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扎实推进城市发展 埋头苦干聚力促进产业转型——新中国成立75周年铜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之投资篇

时事   2024-10-17 21:27   陕西  

厚积薄发扎实推进城市发展

埋头苦干聚力促进产业转

——新中国成立75周年铜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之投资篇

市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铜川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围绕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大力实施工业强市、项目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发挥投资的引导作用,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持续谋项目、招项目、建项目,将一个个规划蓝图和施工图逐步转化为厂房、学校、公园、医院和道路等实物,铜川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产业转型出现新变化,人民生活幸福感日益提升,昔日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山区小城已经转变为一个美丽、繁荣的现代化新城。

一、投资规模三次跨越,城市发展势能不断积聚
第一次:亿元规模跨越。从1952年的42万元,到1982年的1.03亿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跨上一亿元的台阶,用了30年。这30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体现了全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举步维艰,见证了撤县建市时期的加快发展,凸显了20世纪60-80年代全市以煤炭行业为主建设的繁荣。1954年8月,年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的三里洞煤矿立井破土动工,拉开了陕西煤矿建设历史的序幕。50-70年代,国家在铜川累计投资5.35亿元,先后建成矿井12对,形成渭北铜川矿区,煤炭生产能力达到612万吨,奠定了陕西煤炭工业发展的基础。1970年,铜川原煤产量573万吨,占到陕西的85%。同时,为了配合煤矿生产,建设了相应的运煤铁路专用线、公路、机电修配厂、供电、供水和科研等生产配套设施以及住宅、学校、医院、商店等生活配套设施,改善了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这一时期,铜川矿务局成立,徐家沟煤矿、陈家山煤矿、市铝厂、西北耐火材料厂、市水泥厂、市灯泡厂、柳湾水厂、三里洞水厂、新川回转窑水泥生产线等项目开工建设并陆续投产。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铜川煤炭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建材工业雏形已显。到1982年,全市煤炭产量已达到941.17万吨,是新中国成立初的32.2倍。水泥产量151.76万吨,是新中国成立初的684倍。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铜川市逐步加大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对市区道路进行改造、拓宽,形成了主干道、次干道相结合的城市道路格局,新增道路面积5.12万平方米,改建道路面积6.12万平方米。铜川火车站票房及广场建成投运。110千伏西铜输电线路和铜川变电站建成投用。历时两年,组织全市机关、学校、厂矿、生产队及驻铜部队等10多万人次,实施了漆水河治理工程,结束了漆水河肆虐铜川的历史。市人民公园初具规模,重兴公园已现雏形。先后建成了铜川市人民医院、铜川煤矿医院、铜川煤炭基本建设公司职工医院、铜川中医医院,铜川体育场和耀县体育场建成投用,医疗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文化体育投入增多,居民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14.8:59.6:25.6,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较新中国成立初分别回落34.7和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新中国成立初提升35.2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铜川市投资主体集中在国有、集体、联营单位,以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两类为主,1952年生产性投资占比达到88.1%。改革开放以后,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依靠国家财政的国有单位单一投资渠道,投资主体转变为国有、集体和非国有民营、私营个体等投资并存的发展态势,到1982年,生产性投资调整为64.6%。

