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千万箱!这款“国民饮料”原料来自十堰

民生   2024-12-11 18:36   湖北  


是十堰坚决守护的“生命源”

也是十堰得天独厚的“发展源”

一库源头好水
一路流金淌银
既润泽南北两地
又激活源头水产业


通过南水北调对口协作
北京一轻食品集团落子丹江口
“国民饮料”北冰洋有了丹江味儿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丹江口翘嘴鲌
也一路北上“游”向北京人的餐桌
“十堰好水”正成为“经济活水”
“淌”出一片新的天地


“今年收购价比往年几乎高出一倍,我这橘园估摸着能挣10万多块钱。”11月30日,丹江口市凉水河镇江口村村民罗天恒站在自家橘园里,看着一个个小灯笼似的柑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金灿灿的武当蜜橘挂满枝头,果农在枝丫间采摘。图源北京日报


老罗过去是丹江口库区的渔民,有三条船,靠捕鱼养鱼为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他上岸成了橘农,但经常“丰产不丰收”。


原因倒也简单。丹江口市柑橘种植面积大,但大多销往外地。一旦遇上“大年”,橘子的收购价格就会被压得很低,那些个头小、品相一般的橘子,更是无人问津。


而今年,老罗再也不用担心橘子滞销的问题,也不用担心收购商随意压价了。


2023年11月,北京一轻食品(丹江口)产业园全面投产,成为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华中地区落子的第一个产业园区。该项目占地133亩,总投资10亿元,除了生产果汁汽水,还生产HPP(超高压杀菌)橘汁、茶饮料、高端饮用水等产品。从此,“国民饮料”北冰洋汽水有了丹江味儿。



北京老字号“北冰洋”最新打造的吉祥物“冰冰熊”头顶的桔子,正是来自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武当蜜橘”。图源:北冰洋饮料微博


今年10月,北京一轻食品(丹江口)有限公司与丹江口市签订协议,承诺以不低于每公斤1.6元的价格兜底收购柑橘15万吨,一下子解决了橘农的后顾之忧。


北京老字号为何看上了武当蜜橘?


“这是‘两山’理论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北京十堰对口协作的重要成果。”北京挂职干部,丹江口市委常委、副市长隋耀卫表示,发展水经济,有利于更好地守水护水,从而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走进北京一轻食品(丹江口)产业园,如同置身于一个现代化的工业旅游景区。在这里,一个个武当蜜橘经过分拣清洗、榨汁取汁、杀菌冷却等工序,变成了一瓶瓶HPP橘汁。工作人员介绍,HPP橘汁采用超高压灭菌技术,没有添加剂,不加一滴水,保留了武当蜜橘的原有风味和营养成分。采用鲜榨橘汁生产的汽水,果味也更加浓郁。


北京一轻食品(丹江口)产业园。图源北京日报


生产一瓶HPP橘汁,大约需要10个橘子。HPP橘汁生产线一小时可以生产18000瓶橘汁,对橘子的消耗量巨大。而丹江口作为武当蜜橘的主产地,柑橘种植面积达30万亩,年产量超30万吨。因此,一轻公司落地丹江口,可谓是“天作之合”。


武当蜜橘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具有果肉细嫩、汁多化渣等优点。依托得天独厚的优势,一轻公司顺势提出了打造“中国柑橘深加工全产业链第一品牌”的愿景。从单纯卖橘子到生产HPP橘汁、果汁汽水等高附加值产品,丹江口的柑橘产业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北京一轻食品(丹江口)产业园。图源:北京日报


今年,一轻公司计划收购柑橘15万吨,大约占到丹江口市柑橘总产量的近二分之一。仅此一项,就能生产HPP橘汁600万箱、果汁汽水800万箱,实现产值11.2亿元,辐射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就业2万余人,带动库区橘农人均年增收近千元。


围绕丹江口的水源、橘园、茶园等资源,一轻公司还推出了不同品类的产品,既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又带动了当地水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口协作机制,越来越多的北京企业来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投资兴业。继一轻公司之后,燕京啤酒丹江口产业园也已开工建设,并有望在明年7月底投产。


