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正的大级别卖出机会到来之前,一切的动作都应该围绕四个字——增厚筹码!
很多人选择增厚利润,但利润是变量,不确定的,也是波动起伏的,很多时候,对于短期,只是图个开心或者心理安慰。
利润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足够大的价差,比如从10涨到100就比从10涨到50的绝对价差大。
这方面我们没办法控制,没办法左右,也只能被动接受,甚至有运气的成分,需要市场给面子。
另一个方面是增加筹码数量,而筹码数量的增加,无非扩大投入、增加本金,但每个人的本金是有限的,有时候弹尽粮绝,就没钱增加投入了,也只能拿着,其他没有任何办法。
还有一种就是通过波段,每次高位卖出后,用这部分钱在下跌途中全部又买回,增加更多的筹码,原来1万股,变成一万一千股,或者一万零一百股,这一部分筹码增加了,节前很多朋友卖出,前几天又捞回来,筹码还增加了,这些增加的筹码又在下一次的上升中,继续带来扩大化规模收益,这一部分就是无本赚股带来的好处。
虽然表面上,有可能账面成本会变高,但你增加的筹码,并没有额外增加的现金投入,没有增加投入成本。
增加股本,扩张股本,利用各种手段增加股数,因为这是确定的,这是不变量,不会波动,不会蒸发,多一百股,就多一手筹码。
而你通过减仓,其本质是降低了投入,减少了本金,筹码也同时变少了,这笔钱本来就已经投入了,已经押下去了,你既然害怕本金的损失,为什么还要投?
除非到了真正符合大级别卖出的条件,或者要用钱,不然这种减少投入的方法就没多大意义,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少投一点。
买个一万股,涨百分之十就卖出9000股,账面上就是百分之百收益,成本就是零,这又能对账户带来多大的改变?筹码没了,后面涨再多,你也无货可卖,风险是规避了,可没有筹码就没有收益,就没有变现的资本。
做T也是,本质上是为了降低成本,降低投入,就算把成本降到零,也无非是相对本金一倍差额的区别。
比如说账户1万股,从10万涨到100万,差别是你净利润是100万,因为本金已经t出来了,对方没t,净利润是90万,还有10万本钱在里面。这能有多大的区别?还不如增加1000股本来的简单。
何况有几个人能做到,把成本t成零,抛开t飞,失败,概率的损耗,又能省多少?
因此,唯一的办法是增厚筹码,在大级别卖出之时,随便出两笔,本金就回来了大部分。
如果你怀疑标的确定性,要靠降低投入来规避风险,那还不如刚开始少押点或者不投。
买入要由轻到重,下降周期里,刚开始买的少,越到后面越买越重,平滑成本,均摊下来,在底部聚集大量低成本的筹码。
微笑曲线里,从左往右买,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少到多。
卖出也一样要由轻到重,微笑曲线右边,靠近右边尾部越肥,利润越大,保持筹码规模。
上升周期里,由少到多,小卖到大卖,筹码少卖到多卖,利润也由薄变厚,享受到所谓的肥尾效应。
一开始把大比例的筹码弄光了,后面没有规模,也是图个好看,没有多少实际收益,我们要赚真金白银,赚绝对值,不是赚个高收益率去评分,那没啥意思。
耐住性子,增厚筹码,扩大股数,这才是真正的规模,才能在上升周期里、在大级别卖出的时候,创造足够多的利润,真正赚大钱的根本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