第二次:十亿元规模跨越。从1984年的1.21亿元到1998年的10.91亿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跨越10亿元的规模,用了15年时间。这15年,是全市产业布局、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的重要发展时期。199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67亿元,是1952年的145.3倍;工业总产值41.5亿元,是1952年的61.2倍;原煤产量1037万吨,是新中国成立初的35.5倍;水泥产量328.8万吨,是1962年的18.6倍;电解铝产量4.55万吨,是1970年的13.9倍。1992年开始,陆续实施了铜川铝厂系列扩建工程、耀县水泥厂五号窑扩建工程等项目。新建、改造大同路立交、河滨路立交等10座城市桥梁,拓宽改造城市道路40公里,打通了市区南北大门。总投资1.07亿元的沮河取水工程建成投运,日增供水5万吨,从根本上缓解了城市缺水的历史。为了根治环境污染,搬迁了市区煤台、市耐火材料厂、城区第二化工厂等一批重点污染企业,停建了、取缔了30多个蛋蛋窑水泥生产工艺,拆除了210国道两侧1公里范围内的石灰窑、砖瓦窑54个,取缔土硫磺、土炼焦、小造纸企业44户,完成了耀县水泥厂、新川水泥厂等粉尘治理,扩建了污水处理厂等治污设施,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空气质量明显提升。总投资20亿元的铜川到黄陵高速公路建成投运;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公路;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066公里,较新中国成立初增加974公里,全市交通通行能力大幅提升,交通环境得到明显改观。通过增加教育场所、加大教育投入,全市办学条件大大改善,教师地位明显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到1998年,全市普通高中78所,较新中国成立初增加76所;小学964所,增加627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26万人,较新中国成立初增加4.19万人;小学在校生10.81万人,增加9.5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较1952年提高53.8个百分点。建成投用医院68所,病床3461张,分别较新中国成立初增加67所和3451张。

为了推动全市发展,1992年铜川市委市政府在争取省上支持下,启动了新区建设,7.2平方公里启动区的水、电、气、讯的基础设施框架初步形成,住宅、学校、医院、商贸、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新区开发建设迎来高潮。

这一时期,我市逐步出现民间投资(全民零星投资),除国有投资外,非国有民营、私营个体等投资主体异常活跃,不断发展壮大。

第三次:百亿元规模跨越。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从2002年的15.4亿元跨越到2010年的113.3亿元,用了8年时间,累计投资达到449.24亿元。这一时期,铜川结合西部大开发机遇,围绕壮大主导产业、改善城市面貌、加大环境保护等,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和投资力度。先后引进、实施了一批如声威水泥、旺旺食品、兰芝仪表、华能铜川电厂、西川煤矿、陕重汽零部件加工基地等重大生产性项目,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对秦岭水泥、鑫光铝业、玉华煤矿等项目实施了技术改造,煤矿采煤机械化率达到90%,铝冶炼基本实现自动化控制,水泥行业全面采用干法熟料煅烧新工艺。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是1999年的5.66倍。全市煤炭产量1746万吨,是1999年的1.71倍,水泥产量725万吨,比1999年翻了一番,电解铝产量21.38万吨,比1999年翻了两番。北市区置换开发了一批困难企业和市级机关搬迁后的闲置房地产,实施了滑塌区沉陷区、棚户区大规模建设改造工程,完成了漆水河河滨景观综合改造、绿地广场、市政和商贸设施、城市主干道改造等一大批城市建筑和美化、绿化、民生工程,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观,城市品位得到大的提升。新区作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推动道路、管网、给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了牡丹园、大唐养生园、正阳酒店、长丰市场等商业、休闲项目,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已成为铜川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铜第二通道建成通车,铜川已经融入西安半小时经济圈,西铜同城化步伐加快。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7亿元,是2002年的5.1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10.1:45.2:44.7调整为7.0:60.7:32.3。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亿元的规模用了30年时间,达到十亿元的规模用了15年的时间,而达到百亿元的规模仅用了8年时间。随着规模的持续扩大而所用的时间却在成倍缩短,进一步见证了这61年来全市厚积薄发式的发展历程,印证了全市经济实力跨越式的提升。

二、十四载聚力奋进,转型发展步伐加快

“十二五”以来的14年,随着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战略持续推进,铜川由建市之初的以工业发展为主,转变为更加多角度、多元化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全市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壮大“三大产业集群”,不断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工业、旅游、区域经济实现新突破,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7.3:47.7:45.0,其中,一产比重较新中国成立初回落了42.2个百分点,二产和三产比重分别较新中国成立初提升了23.3和18.9个百分点。全市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达42.3%,投资主体和资金渠道等日趋多元化。

