时的无缝衔接,行李箱拖着疲惫的我终于回到了阔别的故乡。


     一年未见的小小村落,在冬日的阴冷中尽显破败,云层压的很低,似乎要变天。树木失去往常的葱茏,无精打采的在北风中凌乱的摇曳着;河水也没有夏季猛兽般的肆虐,水落石出,裸露出伏在鹅卵石上的苔藓,有一搭没一搭的,像一个赖头的和尚;周围的群山失去了树叶和绿草的装扮,显得既秃又矮,而我的心情却越发的高涨,因为老屋就在眼前了,和老屋一起的还有我年迈的父亲……


     奔波的疲劳让我一夜无话。


      是日清晨,“吱扭”一声,厚厚的木门被熟练的推开了,小村庄在睡梦中被惊醒。只见天地苍苍,茫茫一色,真干净。“下雪了——下雪了——”我抑制不住内心的真实想法脱口而出,僵硬板了一年的上班的脸上,在冰雪中舒展出了几朵梅花,躁动的脚迫切的想在白茫茫的雪地里留下几个属于自己的印记,向周围的万物宣誓管辖权。


      就在抬脚出门时,哎,门外屋檐下的台阶上,不知何时早有一串串动物的脚印,是狗是狼,不可辨,但都清晰表明,它昨夜曾经的造访。或来讨食,或来避寒,或是知道我回来了,来找我闲聊,或者也是来向我宣誓主权的吧……但都被木门拒之门外了。


     远处,袅袅的炊烟,一柱升天,忽而一个粉红的身影在晃动,簌簌的扫雪声,给宁静的大地增加了一丝生气。还依稀记得那是隔壁张家阿婆的家,往年扫雪的一定是那个胖胖的身子,像极了一团雪球,滚来滚去,不一会儿地上的雪就消失殆尽,而今天显然不是她了。后来听说,那是她孙女,而她,已经在立冬时殁了……




     早饭过后,表弟来约一起赶腊月集。赶集是儿时最为热闹的场面了,尤其是腊月集,一到一四七(农历的尾数),四乡八码头的人流一股脑的拥了过来。一时间,街道上背背笼的,挑花灯的,补鞋的,卖蒜的,拎油壶的,挎篮子的,拉孙子抱娃的,卖酒打卦的,套圈耍猴的,笼着袖子发瓷的……把街道占的满当当的,水泄不通。想着想着,心头不禁又是一热,便想赶紧去看看。


     街道还是那个街道,人却变得稀稀拉拉的,儿时的小伙伴也不知去了哪里,摆摊的多半还是他们的父辈,风烛残年的身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那近乎祈求的眼神来来回回的打量着三三两两的路人,售卖着自己种出来的农产品。然而并没有人买,也许他们在售卖的是自己已经不多的时日罢了。又见一个卖油炸麻花的,一块钱买了两儿,嚼在口里,麻花还是那样脆生生的,却没有儿时那熟悉的菜油香味了。


     这个集市,曾经承载着我儿时所有的记忆,而今,热闹不属于这里了。潜移默化地延续着先辈们百年如一日的习惯,似乎渐去渐远,熟悉而又陌生。我又胡乱的逛了一下,在集市上买了点葱,又买了点蒜,带一些心有不甘,带一些不留遗憾。他们都是把家里最好的拿出来卖,想换点零用钱,把最差的留给自己吃。那淳朴和善良,那一张张朴实无华的面容,还是三十年前的样子。


      回家的途中,本想再看看路边的歪脖子枣树,那是留根他太爷手上栽的。据说树还很小的时候,也是笔直笔直的,往来的人们经常在有树杈的一侧上挂行李,时日一久,树就被压弯了。在我记事的时候,树荫如盖,我往来集市,拎东西换把手,就在树下小憩一会儿,夏天遮遮阳,秋天偷摘几颗枣,填填饥饿的肚皮,老枣树给了我无尽的庇护,它也是南来北往行者的“驿站”,可今年走到家了都没找到,一问才知,它在几年前也“进城”了,去做了富人区路旁的景观树。再后来,又听说,卖树的钱替留根还银行的房贷了,如今留根一家已经把根留在城里了,说是为了娃娃的教育……


      在恍恍惚惚中,年不知不觉的来了,又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在小院中,在并不宽敞的老屋里,在平淡无奇的过年里,上演着父与子并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的沉默。


     初五刚过,村子上空,硫磺味渐行渐远,猜拳行令声也变得稀稀拉拉,时隐时现。打工人又开始新一年的征程,冰冷的春雪,将留守老人和还未远行的青年都锁在了各自的家里,马路上一片萧索,只有那火红的灯笼,在白雪的映衬下,诉说着这里刚刚发生过的“热闹”……年过完了,村子又老了一岁。这就是千千万万归乡人的故事,是你的故事,是我的故事,也是农村的故事。


     站在日渐消亡的村口,于五味杂陈之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来处和归宿。过年已沦为对儿时的回忆,外婆的思念、母亲的祈盼再也不见……长假在浑浑噩噩中过完,好在,春节结束了,春天又悄悄到来了。在又一年的春天里,让我们和万物一起,面朝春光,再揣希望。









 作者:秦申

秦申,祖籍陕西,旅居上海,大学文化,土木工程专业,自诩是“钢混工匠”。外部貌似钢筋水泥,内部却是柔骨情愁。热爱文学,喜好散文、诗歌,文学作品有在《西部散文选刊》和《奔流》等文学杂志社刊登发表。

朗诵/配乐:鳯舞九州

鳯舞九州 退休教师 热爱舞蹈 热爱生活 喜欢诵读 希望用声音传播世间美好 抒发情感 传递正能量 多家平台首席主播。



投稿须知:

1.作者来稿须为原创首发,著作权归其本人,文责自负。

2.来稿如不许改动请加以说明,未说明者视为可以做形式上的修改,字数控制在300——1500之间。

3.文稿请直接粘贴在微信窗口或者邮箱,可同时发送附件,须附上作者生活照,简介及常用微信号,个人简介字数100之内。

4.审核通过的稿件会在二周内回复,未回复即视为不予采用。

5.文字音频投稿:

邮箱:544589872@qq.com.

微信:18845658123谢谢关注投稿!

6.编辑文章的图片来源于网络或个人


冬晖云霞朗读者编辑部:


主编:白衣天使 副主编:初冬

文稿音频组稿:鳳舞九州 雪玲


冬晖云霞朗读者
【冬晖云霞朗读者】与你有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