今年前三季度,丹江口市水经济相关产业创造产值124.1亿元,实现税收6.5亿元,占该市总税收的33%。



11月30日清晨6点,晨曦初露,丹江口市蒿坪镇寺沟村里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工人们正在拉网起鱼。


“这个池子一年能产2万多斤鱼,主要销往北京。因为这里水好,产出来的鱼肉鲜、细、嫩,很受欢迎。”丹江口市高低位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军涛告诉记者,身旁的养殖基地,20多个大小不一的鱼池里养殖着丹江鲌、花鲢、鲈鱼等鱼类。



水库里养鱼变上岸养鱼,好水养出一池好鱼。


被宋代诗人杨万里喻为“一声磔磔鸣榔起,惊出银刀跃玉泉”的丹江鲌,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这种鱼对水质要求极高,离水3分钟左右就会死亡,运输难度极大。


丹江鲌身材修长,嘴巴上翘、背肌凸起,颜值颇高。


上午10点,满载800多公斤新鲜活鱼的运输车启程,将在第二天凌晨5点左右抵达北京,再运往“丹江渔村”的各个门店。


12月1日,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茶棚西路的“丹江渔村·小院”门外,一口大鱼池里,一条条丹江口翘嘴鲌欢快游动。


“丹江渔村·小院”。李东升 邵汶彬/摄


“这些丹江鲌是从寺沟村养殖基地用专车运来的,条条鲜活!”丹江渔村的老板张勇告诉记者。


从千里之外把极为娇贵的丹江鲌运到北京,让顾客吃到鲜活的食材,这中间要经历什么?


“运输车去丹江口的时候,车厢得装上北京房山的水,然后在丹江口混合着当地的水去养,让鱼慢慢适应。回程时运输车里装的就是这种经过调和的水,把鱼运到北京再进行混合养殖。”张勇介绍,经过南北水调和而成的18℃恒温水,再配上充足的氧气,就能让鲜活的丹江鲌克服“水土不服”的问题。


“每两天需要运送一车,北京的8家门店同时售卖。”张勇说。


11点刚过,“丹江渔村·小院”70间包房和15张卡座已经满座。


“清蒸丹江鲌是餐厅的招牌菜,每天要卖出150多条。”掌勺的厨师长曾刚是土生土长的丹江口人,今年33岁,到餐厅工作已经7年了。“我们让北京市民不仅喝上丹江口水库的水,还能吃上来自丹江口的活鱼。”


“丹江渔村·小院”的招牌菜——清蒸丹江鲌。李东升 邵汶彬/摄


2014年,“南水”进京,丹江口市和北京市海淀区结为“一对一”协作关系。在两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丹江口农副产品展销基地在海淀区四季青镇成立。次年,展销基地转型为餐厅,取名“丹江渔村”,餐厅80%的食材来自十堰。


“北京市民喝上‘南水’后,对来自水源地的食材也格外偏爱。从此,丹江口翘嘴鲌随‘南水’一同进京,‘游’上北京市民的餐桌,成了丹江渔村餐厅的‘网红’美食。”餐厅经理李磊说。


来自水源地的食材吸引不少食客前来品尝。李东升 邵汶彬/摄


在“丹江渔村·小院”内,顾客喝的是来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生产的瓶装水“武当山水”,吃的是丹江口翘嘴鲌、房县小花菇等十堰土特产,还有丹江口血桃、武当蜜橘、房县黄酒等伴手礼,就连餐厅装修也融入小木屋、芦席棚、马灯、旧渔船等元素,仿佛把人们带到了丹江口水库旁的小渔村。


“我每个月可以推销1万元左右的十堰农产品。”餐厅服务员王俊霞于2022年从老家丹江口来到餐厅打工。和她一样,渔村的多数员工来自丹江口库区。


“我们希望客人用餐时,更多了解南水北调这一宏伟工程背后的湖北人、湖北事、湖北文化和湖北情。”李磊说。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秦楚网”微信公众号
秦楚网原创微信 欢迎分享
文/北京日报记者 王琪鹏 十堰日报记者 兰瑞文 段吉雄 杨超
编辑/桐桐 责编/千阳 终审/晓芳
合作热线/0719-8118180

秦楚网
懂生活,更有趣。秦楚网由中共十堰市委宣传部主管、十堰日报传媒集团主办,是十堰市重点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