(一)产业引导作用凸显,转型步伐加快

一是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先后建成了美鑫年产30万吨铝镁合金项目、年产120万吨冶坪煤矿项目、达美轮毂年产600万只轻量化铝轮毂项目、特必克年产1000万片制动摩擦片项目等,形成了以陕西美鑫、陕西达美、铭帝集团等企业为龙头的产业布局,产品涵盖重熔铝锭、建筑铝型材、工业型材、汽车零部件等,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链闭合运行。“陕西制造、铜川配套”“西安研发、铜川转化”的发展模式实践化取得成果不断扩大。建材行业实现绿色化、智能化、特种化发展。建成了陕西建工(铜川)新型材料工业园项目,冀东、尧柏日产万吨熟料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伟力凯恩PC工厂、陕建铭铝等竣工投运。医药产业规模扩大。宜君现代医药产业园、千禾易道植物前处理提取项目、天一秦昆中成药及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兴盛德医药等中医药产业项目先后建成投运。光伏技术领跑基地50万千瓦全容量项目并网发电。

二是新产业发展“小荷才露尖尖角”。光电子产业从无到有,纳入全省“追光计划”。澳威激光、全通激光芯片、日月芯集成电路测试等项目达产达效,铟杰磷化铟半导体材料产业化项目一期投产、二期启动建设,铜川光电芯片产业园竣工投运、宇腾氮化稼项目投产,隆基光伏新能源电池项目、隽美经纬电子科技园开工建设。2023年,全市光电子产业链完成投资22.92亿元。商业航天城测控网、商业航天系统工程中心单体建设项目等建成投运。新材料产业实现零的突破。首启连续碳纤维、天策高导沥青基碳纤维等投产,凯利稀贵金属、西部轻研中心项目正在推进,实现了铝基、镁基、碳基、陶瓷基复合材料方面的突破。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初步形成,铜川数字经济产业园、新型智慧城市、雪亮工程、耀州区大数据产业园等建成投运。

(二)城市建设投资成效明显,城乡面貌发生根本改观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为契机,结合全国第二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等政策机遇,实施了川口至青岗岭区域生态修复、新区青岗岭至惠塬公路工程、漆水河生态修复治理、延西高速新区段210国道耀州区孝西村至新区段道路绿化、沮河上下游生态保护修复以及水土流失治理、雨洪利用与生态修复工程、新区地下管廊建设等项目,城市景观焕然一新,美化亮化成效明显,品味持续提升。推行控烟、减煤、抑尘、增绿等措施,推动建成区燃煤锅炉全部改烧天然气工程,华能铜川照金电厂实施了超净排放改造提升,关闭拆除了落后水泥生产线,实现“水泥大市无立窑”、水泥脱硝设施全覆盖,大气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位居汾渭平原15市区第一。建设了龙潭水库、雷家沟水库等项目,实施了市区自来水管网提质改造工程、雨污分流、天然气管网建设、污水处理等项目。华远实业有限公司“三供一业”维修改造、崔家沟煤矿片区棚户区改造等一系列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成投运,城市绿道和道路改造提升相继完工。实施的南市区集中供热工程,填补了我市无市政集中供热的空白,既实现了供暖季24小时不间断供暖,又实现了华能电厂火力发电工业废水循环利用。铜川大厦、悦豪酒店、大耀城、布尔玛酒店、荣盛广场、九州国际酒店、金茂大厦、宜君迎宾馆等商业设施相继投运,城市基础配套设施水平大幅提升,城市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到2023年,全市绿化覆盖面积已达到2537公顷,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66平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98.7%,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岔口出境断面水质优于国考2个类别。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9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聚焦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持续推进村庄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占比94.15%。新建、改造提升农村公厕,推广卫生厕所节水防冻新技术、新产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7%。分类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自来水供水率96.46%。改造区县、乡镇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乡村连锁便利店,推动“四好农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和服务功能极大改善。结合设施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蔬菜及食用菌、生猪肉牛养殖、中药材产地种植加工以及苹果、樱桃、鲜桃、核桃等种植、储藏和加工等项目建设,提升产业兴农成效,农村居民增产也增收。举全市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印台区成功创建为全省首家省级农高区。

(三)高等级公路、高速铁路从无到有,交通建设成绩斐然

铜川借助中央支持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加大交通运输建设力度,等级公路从无到有,高速公路持续实现突破,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一是公路里程持续提升。全市公路总里程由解放初期的47公里,到1978年的449公里,2023年已达4513.6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78.54公里,国省道611.23公里,县道643.18公里,乡道1021.6公里,村道1959.07公里。全市公路网密度达115.6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了县(区)通高速公路,乡镇、行政村公路通畅率、通客车率、通邮率均达100%,交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二是高等级公路、高速铁路从无到有。西铜一级公路三原至铜川段竣工投运结束了铜川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铜川黄陵高速公路实现了境内区县全部接通高速公路的新突破。总投资70.78亿元的西铜二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半小时直达西安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延西高速公路铜川至黄陵段建成通车,缓解了铜黄一级公路通行压力,成为连接革命圣地延安和通向陕北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新的快速大通道。合凤高速合阳到铜川路段建成通车,改善了全市东西向交通不便的状况,更加便利市内果业和煤炭资源的外运。咸铜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绿巨人”全新“复兴号”动车开通,结束了铜川常年不通客运列车的境况。尤其是西延高铁铜川段的建设,将打通铜川铁路向北运输的“断头路”,铜川铁路运输融入国家铁路网包海高速铁路大通道。

(四)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群众幸福感提升

铜川市委、市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资力度,着力打造宜居城市、美丽铜川,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一是教育行业加快发展。实施了中小学改扩建项目,提升硬件建设水平。新建王益中学、梅乐园中学、铜川实验中学、铜川实验小学等中小学,持续增加学位,满足群众上学需求。建成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填补了铜川无高等院校的空白;其二期项目正在推进,建成投用后将极大提升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服务能力。省属公办本科院校进入筹备阶段,建成后将成为铜川的第一个本科高等院校。中小学幼儿园直饮水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实现全覆盖。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职薪绩效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免试就近入学,普惠性幼儿园占比稳居全省前列。

二是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果。市人民医院新区医院及二期、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市中医医院)等建成投用,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3个,医疗水平跃上新台阶。陕西省职业病防治院在铜挂牌成立,市校合作共建西北大学铜川附属医院,市中心血站迁建项目、铜川五官医院项目、锦绣园社区医院项目建成投用,市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丰荣医院建成投运,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新门诊综合楼项目、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渭北传染病防治医院)、渭北公共卫生医疗物资应急储备中心、市疾控应急指挥中心和实验中心稳步推进。

三是文化体育旅游产业持续发展。近年来,铜川市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理念,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铜川书画公园建成开放,铜川剧院、铜川博物馆、铜川体育馆、铜川工人文化宫等建成投用,成为铜川新的文化地标性建筑,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照金景区纳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序列,秦人村落景区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铜川花月荟建成运营,展示非遗文化魅力。建成了铜川植物园、运动公园、丹阳公园,扩建了铜川牡丹园。承办了铜川照金半程国际马拉松赛、照金高山滑雪赛等赛事,丰富了市民文化体育生活。市、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置率、达标率均为100%。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回顾75年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底子薄、基础差的现状,铜川市委、市政府主动作为、积极争取,以“功成不必有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和气魄,带领全市上下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带着一任干,铜川市城市建设展现新面貌、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民生改善跃上新台阶,广大干部群众自信心持续提升,幸福铜川、美丽铜川的自豪感油然而生。75年的发展,是铜川砥砺奋进、厚积薄发的见证;75年的发展,更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建设美丽家园、昂首迈进小康生活的见证。

来源:铜川日报

铜川广播电视台
铜川电视人将以全新的姿态恪守媒体的社会责任,关注国内外事件,传播党的政策方针;聆听人民声音,表达群众心声,唱响主旋律,共建和谐家园。
 最新文章